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8-27 08:18吴书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管控

吴书涛

[摘 要]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制造型企业在应收账款管控问题上有一定的区别。制造型企业一般是以产品的特点作为主要的出发点,然后采用符合制造型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本文以这种管理理念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的方式,最后对于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管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4.008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4-00-02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制造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从而导致制造型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变得越来越少,生产空间变得越来越窄,未来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所以,为了能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制造型企业应在产品的质量上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提升,同时也应该利用赊销的方式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应用赊销方式,能够帮助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制造型企业在赊销后的应收账款管控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应收账管理并没有进行有效管控,从而对于企业的正常资金流动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出现财务问题。所以,从制造型的角度来看,应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并不断强化管控过程,同时不断创新当前的管理模式,创造出适合制造型企业自身特点的新型管理模式。

1     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了解赊购公司情况

通常情况下,制造型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实际上无法全面了解赊购公司的具体情况,具体包括该公司的财务、偿债等多种情况。也就是说,从制造型企业的管理层面来看,会更加擅长对于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而对于应收账款管控仍然缺乏足够的经验。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针对赊购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的部门,导致制造型企业并不能充分了解赊购公司的具体情况,所以也就无法明确应收账款产生的必要性以及所出现的实际金额。

1.2   不了解赊购公司的信用情况

一般来说,制造型企业在进行赊销时会选择那些信用度较高的公司,从而确保货款能够及时回收。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除了少部分企业之外,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并不能真正了解赊销对象的信用情况,并且也很少有制造型企业会专门调查赊销对象的信用情况,从而导致后续出现坏账问题的概率很大。

1.3   账款回收与发货进度不匹配

由于会受人力成本的影响,制造型企业在发货过程中并没有专门设置跟踪发货过程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制造型企业在账款回收的过程中存在滞后性,使账款回收进度和发货进度无法匹配。同时,由于制造型企业与对方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对于对方企业的具体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会出现某些企业对款项进行部分扣留的情况,从而会影响制造型企业的账款回收进度。

1.4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制造型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一般来说产品的运输过程占用了很多时间,所以在产品运输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涉及某些对于账款回收造成影响的因素,从而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应收账款造成损失。上述的所谓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汇率、利率以及技术变动对于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产品的价格发生改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再这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仍然无法有效规避风险。

1.5   缺乏有效的账款催收措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在回收账款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关的催收依据,在进行账款催收时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具体措施。所以,一些制造型企业在进行账款催收时有时会采用一些极端的违法措施,会对社会和谐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让企业受到法律惩罚。

1.6   缺乏规范的坏账处理措施

如果明确账款无法进行回收,那么这笔账款就会变成为坏账,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于坏账损失准备计提。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制造型企业在出现坏账后,存在长时间挂账的情况,最终导致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另外,如果企业无法使用有效的方式转移账款回收为企业所带来的风险,那么企业就会长时间面对这种财务风险,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2     制造型企业管控应收账款的方法

2.1   重视信息收集

企业应针对赊购公司设置专门的信息收集部门,在出现应收账款前,应对赊购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所以需要制造型企业在信息收集方面增加投入。在收集赊购公司信息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相應分析和整理,从而使制造型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赊购公司当前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赊销策略。

2.2   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是最为重要的理念,但是也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注重诚信。所以在对应收账款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应重视建立相关的信用机制。想要有效避免因为信用问题而给企业应收账款造成损失,就需要不断完善制造型企业本身的信用机制,从而对于赊购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测评,对于应收账款进行有力管控。通常情况下,应对赊购企业的具体信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然后根据了解的信用信息对赊购企业的信用度进行排列,在需要进行赊销时,可以根据对方企业的信用等级确定是否对其进行赊销以及赊销的数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制造型企业应对这些赊购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实时更新,确保这些赊购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以保证信用机制的有效性。

2.3   重视管控发货进度

制造型企业应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发货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由于制造型企业产品的特点使其在销售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发货时间。所以,制造型企业应根据产品发货的具体情况了解对方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应收账款可能会受到的威胁,所以应设置专门的人员跟进发货进度,从而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实时报告。企业管理人员在接收到报告后,应根据报告的具体信息随时调整销售策略,通过和对方企业进行及时沟通制定符合双方利益的销售策略。

2.4   重视安装验收过程的及时性

在进行产品安装的过程中,应设置专门的验收人员对产品安装过程进行验收。在进行产品安装验收时,验收工作人员应和对方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合理处理验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双方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另外,验收人员也应该根据具体的安装进度开展账款回收工作,避免出现账款扣留或者部分扣留的情况,防止出现坏账。

2.5   重视风险管理

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利率、汇率以及技术变动而对应收账款形成不利影响,所以在销售产品时应重视这些问题,以确保销售方案的合理性。针对利率问题,企业可采取利息的方式进行解决,对于赊购企业的价格要略高于现款购买的企业。针对汇率问题,在签订销售合同的过程中应约定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避免因汇率变动给账款回收带来损失。

2.6   设置有效的账款催收措施

制造型企业在进行账款催收过程中,应设置相关的催收制度,确保账款催收的规范性。具体来看,应根据对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账款的年限情况开展账款催收工作,并根据这些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从而分别制订相对应的催收方案。另外,销售人员也应参与账款的催收工作,并将催收工作与销售人员的绩效联系在一起。

2.7   设置规范的坏账处理措施

应收账款本身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所以制造型企业应尽可能转移这种风险,具体可采用应收账款抵押或者出售的方式转移风险,例如将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将其变现。如果确定账款无法回收,那么应确认该账款为坏账损失,并在账面上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

2.8   应收账款管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从源头上对应收账款进行管控,例如赊购企业的具体情况及应收账款的利息保障等。其次,应在产品运输时尽可能了解和满足对方企业的需求,确保账款回收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当确定账款无法回收时,应找到其中的原因,并对账务进行相應处理。

3     结 语

因为制造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具有的特点,使制造型企业在处理账款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对应收账款进行管控的过程中,不可采用以往那种单一的管控模式,而是要把应收账款所涉及的所有相关内容都纳入管理体系中,实现企业自身的全过程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邹纯格,王辉平.A公司应收账款 全流程管控体系构建与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8(24).

[2]杨智琦.浅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的理论基础[J].知识经济,2018(14).

[3]刁濂臣.浅议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J].中国经贸,2018(8).

[4]张燕.HY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管控措施探讨[J].新商务周刊,2018(12).

[5]马贤娣.基于风险防范的应收账款管控体系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8(4).

[6]孟现涛.加强应收账款管控力度降低企业资金回收风险[J].审计与理财,2017(11).

[7]孙林.制造型企业如何管控应收账款——基于企业自身全过程管理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0(35).

[8]赵丹.浅谈如何加强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经贸实践,2018(12).

猜你喜欢
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略论制造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的结合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产业“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模式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探析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