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的绝美境界

2019-08-24 12:34黄继树
南方文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漓江韩愈

黄继树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这是唐长庆二年(822)四月,一位名叫严谟的官员,以御史中丞出任桂管观察使(其治所桂州即今桂林市),大诗人韩愈赋诗《送桂州严大夫》为之送行的一首诗。同时赋诗为严谟送行的还有白居易作的《送严大夫赴桂州》、张籍作的《送严大夫之桂州》、王建作的《送严大夫赴桂州》。看来这位严大夫——严谟,不同寻常,他到岭南的桂州(今桂林)赴任,竟惊动了那么多唐代的大诗人为他赋诗送行。严谟在桂州的政绩如何,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四位唐代大诗人为他送行所作的诗歌,不但使严谟这位普通的地方官员青史留名,更重要的是桂林因获得这四位大诗人的赞誉,特别是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两句诗的赞美,从此而名扬天下。

关于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这首诗,桂林学者樊平先生在他选注的《历代桂林山水风情诗词400首》一书中,已做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再解读该诗,只对韩诗中“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做一些關于桂林山水美学意义上的探讨和赏析。

首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中的“青罗带”和“碧玉簪”是什么物件?

“青罗带”:“罗”,是一种古丝织品,质地较薄,手感柔软,花纹美观雅致;“带”,即腰带,古人除作束腰外,还有装饰的作用。古代服饰没有纽扣,一般用丝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束了以后,仍有一节垂下来。“青罗带”,即用花纹美观柔软雅致的丝织品做成的腰带。

“碧玉簪”:唐代产自陕西蓝田蓝溪水中的上等玉石雕琢成的簪子。唐人李贺诗“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采玉歌》)。“步摇”,美人发髻上的装饰品,用银丝穿珠玉做成花枝的形状,用碧玉琢成的簪子插在头上,行走时随脚步而摇动,显出一种动态美,故称作“步摇”。

韩愈把桂林的江(漓江)比喻为“青罗带”,把桂林的山比喻为“碧玉簪”,这两个比喻使得桂林山水首次获得了形象之美。

古人认为形象美,首先是服饰之美。西汉文学家刘向在他所著的《说苑·修文》中说:“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故君子衣服中,容貌得,则民之目悦矣。”刘向在这里把衣服的漂亮适体与治国治民联系起来了。《礼记·表记》也说:“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这里强调“君子”须是衣服、容貌、言行都和谐一致,认为一个高尚的人应是外表与心灵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我们现在说的心灵与山水同美,也是这个意思。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桂林山水像一个个穿戴美丽服饰的美人,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一个个美人,既是美女,也是美男。古代把道德高尚的君子,也称作“美人”。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琅玗”中的“美人”,柳宗元诗“美人城北来”中的“美人”徐容州(《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都是诗人认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古代君子服饰必佩玉。《礼记·玉藻》:“古者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以玉比德焉”。君子束带,古已有之。带有两种形制,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即“罗带”,用来束衣,名叫“大带”或“绅带”。仕臣为绅士,就是由此引申而来,意思是具备了系绅插笏的资格。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名叫“革带”,习武之人多用。总之,具备佩玉束带服饰的人,才算得美人。韩愈在这里第一次把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到形象美与心灵美高度统一的层次。你想想,在漓江边对着镜子照镜的美人(江与山成景的“美女照镜”),望夫石上站着远眺盼夫归来的美妇(江与山成景的“望夫石”),正由天上下凡的七位仙女(江与山成景的“七仙女下凡”),还有正在聚精会神看榜的秀才(江与山成景的“秀才看榜”),正在对望的东郎和西郎(江与山成景的“东郎山”“西郎山”)……这一个个插簪佩玉腰束“青罗带”的美人,是多么神奇而美好的形象,因有这外在美服饰的映衬,她(他)们的形象美才更使人目悦心喜。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体现了视觉美与秩序美的高度统一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还取决于体积,其实这里的体积主要是指事物形式的大小,美的东西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对于常人眼睛看事物,太大的东西就看不到全貌了,太小的东西结构就看不清了,只有不大不小的东西可以被人看出它的结构上的统一和完整,才可以是美的。”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韩愈生于公元768年,西方的传统美学,直至19世纪才传人中国,因此韩愈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什么交流。但是,关于美的概念与认识,他们之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表达是逻辑上的,韩愈对美的表达是形象上的。

