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映月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作为一种整体形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交流之中,使得城市形象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鲜活的城市名片能够使人们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城市的风貌,更能在城市与城市的交流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城市而设计,开发创意产品,归根结底是寻找城市的文脉所在,寻找能够代表城市文化的形象。挖掘、整合、创新后的文化材料,并且进行包装与运作,使它成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动城市形象的传播。好的文创产品并不是将文化IP①元素进行简单地复制粘贴,而应是饱含了设计师对文化的理解、对生活和艺术的体验、对产品使用效果的期许,所以每一件产品都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古都南京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秦淮灯会、东坝大马灯、南京白局、古琴艺术(金陵琴派)、龙舞(骆山大龙)、竹马(东坝大马灯)、南京剪纸、中医诊疗法(丁氏痔科医术)②等均是众所周知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既成就了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南京这座城市难能可贵的设计灵感,为打造南京的城市名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设计素材。
每一座城市都有极具代表性的城市IP,这些IP代表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围绕南京城市IP开发文创产品离不开主题性、叙事性与传承性,并非只是IP元素的简单拼接,而是围绕南京城市说故事,以方法推导、线索演绎实现创意、材料、媒介与功能的整合,为原型注入当代活力。
首先,单IP主题性设计。围绕某一突出城市代表符号进行创意设计,如城市地标。南京城市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积淀和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留下了大批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经典建筑,无论是亘古威严的明长城、雅致静默的大报恩寺,还是现代挺立纵深的紫峰大厦、解构主义的青奥双子塔,都是值得留驻指间心间的南京印象。“读书·行路”南京地标元素红檀木书签,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创作理念,以镂空、浅雕及线框勾勒南京地标建筑,让人们在阅读之间不忘心怀南京,展望世界。传统大漆镶嵌工艺更显精致贵气。疲惫之际,不妨携一本书,逛一座城,炼一片心(图1)。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代表了新中国技术成就,同时承载着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和首批入选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江苏的文化符号。2016年10月,长江大桥封桥大修,使得国人目光再次聚焦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记忆盒子”运用了大量桥元素,把大桥映射在边长为12cm的盒子中,以金属、亚克力、玻璃、羊毛毡和纸为材料;结合装饰和收纳的实用功能,将桥与人的情感记忆融入文创产品中,以此传达出一种情感记忆的精神文化(图2)。南京的建筑风格是“青砖小瓦马墙头,回廊挂落花隔窗”的徽派风格,古朴而典雅。“青纱衫子淡梳妆”以南京科举博物馆建筑明远楼为切入点进行文创设计。梳子的外形由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的特色,一组为3件,自上而下重叠排列,恰好组合成明远楼的外形剪影。木料选用红檀。红檀的木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次数的增多慢慢氧化,由橙红色变成一种温润的紫红色,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是在养木头,历久弥新。辅以大漆作为髹饰,复古而精致(图3)。
图1 邱圣翔 读书·行路——南京地标元素红檀木书签 4×20cm
图2 明航宇 南京长江大桥记忆盒子(桌面收纳) 12×12×12cm 、12×24×36cm 共100件
图3 吴时琦 青纱衫子淡梳妆(南京明远楼梳子) 8×20cm
此外,主题性设计还可以将双IP,甚至多IP进行融合。如“南京风物”—听装可口可乐系列包装设计,是将南京元素与可口可乐进行了IP的结合。设计旨在以南京风物为主题,以听装可口可乐的系列包装设计为视觉传达的载体,凭借可口可乐的全球销量,将南京的城市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可以提升可口可乐的品牌文化价值,是为一种双赢。作品主要依据南京的历史建筑、景点、新地标建筑、地铁交通、南京“非遗”、南京小吃、南京方言等与南京历史、文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来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南京风味的听装可口可乐包装,全面展现南京的地方特色。对可口可乐包装再设计,结合了可口可乐的logo和南京的风情风貌,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构成方式、表现手法;运用大胆的颜色搭配,形成个性的、装饰的、时尚的、动态的图式,既融入主题文化,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4)。“南京城市”则围绕南京风貌与文化多元元素,如南京城墙、南京小吃、南京云锦、南京金陵刻经、秦淮灯彩、南京高校等作纸胶带设计。产品可作为日记、相册、手撕贴纸、手账装饰,依托风靡的手账文化和旅游文化将南京特色传播至世界各地(图5)。
图4 张小莲、曾欣怡、张丽、袁莹、郄立云、王萍 南京风物——听装可口可乐系列包装设计 330ml听装可口可乐罐 87件
图5 周元靖等 南京城市——原创纪念版和纸胶带系列设计 2.5×0m
图6 汤茂泉 移步换景——个性化雨伞设计81×80cm
图7 方依婷 秦淮花灯胸针设计 5×5cm
图8 项目主持:吴映月 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文创设计系列产品
