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则进 散则乱

2019-08-27 08:20肖蕾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精力教学内容作业

肖蕾

一堂高效率课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是四十五分钟里老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还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什么一个知识点明明教了几十遍,学生依然出错。这说明课堂效益低下。如果说知识技能的习得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那么师生在课堂上投入的精力,以及这些精力的使用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在语文被弱化的今天,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低下尤为突出。为什么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精力容易流失?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科学管理学生的精力?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容易走神有如下原因:

1.学生自控力差以致不能抵御娱乐刺激

现在的学习环境已大不如前。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被越来越多碎片化的信息包围,习惯于随手看看微信,刷刷新闻,甚至打打游戏,这种行为每天重复数百次,注意力自然容易分散。学生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日常娱乐给出的刺激越高,学生注意力聚焦的时间越短,在进行枯燥的学习时,意志薄弱的学生就无法有效地集中精力了。

2.课堂教学无规划导致学生精力流失

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特殊性,它既不像数理化那样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去钻研原理公式,也不似外语那样不听课就听不懂了。而语文知识体系自身的博杂又令学生却步。于是,长期以来,学生既不重视语文,也没有信心学好语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如果把握不好课堂教学内容,必将导致学生精力流失。

比如,课堂上教师提问随意,或者无疑而问,学生信口作答,教师反复问学生反复答,表面看课堂很活跃,实际上学生的精力分散到了很多无效的回答上了。久而久之,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提升没有帮助,自然不能带给学生长久的刺激,学生便极易走神。

再如,现代教学媒介的滥用,以致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声光电的刺激中,一堂课下来并没有实际收获。

还如,课后作业布置缺乏系统性。如果老师上完一课就按部就班地布置教辅上的作业,然后一板一眼地讲,这只是为了讲练习而讲练习,并没花心思去研究练习和课堂授课的联系,与所学知识框架的关系,这样的练习有似无。学生自然不能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进而提升能力。

所以,凝聚学生的精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减少刺激来源,帮助学生提高自控力

信息化的时代让学生完全不用手机不可能,但我们可以从减少各种手机的提示、通知开始,建议学生在校园期间尝试关闭空间、朋友圈、退出无关的微信群,以及各种游戏、APP在通知中心、锁屏中的提示等。

当然,习惯的形成和改变并不太容易,并且有可能会经历多次的反复,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监督,帮助学生慢慢形成好习惯。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有序

比起减少外在刺激,提升课堂内在吸引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时间有多少?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求学生百分百地在四十五分钟里集中注意力,而是根据学生注意力聚集的能力,讓他们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潜力,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

首先,教学内容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篇课文,从字音字形到篇章结构到思想内涵有太多可讲的东西。身边随手可翻的教参,网上唾手可得的教案,面面俱到地提供了每一个教学环节,但绝不应拿来就用。教学目标的设定除了依据课文本身还得关注学生的学情。成绩好习惯好的学生不用教都会有计划地学习,所以确立教学重难点应多参考中下学生的水平。一旦确定了教学内容就要讲深讲透,否则就不讲。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则等于什么都没讲,学生不会有收获。比如,辛弃疾的词向来难教难解,如果每一句都去分析恐怕一首词要讲两节课,而且学生在课外碰到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时可能又读不懂了。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我把词作中典故的运用作为授课重难点。先是分析词中的典故,再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运用了典故的诗词,最后归纳古诗词中用典的规律。那堂课虽然三十分钟都在讲“用典”,但效果还是明显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背下用典的诗句(这也是词的主体部分),而且学习辛弃疾的下一首同样使用了典故的词作时就毫不费力了。

其次,教学节奏要疏密有致。教学内容简单的,非重点的,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可以快节奏带过。内容比较难的,重点的,抽象的,则要细讲精讲。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中挖掘潜能。皮亚杰曾说:“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建构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发展和探索,从而获得知识的。”这一理论认为学生对于外部世界认知,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发展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索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只是教师满堂灌,再精彩的内容恐怕也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点燃学生思维的花火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设置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回答,难度大些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兴趣,而往往学生的答案比老师的预设更精彩,这样又能带活整个课堂。

最后,课后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长期以来语文课外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以抄写和“刷题”为主。部分学生认为作业不用写,反正考的都是课外不知道的,因此完成作业的态度不端正。这又影响老师批改的热情。老师批改不用心便无法提高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必恶性循环,教学内容得不到巩固,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鉴于此,语文课后作业不仅是巩固课堂教授的知识,更要能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布置作业前要筛选,这样布置的作业才有实效性。现成练习册上的题目与上课内容难以吻合,只有自己根据教学内容精选的练习,才最切合自己所教的学生,才最科学合理。学生课外在语文上花的时间很少。如果题量过多,难度过大,或者没有针对性,学生或者完不成或者敷衍了事,效果都不会好。另外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总之,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

★作者通联:南昌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精力教学内容作业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精力”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