孔明明
6月12日,在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和哈啰出行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将中国定义为“两个轮子上的大国”,他给出的数据是,中国每天将近有5亿人通过两轮出行的方式解决日常0公里~10公里的出行。
在杨磊看来,共享单车仅解决了1公里~2公里内的出行需求,而更大的产业机会,是两轮交通出行。
“两轮出行市场是高于四轮出行市场的”,从业者梁辉这样分析,“欧美国家地广人稀,汽车是他们的主流产业,但中国的整体国情是拥堵,只有两轮市场才能解决出行的拥堵问题。”
梁辉认为,在交通行业里,两轮是出行领域最高的流量口,这是由两轮的出行频次决定的。从这个角度分析,两轮出行必然會被巨头放在较高的战略地位—这对它们来说,意味着抢占更多的流量口。
共享单车的斗争已经落下帷幕,滴滴出行、美团和阿里巴巴分别整合了各大共享单车公司,而在共享单车之外,共享电单车也是两轮出行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享单车就像快车,而共享电单车更像专车,共享电单车的体验相比之下会更好也更舒适”,在梁辉看来,共享电单车比共享单车更有想象空间的地方在于,在未来,智能化也可以和共享电单车相结合,许多智能汽车的技术可以迁移到共享电单车上来。
从业者周西告诉笔者,共享电单车比共享单车的出行距离长,所以共享电单车和共享单车相比,收费更高,活动范围更大,运力也就相对越高—作为一门分时租赁的生意,共享电单车的运力越高,就意味着越赚钱。虽然共享电单车成本相对更高,但在合理运营的情况下,车费足以让公司实现盈利。
梁辉也认为,经过共享单车行业的喧嚣之后,行业和资本市场都比较冷静,大家不需要去砸市场和过度竞争,可以一点点去优化服务模型,定价也会更合理,“回到生意的本质。”
另一方面,据哈啰出行给出的数据,中国每天接近28亿次出行,其中有10亿次依赖于两轮出行完成。而这“10亿次”里面主要的服务依赖于电单车,在中国存量电单车的规模有3.5亿辆,每年新增的电瓶车销量大概在4 000万辆。
在他们的描述中,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巨大且等待被填补的市场。
不同于共享单车的激烈厮杀,不同的从业者,切入共享电单车市场的角度各不相同。
“县级城市在这几十年中各方面发展都很好,但公共交通一直是一个需要补充的市场”,周西告诉笔者。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2 800多个县级城市。电动车为县城、乡镇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家住江苏省丹阳市后巷镇的罗彬告诉笔者,仅他自己家里,就有3辆电动车。
在周西看来,目前共享电单车遇到的问题很多,政府监管、偷盗损耗和运营成本都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决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没有跟中国基层政府打交道的经验。”除了政府关系,在技术和运营上,周西所在的公司也花费了很多精力去不断优化,“所以这个市场,一定非常慢。”
6月20日刚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的永友智行,主要研发符合“新国标”的两轮电动车和换电柜。其联合创始人龚海乐告诉笔者,他们目前进入的市场是五六线往下的县级城市。但他们更多的是针对电单车已有的存量市场,为市面上的存量两轮电动车进行电池底座套件升级,使其能够使用永友智行的换电服务。
虽然哈啰出行换电服务业务负责人陈君表示,哈啰出行成立的换电合资公司,面向的是全社会有需求的两轮电动车出行用户,但在龚海乐看来,哈啰出行做的事情和他们在本质逻辑上不同。“哈啰出行更多的是在以共享电单车的逻辑在做换电。对哈啰出行来说,做换电是它大战略里的一个附属战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减少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
接受笔者采访时,龚海乐正在一个小县城里谈业务,“每天在各地跑。”他也认为,要做这个市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相应的政策因素太多,涉及的部门也多,“一个个死磕。”
龚海乐认为,共享电单车之所以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原因是因为没有基站—也就是换电柜的基础设施建设。
“换电的事情解决了,运营成本就会下降,共享电单车会成为一门好生意。在之前共享电单车的运营模式里,运营成本过高,融资能力有限,商业模式就运转不起来。”龚海乐说,如果其他大公司想要进入这个市场,他们也不排斥进行合作。
事实上,滴滴出行于2018年1月便在内部孵育了电单车项目“街兔电单车”;被美团收购的摩拜单车,也在2018年7月推出自己的电动助力车,但目前都没有过大的动静。哈啰电单车则于2018年9月开始了第一批的投放。笔者分别就电单车市场的目前布局向滴滴出行、美团询问,双方均称现在不方便回应。
龚海乐认为,滴滴出行、美团现在更多的是在观望状态:“大家都认为这个赛道很好,但还在各自为政的阶段。”
从业者陈君则表示,据他们分析,中国3.5亿电动车存量市场,在二三线城市分布了40%以上,所以哈啰出行换电会先从二三线城市来做。
在周西的观察中,大公司现在更多的是在地级市进行布局,和他们发生交锋的机会不多。“大家从哪个市场进入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们会认为,不能用之前的互联网思维去做交通这件事情。”
“现在大家的整个想法还是悄悄的进行,可能已经在县城里面做很大了但不说,因为共享单车当时那么多人同时在竞争,打到最后确实很尴尬。”龚海乐说。
战场隐蔽,不意味着轻松,反而可能意味着困难更多—因为门槛够高,所以市场尚未爆发。对先入局者来说,大的机会后面是更大的挑战。
从共享电单车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个市场一直面对诸多困难和不确定。
电动车新国标的实行,对共享电单车行业来说,显然是个利好。
在今年3月份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中,共享电单车清理标准变成了以是否符合“新国标”为前提,即达标共享电单车现在已不在政府的清理范畴中。
“新国标”将电动车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其中电动自行车划归非机动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划归机动车。
“新国标”规定,一款符合国家标注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不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大于400W、电池电压48V。缺少以上任意一条,将会被视为“超标车”。
“新国标”在淘汰了大量不合格企业和占据原市场近九成的超标电动车后,面对用户需求量大和购买欲低的矛盾,共享电动车或许会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不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在艾瑞咨询出行行业分析师冉闯闯看来,电单车前期投入要求较高,需要足够的资本;重运营对许多公司来说也意味着挑战。他也认为,消费者对共享电单车的接受度也有限:“县城虽然适合电动车出行,但基本每家每户都有,选择共享电单车的比例有待观察。”
罗彬也认为,如果有共享电单车他愿意尝试,但更多时候还是倾向于使用自己的电单车,“因为使用率高,自己有一辆会更方便。”
在“找电驴”创始人郭华南看来,新国标落地之后,电动车锂电池基本上能用3年~5年,对消费者来说,买一辆电动车成本如果均摊到每年来看相对较低,消费者对共享电单车的接受度和消费动力还有待观察。
祥峰投资合伙人、摩拜单车早期投资人赵楠告诉笔者,他不看好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原因是,运营成本比单车行业高太多,维护、换电和运营等都非常复杂,人为破坏性也远高于单车。“拿這个概念去讲故事圈新钱,可以看看是否能圈得到,但我个人不看好。”
写在最后
共享电单车企业之前遇到的问题都是正常现象,在产业趋势正确的情况下,每家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内部管理、资金和团队出现问题都是正常现象,但这不代表行业本身有问题。能说这个行业是在往前推进的。围绕行业基础的东西做,提升运营效率,回归商业本质,这才是这个行业的关键点。另外,要谨慎对待资本、用好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