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快被牛马羊欺负惨了

2019-08-24 11:28谢浩
科学大众(中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入侵者家畜阿宝

谢浩

入侵大熊猫保护区的牛马羊

保护区诞生的历史并不长,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公园诞生于1864年,距今仅一百多年。但是从那以后,建立保护区就成了一种热潮,同时也将环保的理念带入了人们的思维。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750个,主要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迹类三个大类。这其中,人们最熟悉和最感兴趣的就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除了大熊猫,水鹿、小熊猫、野猪、羚牛等动物也生活在里面,不由得让人想到了电影里的那个和平谷。

只不过电影里的和平谷,似乎总有数不清的猪、兔子和鸭子,很多镜头里面都是这三种动物,也许是外形可爱。现实生活里,肯定不会这样,国家会定期展开调查,了解保护区里动物的种群概况。针对大熊猫,工作人员还会展开专门的普查,入侵大熊猫核心保护区的羊群研究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变化和生存状况,看看有没有类似“大龙”的其他动物进入“和平谷”。

现实情况还真是不容乐观,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普查的结果来看, “大龙”真的出现了,不是来复仇的雪豹,而是人为放牧带来的牛、马、羊。

以四川省为例,放牧活动的干扰频次比例从第三次普查的17.10%上升到了第四次普查的29.20%,成为了首要干扰因子。

究其原因,近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有了较大的改善,膳食结构也有了改变,牛羊肉的年人均消费量一直在上升。这也刺激了畜牧业的发展,导致具有放牧条件、交通便利的保护区的畜牧业规模迅速扩大,放牧的家畜主要是马、黄牛、牦牛、绵羊、藏绵羊、山羊等。

野生“阿宝”的表现太怂了

入侵者来了,会给“和平谷”带来什么?其他动物有什么反应?入侵者会进入核心保护区吗?会吃掉冷箭竹吗?野生熊猫会像“阿宝”那样用拳头击退这些入侵者吗?问题好多,我们一一研究。

研究人员首先到野外进行现场观察和实地调查,发现这些入侵者的食谱很广,从牧场上的青草到林子里的竹子,还有蕨类、浆果、灌木……这些家伙似乎没有不吃的。看来,这次“阿宝”们遇到的不是前来复仇的“大龙”,而是一群吃货。

研究人员又在保护区内安装了红外相机,研究野生动物对这些闯入者的反应。结果发现,在同一个地方,家畜活动的出现,让大熊猫、小熊猫和金丝猴三种动物很快逃离,对水鹿、红腹角雉等其他动物倒没有太大影响。

电影终究只是电影,现实世界里野生熊猫们的表现太怂了,入侵者来了,不仅不敢正面迎敌,而且只能逃跑。当家畜离开这一区域后,大熊猫还会偶尔回来活动,但是金丝猴几乎不再回来。

这就说明放牧家畜出现后,某些野生动物是在刻意躲避,当然也有无所谓的,比如水鹿、野鸡这类动物,就没什么影响。

忘记跟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家畜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群家畜被放到保护区后如何活动,研究人员选择了马作为研究目标。首先,他们给马佩戴了GPS颈圈,定期收集颈圈信号,对马群的活动进行定位。通过长时间的监测,他们发现这些马的活动并不像野生动物那样具有季节性,可以说完全没有规律,就像一群囚犯突然被流放到一片没人看管的乐土,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活动。数据也证明了这些马的活动水平高、活动时间多、活動时间片段率稍低和活动片段时长略长。换句话说,就是精力过剩。

据此,研究人员推论:相比野生动物,家畜的精力更好,就有可能消耗更多的食物资源,那样的话,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活的空间就会被压缩。研究人员不禁为保护区的资源感到担忧,因为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野生动物和环境资源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野生动物知道怎样可持续性地利用环境,并非一味地消耗,但是这些家畜已经被人驯化了上千年,远离自然太久,似乎已经忘记了跟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放牧家畜的地方,草本植物的组成已经发生了改变,冷箭竹的生长也出现了异常。因为家畜不仅要大量采食竹子,而且会在竹林里踩踏,导致竹子死亡。一匹马一天可以采食10多千克的竹子,很多竹子被采食后就不再萌发,成片枯死。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马在啃食冷箭竹的时候,喜欢采食的部位跟大熊猫差不多。

长期的家畜活动,将导致冷箭竹资源的死亡衰败和生境结构的退化。竹子生长受阻,随之生长起来的一些杂草就迅速扩大自己的空间,茂盛的竹林就逐渐退化为灌丛、草地。那些以草为食的红腹角雉、血雉等野鸡当然不受影响,反而更喜欢这样的空间。

研究人员进一步结合颈圈、红外相机等技术,研究发现在同一个空间领域,野生大熊猫对家畜的态度非常坚决,那就是一个字:跑!原本野生大熊猫活动的地区,一旦有家畜闯入,这些大熊猫一定会采取逃离、趋避的策略,至少和这些家畜保持1000米的距离,并且很少再回到家畜活动过的地方采食。看来“阿宝”们明显不喜欢家畜的出现,它们很看重自己“野生动物”的高贵身份,根本看不起这些家养的动物,只不过一点都没有“神龙大侠”的风范,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家园。

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终极话题

综合看来,家畜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消耗着环境资源,并且影响了原有动物的生活,影响了植物正常的更新,甚至把熊猫赶到了更远的地方,让这些“胆小”的动物原本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动物可以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植物就不一样了。目前,人们已经开始研究如果没有这些家畜的啃食,竹子等植物的恢复需要多长时间。估计完全恢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这些研究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家畜的出现与野生动植物的关系,同时也给保护区管理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建议。因为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终极话题,保护要做好,人民生活水平也要提高,区域经济也要发展,这不应该是两难的问题,而是应该成为相互促进的方面。一定要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控,合理规划和管控放牧家畜的散养区域与数量,有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才是自然保护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有效途径。(责任编辑:白玉磊 责任校对:司明婧)

猜你喜欢
入侵者家畜阿宝
一抽烟就翻脸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
浅谈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入侵者”来袭
English Clause Syntax
牧云的女孩
家畜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研究进展
熊猫阿宝
“外星人”入侵档案之隐形入侵者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