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琳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笔者认为,巫溪县要真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应该结合本县县情,以巫溪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
一、巫溪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向往美好的生活。“远离城市喧嚣,回归乡村宁静”已经成为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基本诉求。鉴于此,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一)巫溪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撑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2016年8月19日至20日,习总书记参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會,为乡村旅游发展绘就出宏伟蓝图。从十八大以来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政策,鼓励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逐步形成了国家对于乡村旅游的顶层设计构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利好的大环境。巫溪县应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遵循、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理性选择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
(二)巫溪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乐观
乡村旅游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融合贯通一、二、三产业共同全面发展,结果必定能带动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前已经有成功案例作出示范。例如,在重庆市内就有石柱县走出一条“康养旅游业”引领“大乡村旅游”,建设“全域康养胜地”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已收到良好效果。而巫溪作为一个山清水秀的农业县,只适合依托自身生态优势,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发展乡村旅游,在高质量上下功夫,前景一片大好。
二、巫溪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巫溪县之所以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源于本县特殊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相对便捷的交通。上述条件都是发展乡村旅游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所以,巫溪是天然的乡村旅游胜地。
(一)巫溪生态环境优越
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县,获得过“绿色中药出口基地”、“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2011中国改革年度县”等荣誉称号。截止2017年底,全县森林面积412.5万亩,森林覆盖率68.3%,排名全市第二。丰富的森林植被也决定了巫溪宜人的气候和优质的空气质量,县内四季分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名列全市第一。因此巫溪也被誉为天然的绿色氧吧。以上构成巫溪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
(二)巫溪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是旅游的载体,乡村旅游作为生态地区发展旅游的未来支柱性产业同样需要文化支撑。在巫溪境内的巫盐文化历时悠久,从唐虞时期开始持续五千多年。早在《史记·股本纪》中就记载了对商朝复兴起过至关重要作用的两个巫:第一个就是巫威,另一个是巫咸之子巫贤。因此巫溪又被称为“巫咸古国”。有关巫咸国,《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裁:“大能之中有灵出、成、巫即、巫彭、巫姑等十巫,从此升灵,百药爱在。”这无疑为巫溪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必然引发各方游客的探寻和兴趣。
(三)巫溪自然资源丰富
从乡村旅游的产业特征来看,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为乡村旅游提供有力的基础保证。据调查统计,巫溪县共发现矿产18种,探明储量的有8种。县境内高等植物达2000余种,其中牧草约61科150种,以禾本科为主,豆科、莎草科次之,此外还有大量蕨类和其它杂草。县域内中药材种类繁多,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种药材中就有43%产于巫溪,现有40余种药用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因此巫溪素有“天然药海”之称。县境内脊椎动物达350余种。同时,巫溪县还有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且均属长江水系。
三、巫溪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探索
巫溪要发展乡村旅游,就要结合巫溪本地生态资源良好的地区特点,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以“生态旅游”为总方向,以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为契机,以高质量为发展要求,力争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建设提供“巫溪模式”。
(一)规划布局要高
一个产业要发展,首先要在宏观上做好规划布局,前期规划就像一个指南针,引导产业走向正确的方向。一是政府要成立乡村旅游领导小组。专项研究、统筹巫溪乡村旅游的具体发展,要对巫溪乡村旅游的战略定位有一个基本定调,以此指导巫溪乡村旅游的走向。巫溪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以“生态旅游”为总方向、采用“ 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式,在游客的身体和心灵上大做文章。二是巫溪乡村旅游应以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为契机,结合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明确要在“旅游+”上下功夫,做到部门联动,举全县之力,推动巫溪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从而最终辐射带动整个巫溪经济全面发展。
(二)硬件保障要高
巫溪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考虑在相关硬件和设施设备上下功夫,完备的硬件保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和刚性需求。一是要改善交通条件。首先,巫溪到主城区的交通道路不仅要做到四通八达,交通工具的可供选择上还要多样化。其次,本县内的交通道路也要适当的整修加宽,从而达到发展乡村旅游所需要的指标。二是大力建设跟乡村旅游有关的设施设备。这种设施设备的建立一定要和纯粹的发展农家乐区分开来,要建设相关方面的配套设施。同时还要考虑设施的容量,确保能保证足够多的游客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从而使巫溪的乡村旅游高质量高起点发展。
(三)人才培养要高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巫溪要发展好乡村旅游就要强化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通过招聘和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招聘、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引导、鼓励巫溪在外地发展的企业家、乡贤回乡投资发展乡村旅游;三是鼓励本县跟乡村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为巫溪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四是开展诸如乡村旅游专业培训、派出锻炼、学习交流等形式,使巫溪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进入良性互动、循环壮大的轨道,从而提升本县乡村旅游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
(四)宣传策略要高
巫溪要发展乡村旅游,就一定要做好各类媒体宣传工作。一是要全面实施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媒体跟进“三位一体”宣传策略;二是加大广告投入,充分利用电视、手机、报纸等各种载体,进行全方位、多地点、多角度立体轰炸式宣传;三是要在市区地铁、高速路口、会展中心、发展论坛等不同场所不断宣传;四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自媒体,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叠加效应,吸引南来北往、源源不断的游客来到巫溪的乡村旅游。
总之,巫溪发展乡村旅游可谓大势所趋、前景广阔,只要思路清晰、规划合理,相信巫溪乡村旅游一定能够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从而最终使乡村振兴在巫溪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中共巫溪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