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流传千百年,脍炙人口。《木兰诗》的主题也众说纷纭。目前得到认可度比较高的主题应该是英雄主题,表现北方劳动人民尚武精神。当然关于人物形象,大家也会解读出不慕名利,孝顺等。
一、“英雄”与“尚武”不是主体
首先“英雄”和“尚武”的理解有失偏颇。文章表现英雄形象的文字只有“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战场上得胜而归,但仔细阅读这段文字,与其说是表现英雄形象,倒不如说是表现战争的残酷。“万里”“关山”从空间上写出征之远,“飞”直接形式紧急,“十年”从时间上写战争之久,“朔气”从感觉上写边地苦寒,“寒光”从视觉映衬战争残酷。“百战死”极写战争之残酷。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文本,更多的表现的是木兰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不易,而英雄形象反而降为其次。
其次,从前半部分来看,“尚武”更是无从谈起。诗歌开篇部分,详细铺写自己走上战场的原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顶针格式的使用,从诗句背后能够读出军情紧急,但和前面不住的“叹息”相呼应,便能够读出更多的是无可奈何。与军情而言是紧急,与木兰一家而言更是无可奈何!父亲年迈,家长也无长子,木兰孝顺,被迫走上战场。这里不是尚武,到有几分反战的味道了。
二、从篇幅结构初探主题
仔细阅读文章,会发现文章主要篇幅跟战争都无关。描写被迫替父亲从军部分文字有12句诗。描写自己行军赶往战场的12句诗,这12句诗中“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反复渲染的是自己对家乡对爷娘的思念之情。写战后辞官的8句。“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这里,用天子的赏赐和自己“驰千里足”“返故乡”对比,衬托自己急切渴望返回家乡的心情。而全文用了16句诗来铺写亲人的迎接以及自己家人团聚的开心。
但从篇幅上看,看出全诗应该是以“家”为中心的。如果从这个角度重新理解诗歌,诗歌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被迫离家,无可奈何;前往战场,思念亲人;沙场征战,九死一生;不要赏赐,急切归家;亲人团聚,阖家欢乐。其中以亲人团聚,阖家欢乐为文章最核心部分。作者从父母远远的迎接,弟弟磨刀霍霍,姐姐盛装打扮三个角度铺写家人对自己归来的渴望。从这个角度而言,木兰诗应该是表现家人团聚主题。
三、从民歌角度审视主题
民歌,是劳动人民创作的用来表达劳动人民心声的诗歌,在后来的传唱过程中,被文人收录和整理。先秦时期还有采诗观风制度。《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五年一巡守……觐之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可见民歌反应普通民众的心声,是得到普遍认可的。既然是反应民众心声的,从篇幅看,也不可能是英雄主题,尚武主题更谈不上了。
那么木兰诗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我还要回到文本中去找寻答案。
木兰诗前半部分诗铺写走上战场的艰难,后半分更多的是写回家急切,和亲人团聚的渴望。而且后面明显是文章的重点。如果考虑民歌的体裁特征,那么这应该是主题所在。按道理说这个主题也很平常,为何会成为文学上的经典了呢?为何会被一代代人传唱不息呢?看来主题也不是这么简单,这也是主题之所以引起争议的原因。
如果把诗歌内容放到历史背景中去看,就明白安居乐业和家人团聚对朴实的劳动人民而言有多么重要了。战乱烽火满地的南北朝,能够苟全性命,家人團聚应该是劳动人民最朴实,也是最可贵的愿望了。
几千年孟子提出的老者有人赡养,孩子有人抚养,耕者有其田,就是最高的社会理想了。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都在断断续续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在乱世能够做到家人团聚安居乐业,更是难能可贵了。
木兰的文化意义在于,虽然朴实的劳动人民,虽然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但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选择坚强的面对,这就是民族的精神的传承。
《木兰诗》传递的诗不是英雄主题,也是英雄主题。之所以说不是英雄,因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场杀敌建功立业的英雄。而是无名的英雄,是千千万万普通民众式的英雄。有着最朴实的愿望,有着安居乐业的理想,但在民族国家危难的时候,却表现出了坚毅勇敢的一面。这不是个人式的英雄,而是民众式的英雄。这也是《木兰诗》在民族文化史上的意义。
景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