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濮建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要重视学生的围坐方式、学习时间占比、目标问题的选择以及教师的深入引导。只有各方面准备充分,才能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4-0023-0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理念最核心的内容。如何在课堂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进行合理的组织,进行深入的引导,这就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时,不少教师会把学生的课桌四张一起摆放成一张大的长方形桌子,让四个学生面对面坐着,方便进行合作交流。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却遭到了不少教师的反对,甚至有些名校没有一个教室是这样摆放桌子的。究其原因,在新课程理念还没有被大家所彻底接受的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满堂讲”“满堂灌”,这种课桌摆放方式当然不便了,但是对于经常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来说,这种课桌摆放方式却是最恰当的。
一节语文课,不可能整堂课的时间都在进行小组合作。那么,一节语文课到底应分配给小组合作学习多长时间呢?笔者认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进行灵活调整,这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简单地说,如果需要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就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如果觉得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就不要再花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讨论了。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会对课堂的时间失去把控,这是教学的常态。例如,在教学《寻陆鸿渐不遇》时,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提出了“桑麻”到底是不是郁郁葱葱的问题,这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始料未及的,因此需要教师耗费一定的时间来解决。可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的生成是不断的,教师的预设也会不断被打破。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问题选择其实是最不好把握的。问题的选择要注意深浅适度,多少适宜。目标问题设置得太深,学生无法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白白浪费时间;目标问题设置得太浅,学生不需要经过激烈的讨论就已经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其实也是浪费时间。而目标问题太多,学生在课堂上会来不及完成讨论;目标问题太少,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意犹未尽。因此,对于每一堂语文课,教师都要预设合理的目标问题。从笔者个人的实践情况来看。一堂语文课最多设置三个难度适中、体量恰当的目标问题,而且这三个目标问题,最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能组成一个小的系列,以便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理想的风筝》时,就设置了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欣赏细节描写的好处、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感情的教学目标。短短的40分钟时间,要学生解决如此多的“宏大”问题,对于过去的传统课堂,可能是能够完成的,但是对于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的课堂,可能就很难实现了。就环境描写的作用而言,教师可以将大问题细化为几个难度适中、体量恰当的小问题:(1)找出具体的环境描写,概括其特点。(2)这样的环境对于下文来说,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能够体会到人物的什么感情?这三个问题并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辩论得出比较准确的答案。而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教师预设不到的情况,这些情况教师也是不能回避的。因此教师在选择目标问题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传统的课堂往往只给学生以阅读、听讲的机会,剥夺了学生探究、实践的权利。新课程从“学习”的概念入手,厘清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认识,明确了学生、教师各自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但是,这个“学习主人”的地位如何体现呢?其实还是要以深刻认识教师的地位为前提。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处,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的优化等任务。
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生认知偏差的时候,教师是直接加以否定呢,还是让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呢?当另一小组发表了不同看法之后,教师是要像个仲裁者一样,发表自己“权威”的答案呢,还是请第三个小组的学生的学生继续发表看法,甚至可以反过来让前面两个小组的学生在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之后,或进行纠正,或继续辩论呢?这个过程是学生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这种深入,是在教师不断的引导中实现的,如果教师粗暴地打断学生的探讨,学生的探究就随时可能夭折。
总之,對于新课程提出的这个理念,我们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要端正态度,要用一种勇于尝试的心态来面对它,接受它,尝试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体会、感悟、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进入教改的深水区。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