南京具有多个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尤其是极具实用功能的手工艺“非遗”项目非常丰富。近些年,国家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非遗’走进生活”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当代设计的介入,而文创产品正是“非遗”传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将“非遗”工艺与文创设计结合,用现代人的思考逻辑提取传统“非遗”中的符号元素,通过重组实现其新意义、新功能等,也自然使得创意产品具有了城市的本土性。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江南古典园林,集文化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独特的古典韵味和迷人的自然美景令人过目不忘。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点缀安排,相契合的漏窗,似隔非隔,似隐还现,伴随移动的步伐景色也随之变化。“移步换景”采用园林漏窗纹样为基础元素,组合形成新的现代图案,转印于透明雨伞之上,人、窗与景之间产生互动,情不自禁地感觉自己仿佛在园林中游览,幻想出一种雨天逛园的特殊意境(图6)。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元宵灯会,当时的盛况堪称全国之冠。秦淮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灯已经不仅仅是照明用,也不仅仅是元宵节有趣的习俗,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门艺术。“秦淮花灯”以经典的花灯造型,进行胸针设计,并选用具东方气质的宣纸进行染色处理,再用透明防水的亚克力将宣纸夹在中间进行保护。胸针的设计极具趣味性,既具有南京花灯的文化内涵,又符合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图7)。江南丝制织造技艺,尤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云锦、缂丝,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宋锦传承悠久、技艺精湛,具有浓厚的传统工艺文化。“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与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合作设计完成的一组“非遗”创意产品,设计团队以当代设计理念的视觉表达、现代材料、工艺技术进行创新性的尝试;以新生代的立场和视角表达了江南地区丝绸文化的特征和审美价值,作品具有温文尔雅的江南气质,又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图8)。这些具有当代意味的“非遗”延展设计文创产品,是“非遗”进入日常生活的极佳途径。通过这些“非遗”产品的传播,进而向世界推广南京本土的城市文化,这也正是设计的力量所在。
当前时代发展迅速,信息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学科之间的界限也正在逐渐模糊,设计作为本就跨越艺术、工业、材料、信息等多个学科的存在,在今天更加地宽泛,实验性与跨界设计成为当前大多数设计师正在努力尝试突破创新的方法。综合性、有联系地对设计及表现进行跨界的交叉与融汇,最终产生新的设计样式与形态;同时在实验探索中体验设计的无限可能性,体验跨设计“超设计”的内涵意义与表现形态,研究设计的前卫性、未来性及“反”设计等方式;通过设计过程,呈示设计的不确定性,体验设计问题的“可行解”与“唯一解”;强调概念设计,设计突出意义、文脉、象征、符号、隐喻等手法的运用,体验创意的无限性与形式的游戏性。
“保质期”是一组南京长江大桥衍生品设计,由记忆罐子、记忆相册两部分组成。这是一系列以记忆为形式来保存时间的观念衍生产品,把人们通过感知系统得来的带有特色的记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试图以确实存在的物质来重现大脑深层的虚拟感觉,从而记载并传递这一充满红色符号和时代感的人民情怀。记忆罐子为7.5×10cm的圆柱形铝罐,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与大桥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提取概念,将不同的物体、气味、声音等能够唤醒人们记忆的片段载体呈放在罐子里,消费者将会通过阅读使用说明,在未知的前提下,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气味,或看到某个物质,得到一个惊喜。记忆相册则搜集了包括南京长江大桥的邮票、宣传画、旧信件、南堡公园的入园门票等视觉图片,这些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大桥建成后的民生状态,间接体现出大桥风靡九州时期的辉煌程度(图9)。“南京城墙记忆”是一组具有当代意味的系列首饰设计。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也是南京人特有的文化记忆。围绕城墙开发的文创产品不少,却少有首饰。作者将两者相结合,用纸黏土对墙砖肌理及铭文进行表皮拓印,手工银制包边为南京城墙元素的抽象提取,造型现代、简约大方、方便佩戴。不同材质的碰撞,表现出城墙的岁月与时尚,其间若隐若现的铭文表现中国古代工匠精细、责任的精神(图10)。
“新文创是一种更系统的发展思维,希望通过更广泛的主题连接,推送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赋能,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复合化生产和IP构建。新文创的核心是内容升级到体验。体验就是内容+形式,不仅需要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多元的形式,受大众欢迎的形式。新文创的过程是可以广泛参与的,而且是动态发展的。不同时空的文化也可以产生交融。新文创的目标是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良性循环。可见,新文创的本质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创IP,重构文创内容生态。”③文创产品如果只停留在对历史文物的复刻或简单的表皮移植,不考虑产品趣味性或实用功能,将很难满足当下消费群体的多元消费诉求,文化传播也只能是浮于其表。所以文创设计必须从现今生活出发,重视文创产品产业化的开发方式,形成“设计+产业+营销+体验”,实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良性循环,呈现当代生活态度。
图9 张琢堉 保质期——南京长江大桥衍生品设计 系列产品
图10 陈宁 南京城墙记忆(系列首饰设计)系列产品
图11 王丹“借景”——日用餐具系列设计(南京瞻园)(系列餐具及餐具配套)
图12 李佳融 寻墙记——南京城墙文创设计 系列产品
