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丹
语文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多年来,语文教师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在他创立的“学习语言”论中将语文学习的任务定格在“学习语言”上,洪镇涛认为,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正确的途径,而“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传统语文教学就很重视读,古代教学,书声琅琅,不绝于耳,“手肘成胝,口舌生疮”,古人如此强调读书,是因为“书读百篇,其义自见”,是因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见,古人强调读书,也是为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的。那么,教师如何以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领略文本语言之美,从而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到如下三点:
文章没有好坏,只有喜欢不喜欢。对教材所选文章,几乎没有什么人一开始就非常喜欢,因为语言的隔膜和文化的陌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但是课文又是必须要学的,如何打消学生特别是理科生对教材的神秘感和预设的畏难情绪?一个字“读”。众所周知,小学校园书声琅琅,初中校园稀稀拉拉,到了高中静默一片,有的教师美名其曰:学生默读。其实是用分析代替了学生的品味,用练习代替了学生的感悟讓学生齐读,好处在哪里?一方面,教师如果听到杂音,就会发现有学生字音错了、断句错了;另一方面,齐读时,会有学生慢慢地把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来,其他学生也会慢慢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节奏,从而读出韵味、读出文言文的美感。在读三到五遍后,学生会慢慢喜欢这篇文章,或者会由一开始的不喜欢到发现有点喜欢,会尝试着用自己的朗读方式来诵读,会发现哪些地方是自己不理解,会想要去查阅什么样的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逐渐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着力写故都秋的清、静、悲凉,选取的材料都是冷色调的。景物显露的“情”也都是抑郁、寂寞的,给人以抑郁忧思感。又如,鲁迅的《祝福》中有一段话:“冬季日短,又是雪天……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这段抒情独白,表露了“我”内心的悲凉和深远的忧思,给人以抑郁忧思感。
特别是到了高考复习阶段,更要强调“读”。强调“书读十篇,其义自见”。为什么要读十遍?书读十遍,其义自见。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把所读之文章读过十遍的。那怎样才能做到呢?学生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读?”众所周知,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早读课(不过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把早读课变成了练习课)。我的做法是早读课必须要读书,主要读三块内容:一是初中、高中必背的古诗文;二是教材中小说、散文、新闻、论述类文本;三是知识清单;四是所考试卷上的阅读试题的文本材料。齐读基本上只占去早读课的2/3左右的时间,教师用一点时间点鼓劲的、点评的、指出问题的、提出要求的话,之后,由学生放声阅读。
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遇到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会表现为言语上的障碍,如字不认识,断句错误;有时候会表现为典故、文化知识的欠缺;有时候会是文意理解、情感拿捏不到位;有时候会表现为灵光乍现、灵机一动设计一个问题来考考同学……把这些问题征集出来,教师会发现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学生的智慧独到,所问奇特,如果深究下去,其对文本的解读不失为别出心裁。我自2000年起参与了洪镇涛的“语文本体教学研究与实验”,自己主持了“构建学生自主创新‘读-品-背-写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教改实验,在实验操作中,让每个学生提出至少三个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让“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融通和契合。后来发现课堂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仍然是线性的、程式的,而且学生在写出自己的问题时,仍然要占用课后的时间。于是,我就探索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让学生的问题以原生态的形式现场提出。在学生现场提问中,如果有些问题是没有价值的,课堂讨论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些问题看似没有价值,但是之后的学生会对此作出呼应与回响,而使看似枝蔓的问题成为个性解读文本、形成独特文本解决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这段话开头以“秦孝公”领起,“据”“拥”二句,写出秦优越的地理位置:“有……意……心”,写出秦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当是时也”领起,交待秦内外形势;“于是”一句写秦的成功。语言连贯,一气呵成,形成一股通畅的语流,给人以连贯流畅感。学生在读完这段文字之后,心生疑问,提出如果把这段话改为:“秦孝公据有坚固的崤函,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固守,窥视周室。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有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孝公有商君辅佐,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对外连衡使诸侯相斗。于是他拱手取得了西河之外的土地。”不是更简洁吗?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后认为,改后就失去原来的连贯流畅的气势了。再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王建的《精卫词》(2018年全国卷Ⅲ)时,学生多次阅读“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时,学生提出了问题:“愿我身死子还生”,这一句话中“我”指代谁?就出现了歧义。如果是精卫,全诗是精卫的口吻,“子”就是指子孙后代,那么这句诗就可理解为“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那就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了。假如“我”是作者,那么“愿我身死”就是我死后,把我的精魂、把我的生命奉献给谁呢?“子”就是你,指精卫,那么这两句就是作者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同时,该句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语文教学,读不出问题是可悲的,一堂课让学生意识到“终于结束了”是更可悲的。如果一篇文本引不起学生些许的思考、回味,引不起学生再次阅读的兴趣、念头,这堂课即使再精彩,也是有缺憾的。
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点明读书要能破俗见陋习,复人之灵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读出自己,意味着读出自己的想法,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必然是可以归类的,并不是“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完全不同的;必然是有高低的,并不是“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绝对高明的,而是有高低、上下、优劣之别的;必然是有相当少的一部分是高明的、有智慧的,是需要我们能够了解、知晓和掌握的。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漢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烂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比如,我在任教初中时,指导学生学富兰克林的《哨子》,我要求学生以“我的哨子”为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反省自己曾经犯过的类似的错误;学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和学生一起审视我们今天的星期天是怎么度过的,并思考怎样让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读出自己,是建立在“读出感情”和“读出问题”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感情——无所谓喜欢还是不喜欢,没有问题——无所谓问还是不问,是肯定不能“读出自己”的,至多所获得结论也是别人的,用朱自清的话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要想有自己的,就必须来“读”、来“问”、来“答”、来“驳”。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把课内与课外融通,要让学生不以为这是额外的负担,不是被动完成的作业,而是自己急于要“表达的意见”,就需要用“问题”“话题”“主题”打通学生课内的相互讨论与课外的独立写作。
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浸润”在文本中;读出问题,变“提问学生”为“学生提问”,让学生发问并寻求解决之道;读出自己,形成自己阅读认识以及形成这种认识的方式、途径和策略,从而读出自己性灵来。
★作者通联:四川内江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