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很多散文,都选入中小学教材,而且还深受学生喜欢,一是他的散文朴实中有情调,二是写法上较为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就是父亲送自己上学这一件再平凡的事,作者抓住父亲的背影,用简单明了、情感细化的方式,把父爱子之深之切之细表现无疑。我从文本、编者、学生三个角度,去谈谈我的理解和我的教学处理。
一、个性解读作者
《背影》不厌百回读。同写“亲情”,《背影》与其他文章有何不同?
《背影》是“写人记事类”散文。文章看似写“他人”,实则写“自我”。写“他人”是手段,写“自我”才是目的。将解读文本的目光聚焦于“自我”之后便发现,“父慈”有之,而“子孝”难觅。“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等语言,都将对父亲的不满不屑溢于言表。20岁的朱自清早已过了叛逆的年纪,那父子何以有如此大的隔阂?为解开疑惑,我又查阅了《朱自清年谱》一书,有了不小发现。原来父亲行为不检,挥霍无度,对家庭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甚至霸道地剥夺了朱自清的薪金。如此,便可理解为何朱自清对父亲会有诸多成见了。
然而,既对父亲有怨气,为何只在文中流露出情绪,却对父亲的作为避而不谈?想为父亲保留颜面吗?不得而解。
再回到文体。《背影》还是“回忆性”散文。这类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文中有两个“我”。第一个“我”,是创作文本时的作者。第二个“我”,是所叙述事情发生时的作者。由于这两个“我”存在于不同人生成长阶段,其心智、阅历、思想都不相同,导致文本中两个“我”必然对同一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对于《背影》而言,通过笔者上文的叙述已可知,事发当时的作者,对父亲初始的态度是很不满的。而创作文本时的作者,对父亲的态度,显然是接受的、理解的,是思念的。(这便可以解释为何作者对父亲的作为避而不谈了)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潜移默化的,这是《背影》的文脉。
紧随文脉,为学生再现朱自清理解父亲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便是我考虑选择的教学内容。
二、深入解读编者
本课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单元导語这样说道:“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可见,目标是极为明确的。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是学习任务之一。至于这类散文的特点在《背影》中的体现,有很多论述,这里就不做探讨。
《背影》课后的“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中有两题如下:
二、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五、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在长辈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两题的共同点都在于强调“变化”。前者是作者对父亲态度的变化,后者是学生学习本文后,对自身父母态度的变化。这两题的用意明显与笔者前文论述一致,是希望学生通过体会“朱自清理解父亲的过程”,达到“学会理解父母长辈”的目的。
可见,笔者教学内容的选择吻合编者意图,是合理的。
三、务实解读学生
从学生视角解读文本,是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的一大难题。这首先要从学情说起。
初中生与父母的相处往往少不了各种摩擦。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他们,情绪易波动,又总以为自己已成熟,不愿耐心接受父母的管束。可以说,对于父母的关爱,他们回应的往往是抵触。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是有现实意义的。
也正由于学生常抵触父母,故而文中朱自清对父亲的不满,极易引起学生共鸣。如此看来,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对父亲态度的变化”是可行的。但学生的阅读量、阅历尚显不足,恐也只能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理解成孩子气的抵触。这当然没有问题,然而若想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父亲从不满到理解,其间放下了怎样的伤痛,便显得不够了。教师还需补充背景资料,助学生了解作者对父亲不满的更多原因。
然而以学生视角解读此文,往往首先看到的是“父慈”。在学生的心里,作者的父亲是“可怜的”“孤独的”“背时的”“身肩重任的”“关爱儿子的”。如此一来,则不利于学生顺着文脉去把握朱自清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故笔者设计教学时,选择从“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一句切入,助学生找到文脉的起点。
当然,对于这一经典名篇,老师教学时,可以有更多的自己的理解与教学处理,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创新,学生才有更深更独到的理解。
魏晓斌,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集镇双岘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