图13 李子豪 窗景(家居陈设设计)39.56×4.81cm、31.14×6.94cm、29.42×7.24cm、 30.05×5.13cm
图14 孟轲 基于数字化设计方法下的云锦时尚配饰设计——以“菊”为例(时尚配饰设计) 系列产品 腰包:11. 5×11. 5×3. 5 cm;迷你挎包:12×7×5cm;胸针:7×5cm;胸针7×7cm;耳饰:4×4 cm
“借景”—日用餐具系列设计(南京瞻园)系列餐具设计④灵感来源于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瞻园。“借景”是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中常用的一种构景手法,可以将景色别致而有层次地组织到园林视线中,收无限于有限。作者通过研究“借景”手法,并且将之转化为日用餐具的设计方法,旨将无限的园林景色组织到有限的餐具视线中,呈现餐具的图形感;增强用餐的空间感和趣味感,实现用餐过程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作品材料上选择了骨瓷、玻璃、毛毡等。骨瓷餐具瓷质乳白、轻薄、细腻通透;彩面润泽光亮;玻璃的特点是通透、明亮;羊毛毡有着色彩丰富、质感柔和、易于加工等优点,适合批量生产。在餐盘、烛台、餐垫的纹样设计上,作者在采用极具园林代表性的窗格、白墙绿瓦及石子路的纹样的同时,也打破了它们原有的样子进行了重组,保留了园林元素又不过于陈旧。一套日用餐具的体积和空间是有限的,而运用借景手法可以使整个餐桌系统,包括刀叉、盘碟、烛台、花插、餐点等都能成为桌面主题气氛营造的统一手法,从而超越餐具本身的形与色之美,增添艺术情趣。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和搭配(图11)。这套作品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文创专业与南京高淳陶瓷厂、南京晶彩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院企合作作品,是将学院派设计力量与技术型企业的生产力量优化结合的成功尝试。“寻墙记”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办的“1366 ·‘筑梦名城’造物计划”定向邀约设计作品。作者围绕南京明长城城墙图像和文化设计了一款“手账风”的旅游APP以及系列城墙文创衍生品,包括明信片、纸胶带、手提包、涂鸦本、手账等,以趣味性、科技化的方式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以全新的方式传播南京明城墙的文化艺术,拓展南京明城墙的文化旅游市场(图12)。“窗景”是一组家居陈设灯具设计,作者将园林中“花窗”“门洞”“假山”“路石”“植物”“楼阁”元素应用到现代家居陈设花器和灯具中,合理借鉴西化形式、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手段,抽取传统园林核心元素,将之线性精简、重构,富有园林意境与诗情画意,使得设计既不失中国特色,又具有现代时尚设计的意味。数字化成型输出,解放了传统手作的限制(图13)。“基于数字化设计方法下的云锦时尚配饰设计—以‘菊’为例”是一组时尚配饰设计,从传统云锦纹样中提取了“菊”的元素,运用Photoshop、Rhino等数字软件,将云锦图案镜像、挤压,利用3D打印技术输出成型,并且结合银铸造、亚克力加工、金箔工艺、云锦工艺完成。作品包括包、耳饰、胸针等系列时尚配饰,尝试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图14)。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与生态环境,可以使“新文创”设计凭借科技焕新改变产业生态。
今天,在为城市设计这一大主题下,南京的文创设计展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百工造物”(创新“非遗”手工艺平台)、“金陵造物”(金陵文化原创产品设计)、“稀捍行动”(传统手工艺大师驻地计划⑤)等在国际和南京文化、“非遗”和设计的关系方面已做出诸多可能性的探索。“文化+创造力=创新”,创新的思维、多元的设计手段、工艺技术、产业升级将会成为保护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守住教育,联合产业,激发新生代对文化研究的兴趣、对创意生活的美好向往,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和使命。面向未来,优秀的文创品牌、好的文创产品可以讲好南京故事、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好契机下,以“新文创”概念打造好南京城市名片,将南京文化带入新的国际视野,助力南京打造国际文化创意城市!
注释:
①IP(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为知识产权,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文化IP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
②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2019年11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③2018年4月22日,腾讯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先生在腾讯UP2018发布会首次提出“新文创”概念。《成都第一超越上北深广〈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文化产业评论》, 2018-07-18,第2052期。
④“借景”——日用餐具系列设计(南京瞻园)由南京高淳陶瓷厂、南京晶彩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制作,获2017金梧桐文化创意设计奖(院校组);2017第四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2017年参加第九届中国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中国华东地区文创礼品展;2018参加中国文化部和旅游部联局主办的海外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中国文化中心,日本);2018年参加萌生——中国青年创意设计展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旅游部支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主办,2018年2月11日至3月1日,英国伦敦)。
⑤“国际大师驻地计划——2016‘中华非遗再造’全球设计大赛”邀请了10组国际顶尖设计大师以“云锦,金箔,榫卯(明式家具),绒花”四项南京“非遗”传统工艺为核心设计元素,在南京传统的“非遗”文化与国际顶尖的设计力量碰撞融合中打造中华新工艺“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