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9-08-26 12:19王晓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冠心病康复

王晓燕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行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袁得分、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活动受限评分、症状稳定评分、症状发作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认知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参照组,试验组冠心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方式能够提升冠心病康复效果,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心理治疗;冠心病;康复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除了生理因素所致冠心病症状,心理及社会因素也会加重冠心病症状[1]。对此,本研究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及干预,以期提升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冠心病患者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48 - 87岁,平均(67.09±10.56)岁;病程1-9年,平均(5.16±2.63)年。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病程时间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心电图与血清酶联合检查确诊为冠心病;②临床病案资料齐全;③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研究[2]。

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②认知功能不健全;③严重冠心病并发症。

方法:两组患者均对其实施心电图检查,并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实施调查,参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之上行心理治疗。包括如下方式:①基础干预方面:患者首诊时对其实际情况予以全面评估,诸如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良情绪、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文化学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疾病认知、经济基础等方面,并与患者积极沟通与聆听,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②认知干预方面:既往冠心病患者因不了解诊疗过程而产生焦虑、猜疑、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老年患者较多,其认知能力较低,获取疾病及健康知识的途径较少。因此,需针对患者的认知水平予以综合干预.告知患者冠心病、治疗及健康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并对治疗方法及目的予以阐述。鼓励患者之间沟通,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③情绪干预方面:通过网络方式将神经治疗调节音频发送至患者或其家属,指导患者每日实施放松训练,1次/d,45 min/次。④行为干预方面: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心态,并每天深呼吸1次,20 min/次;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按摩涌泉穴,患者回家后每天睡前按摩1次,20 min/次。另外,做好患者随访工作,通过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方式对患者各行为或情绪情况加以了解,并着重对患者不良情绪予以干预。

观察指标: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测量患者病情,包括活动受限评分、症状稳定评分、症状发作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等方面。治疗效果:①显著:患者经治疗后冠心病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治疗后胸闷、心前区疼痛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及心功能均有所好转;③无效:上述效果均未达到[4]。

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之中,两组活动受限评分、症状稳定评分、癥状发作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认知评分数据行f检验,采用(x+ s)表示。两组患者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冠心病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得分比较:试验组活动受限评分、症状稳定评分、症状发作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认知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得分,见表1。

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试验组冠心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参照组(84.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比例分别为6.67%、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见表2。

讨论

就现阶段冠心病发病及心理因素相关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好胜、好斗、易怒、易激动等情绪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患者精神长期处于压抑及紧张状态,导致其神经活动失衡,从而提升了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血液中的血小板得以激活,加之血管中的凝促物质,极易造成血小板聚集,使其血液黏稠度增加,最终诱发心脏病[5]。为改善患者病情,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合理应用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一方面,心理治疗可避免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患者交感神经活性,避免冠脉痉挛的发生;另一方面,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凸显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在冠心病康复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云霞.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18):143-144.

[2]谢岩,范国颖.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PCl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2):226-228.

[3]左玉姣,刘厂辉,王春兰,等.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5):3684-3685.

[4]黄金艳.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4).

[5]黄艳.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15).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冠心病康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