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是农业”

2019-08-27 03:42张洁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农业教育教学

摘 要:著名学者吕叔湘把语文教学比喻为农业,受此启发,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育是农业”这一观点,给学术界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无尽的思考。通过对“教育是农业”内涵的理解,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专业培训和提高专业素养,唤醒学生生命的潜能。

关键词:教育;农业;教学

古往今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关于教育是什么提出了很多不同的隐喻。例如,英国哲学家洛克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教育“白板说”,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在我国,关于教育的隐喻更是层出不穷。有学者把教育比作一棵树,有学者把教育比作一桶水等等。这些隐喻丰富了教育的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

一、关于“教育是农业”内涵的理解

“教育是农业”是我国著名学者叶圣陶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说到农业,与之相对的就是工业。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农业不是指被工业支配的农业,而是传统的精耕细作,原生态的农业。

(一)教育是一个过程

自人类起源以来,便有了劳动生产,同时也便有了教育。人们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并且在劳动中解放四肢,得以进化。而此时的教育,正是以农业为载体,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从农业和教育的内容来看,农业是培育自然产物和创造新生命的过程。每一株新的生命,都要经过耐心的浇灌、细心的呵护和漫长的等待。教育工作跟农业的过程极为相似。培养学生,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学生就像土地上的农作物,需要教师用知识去浇灌,用真情去呵护。《管子·权修》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一棵树苗十年才能长成树木,培养一个人才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业生产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教育亦是如此。

(二)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正如农民对种子的期待。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需要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农民需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季节播种,提供合适的光照、水分、肥料和土壤,任其自由生长。而对于教师而言,学生不应该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用同样的模式塑造成型,每个人都成长为教师期待成为的样子。学生应该是不同的“种子”,是一个有精神有意志的鲜活的个体,教师只能在其成长的路上引导他们,呵护他们。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花点时间终究能掌握。但是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和品质的塑造,是不能通过耳传面授去教会学生的,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用无尽的耐心,充分的信任,不断地鼓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从而让他自己去追寻与探索人生的真谛,创造生命的意义。教师只有把每一位学生看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才能在教育的春天收获不同的果实。

(三)尊重学生成长的差异性

古语有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粗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是说,不违背农作物的规律,粮食就不会缺乏,不用细密的网捕捞小鱼,就会有更多的鱼,在合适的季节砍伐木材,木材就会用之不尽。农民要尊重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在合适的季节进行适当的干预,不违背其生长的自然规律。教书育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或因不同的成长环境,身心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对每位学生都予以不同的关注,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动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育,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个性生长。

二、“教育是农业”带来的启示

随着机器大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管理思想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科学管理”的方法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科技推动了创新,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教育随之变得日新月异。教育的工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教师重新回归“农民”这一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更多的挑战。

(一)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提出,并且一直是教育不断追求的准则。说起来我们并不陌生,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少有教师能够真正做到。诚然,教师精力有限,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受学校考核等带来的压力。面对一个班众多的学生,教師“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相比之效更能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很难发挥出来。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知识的堆积。”的确,教育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更应该关注的是人类品性的陶冶,生命的塑造和灵魂的唤醒。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教师应该用用“唤醒”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展开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让学生在自身的生长节律中完成“人”的转变。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我们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殊不知,教育的本真正是以人为本,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不仅如此,教育也需要尊重人的心理发展,重视教育对人本身的意义。从目前的教育状态来看,学校似乎像一个加工厂,而学生只是一批待加工的材料。学生在教师制定好的规则中按部就班地接受着知识的灌输,教师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日复一日地把学生塑造成相同的个体。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学生之间也缺乏了探讨的自由、民主的氛围,自然也就难以塑造的批判精神,获得自由选择的能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现如今教育的实际诉求。此外,学校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不应该仅仅只是灌输现有的理论成果,而应该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慢慢领会。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学生更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共通和共鸣。现代教育应该给于学生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尊重与自由自主的权力,用一种包容开放的心去吸收知识,引发思考,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重视学生德性的培养,立德树人。使学生幸福的学习,并且在教育中得到幸福。

(三)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教育

要想农作物有好的收成,农民需要充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培育技术。教师想要培育出优秀的学生,更是要通过严格的培训与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可以通过上岗前的职前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在职培训和进修等手段。此外,还需要加强教队伍的职业素养,要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密切地重视和科学地评估,定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全面的考核。毕竟,教书育人是一辈子的事业,只有十分的爱心和耐心才能支撑教师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教师要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要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够充分地总结与反馈,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总的来说,我非常赞同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这一观点。教师是一名光辉而神圣的职业,是要用一生去奉献的职业。教师像是一名充满期待的农民,总是在盼望收获的季节。虽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开花,等待花开的日子里,不能太急功近利,也许很多年以后,它会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教师也始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天分的,虽然现在有的学生尚未达到教师的期望,但终有一天,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周瀚光,朱幼文,戴洪才.管子直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 曹云凤.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由一个幼儿教育场景引发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8(02):29-30.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3页.

[4] 蔡连玉.“教育即农业”的隐喻与社会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5):3-6.

[5] 刘美辰.“教育是什么”的隐喻分析——从“教育即农业”和“教育即生长”的隐喻说开去[J].教育探索,2015(11):23-26.

作者简介:张洁(1995- ),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农业教育教学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