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语文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7 08:18段天喜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读写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段天喜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构建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在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适时启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规划出清晰的操作路线,从而形成崭新的教学突破点。运用思维导图合理选材、通过思维导图规划布局、依循思维导图逻辑表达、利用思维导图延伸主题,都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读写学习路线,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顺利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读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4-0005-02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因为直观简单,深受教师的青睐。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助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思维,从而形成更多的学习助力。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具体运用中,需要根据读写教学特点和学生读写基础展开设计和调度,以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一、运用思维导图合理选材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要发动学生对教材文本或者其他阅读文本进行先期的阅读学习,然后再针对阅读实际做出写作布设和启动。习作展开后,教师要让学生先根据阅读情况进行立意,然后适当地筛选材料,为习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在立意、选材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引入思维导图操作模式,学生就会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操作路线,这对刚刚学习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将是雪中送炭。

在文本阅读时,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内容梳理,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构建路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自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素材筛选。如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利用多媒体投放文本构建框架,让学生结合网络框架对文本进行分析。这篇课文从触觉、视觉、嗅觉、听觉四个方向展开描写,重点突出了视觉和听觉部分。教师让学生借助这样的构建方式,选择一种自然现象进行仿写训练。学生积极响应,很快就找到了构建方向。教师展开课堂调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构建打算,准备如何选择习作材料。学生踊跃发言,课堂交流气氛活跃起来。有学生要写“春天的风”,有学生选择“冬天的雪”……

小学生大多对习作有排斥心理,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说不出,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习作思维导图没有建立起来。只要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学生的习作思维就会顺利启动。

二、通过思维导图规划布局

读写教学不仅要理顺阅读顺序,构建阅读认知结构,还要对写作进行思考和规划,这就是写作构思,包括整体结构、开头设置、标题拟制、过渡规划、结尾设计等。而小学生读写布局规划意识比较浅薄,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展开相关操作,自然能够成功调动学生的读写意识,学生对习作结构展开规划和梳理,从而确保了习作训练的顺利展开。

《搭船的鸟》描写了一只灵巧的翠鸟搭船捕鱼的情形,情节非常简单,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师让学生重点对文本的构建路线进行探索,并给出提示和要求:这篇小文是如何描写翠鸟的?主要抓住翠鸟的哪些特点来展开呢?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展开思考讨论。“这篇课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写法,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总领和总结,当中三个段落是对翠鸟的直接描绘。”“描写翠鸟时,先写其外形特点,后写疑惑的问题,最后写翠鸟捕鱼的经过。介绍自然推开,非常有条理。”教师针对学生的解读进行归结:“课文内容简短,思路却非常清晰,作者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早有规划,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章就显得有条有理。学习这样的写法,选择一个熟悉的小动物,进行重点描写,要写出其主要特点。”学生根据教师布设的任务进行习作,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为学生提供指导。

教师先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理清文本的前因后果,使学生自然建立起思维导图意识;然后教师布设习作训练,指导学生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展开操作。这样教学,课文和习作的契合度更高,能力迁移训练的效果也值得期待。

三、依循思维导图逻輯表达

在语言表达应用中,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逻辑关系,照应、伏笔、铺垫、回扣、点题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和呈现都离不开思维导图的帮助。教师适时给出具体的引导和示范,可以使学生顺利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程序,并在实际操作中建立起逻辑表达意识。

习作表达需要讲究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在进行阅读引导时,在对重点语段展开赏析时,需要对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进行重点梳理,以使学生对语言表达逻辑形成有形认知。如学习《带刺的朋友》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深度解析文本时,特别注意对语言表达逻辑关系进行解读。如第一段:“先写枣树上挂满红枣,然后写‘风儿一吹,枣树便‘轻轻摇摆,好像‘无数飘香的玛瑙,让人‘看着就眼馋。这样的描写是有逻辑顺序的。如果将顺序打乱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学生依照教师的设计展开讨论,很快就达成了学习共识:说话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先后顺序不能打乱,层次展示也不能打乱,不然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教师趁机布设片段训练:“如果让你来介绍一棵桃树,你会如何操作呢?”学生听说要展开实践操作,顿时有了精神。习作展示时,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导图意识。

说话有太多技巧需要学习,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律是最基础的要求。教师以教材文本内容为例展开对比操作,给学生带来了清晰认知。思维导图运用到语言逻辑表达上,这是最为自然的选择。

四、利用思维导图延伸主题

习作主题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和思想,围绕主题展开读写操作,需要有明确的行进路线,这使得思维导图的应用成为首选。学生习作常常缺少有效的点题内容,使得习作成了“流水账”,写作的意义不大。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文本主题梳理,给学生传递清晰的构建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

如学习《掌声》这篇课文,教师发动学生对文本主题进行深度探究,学生见解呈现多元化。有学生认为:“给弱者以更多鼓励,能够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自信心。”有学生说:“每一个人都需要掌声,如果你的掌声能够让他获得更多力量,为什么不鼓掌呢?”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给出阅读归结,并给学生布设主题性习作任务:“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是如何做的呢?能将具体经过写一写吗?在这个过程中,你获得哪些体会呢?将这些内容都写出来,也给读者带去一些感悟。”教师布设任务后,学生立刻展开了热议,因为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形,他们自然有更多话题需要交流。经过一番操作,学生习作大多顺利完成。教师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当众诵读,并展开互评活动,课堂学习气氛逐渐确立。

阅读文本时,教师从主题探究角度展开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建立起主题意识,并以此作为训练起点,为学生布设写作任务,将读与写有机融合在一起。因为思维导图意识明确,课堂引导自然展开,学生阅读和习作表现都令人满意。思维导图促使学生产生主题意识,并由文本阅读延伸到习作创作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认识实现了内化。

语文读写教学注重读与写的关系融合,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建立在读写高度契合基础之上的。教师不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具体调度,在学生读写操作时,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读写学习,最终完成读与写的融合和内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读写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