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梦琳
摘 要: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它的原意为学习,科学之意。在一些哲学学者眼中数学是哲学的起点学科,是“学问的基础”。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小学数学,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具有高度的抽象,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数学则是“学问基础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学科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逐渐与生活接轨,而且越来越密切。很多数学题就是取材于一个个很接地气的,很普通的小故事。所以说,走进生活,通过观察生活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观察生活现象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的应用能力,是当前教育者应该积极解决的问题。以下便是针对上述问题的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察能力;教学
一、亲身体验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著名的科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某件事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那么这个人就会对这件事产生主观上的求知探索。不过,产生兴趣的前提是体验,亲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在产生兴趣同时,应当创造适合兴趣稳定,并转化为实际的环境。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学生本身的好奇心就足以令其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只要教师稍微的引领一下,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学习的趣味,引起与学生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发掘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但不被熟知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关注,渐渐的激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苏教版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有一张教室的图片,在该图下方有一段话,“你知道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椅,黑板,窗户,学生的文具等等,然后和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或者,让学生取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纸,对其进行测量,得出并分析其结果。以此,让学生深深地体会这节课,培养对这节课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学生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此时教师便要为学生讲解其中的知识点,然后提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达到学生的满足感来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教版数学基本上都是以生活中小例子为切入点的,使学生通过生活进入数学,领略知识的风采,又通过数学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享受生活的神奇。
二、亲自动手实验,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就是要说,想要认识事物的关键,明白事理的本质,只有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的真实的经验,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与奥秘。正如荀子所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如果教学只局限于书本之间而与实际脱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不会灵光,堪如“书呆子”,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因此,让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生活,增加对生活的认知,是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很有效的方法。
恰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元角分》一课中,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关于生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得其中。假如教师干巴巴地讲解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听得很无趣,无法集中注意力。好一些的可能会记得;一般的也只是记得大概内容,不得其义。假若,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分给各组人民币教具,进行模仿商店形式的游戏——售货员与顾客的钱财纠纷。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在欢乐中对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能够将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抽象出来,使学生具备高度的抽象思维;让学生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转换成具体的有趣的生活问题,易于理解,便于解决。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领悟到数学无处不在,尤其在生活中,数学真可谓是散落在各个角落。如果让学生具有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转化的能力,必须教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知识,实实在在地应用知识。
三、及时总结知识,联系生活中的數学
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经常地,反复地回顾知识,有些困惑已久的知识很可能就会茅塞顿开。通过复习总结来巩固所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才是学习知识的意义。
例如,小学的数学在每个章节后,全书过半后以及全书章节末分别设有本章小结,期中测评和期末复习测试。这非常利于学生们复习巩固,牢记知识内容。题目也都针对大型正规的考试,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考试方向,明白侧重点的所在。而且,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练习题,思考题都是以生活中某些事情为背景,或者就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事,这让数学知识与生活更进一步,更能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供动力。
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仅仅靠书本是行不通的;“纸上谈兵”,“空口说白话”也是不行的。需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切身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对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翟金强.浅谈小学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5(27).
[2]武兰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6(6):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