桂林的山,体积不大不小,可以目览无余,即使桂林最大的山——尧山,也可以一眼收尽。其余众山与阳朔诸山,都小巧玲珑,拔地而起,无一不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整体看出她的全貌——宛如插在美人头上用碧玉琢成的簪子。而漓江环绕这些奇峰而流,像美人腰上系着的“青罗带”。这条“青罗带”的作用太重要了,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如果没有“青罗带”的约束,再美的服饰穿戴在身上也是散乱的;就像桂林的山,如果没有漓江有序地把他们组合排列起来,就不成其为桂林山水了。桂林山水,水绕于山,山伴于水,山水共生。在这里,漓江像一条青罗带,成了山水美的结构线,有序地把各种美的景观要素都贯穿起来,成为整体,从而使杂乱走向统一,使山水浑然一体,有神有韵,奇美无比;简直像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的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桂林山水美的最高境界。那么,诗人为了达到这个美的最高境界,又调动了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使之获得最大的效果呢?

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这是文学创作中典型化的普遍规律和艺术概括的一般方法,以小(有限、个别、特殊)反映大(无限、一般、普遍),寓大于小之中。唐人诗常以鸟鸣春,以虫鸣秋,借鸟虫之端,小也,托春秋之寓,大也。这种通过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鸟、虫)的描写,表现同类的无限广大和一般,托寓深远的普遍意义,正是韩愈借“青罗带…‘碧玉簪”之小,写活了写美了桂林山水,这种以小见大的文学手法的运用,起到了特殊的美的效果。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是诗歌创作描写中动与静的互相对立、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烘托的描写手法,它可以增强形象美的具體可感性和艺术美感染力的效果。以“江作青罗带”写漓江,青罗带是静态的;江如飘曳的青罗带,又有一种柔顺动态之美;“山如碧玉簪”,碧玉簪是静态的,桂林的山也是静态的,但碧玉簪插在美人的“步摇”发饰上,随着美人脚步的移动而动,它又是动态的。桂林山水,漓江水是流动的,两岸的山是静止的,但是山倒映在流动的江水中,山又是有动感的。清代诗人袁枚诗“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兴安》),明代诗人俞安期诗“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初出漓江》),这就是桂林山水的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高度和谐统一。

“以少总多”。这是南朝齐梁之际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话:“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说明文学创作反映生活、描摹自然,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具读城记体的、概括的描写,个性中包含有共性,偶然性中包含有必然性,感性中包含有理性,既能启发联想,又能限制联想,既是艺术联想的出发点,又是艺术联想的落脚点。我们常说的桂林山水,是从桂林市区沿漓江而下阳朔的83千米水路,这一段是桂林山水的典型代表,是桂林山水的灵魂。这一段山水,有多少秀山奇绝,多少江流迷人,简直是一幅“百里画廊”长卷,用一千句、一万句诗也写不尽、道不完。但是,韩愈仅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两句诗十个字,便把桂林山水精华“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这也就是宋代著名的画家郭熙(黄庭坚《到桂州》诗“李成不在郭熙死”中的这位画家)说过的“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林泉高致集》)。

虚实相生。这是指艺术画面中实的部分和虚的部分,即有象有形的部分与无象无形的部分(或欣赏者由有象有形部分而联想、补充的部分),互相生发构成的一个更完整而神妙的形象体系和艺术境界。“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两句诗,实的有形的部分:江一流动的江水一青罗带;山一江岸的座座奇峰一碧玉簪。如果仅是到此而止,则诗意散漫全无。诗人最高明之处是把戴着美丽头饰“步摇”上插着碧玉簪,腰上系着青罗带的美人放在了虚幻之处,让读者去联想。“江作青罗带”中的“作”字,是“当作”的意思,美人把漓江当作了她的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她的头上插着的碧玉簪,像桂林小巧玲珑的山。至此,这位美人已呼之欲出。这两句诗的艺术形象,实的有形的部分和想象的虚的部分,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了一系列动人的艺术形象美,使宋人王正功得以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写景生动,语短情长,具有耐人寻味的含蓄之美,体现了完美的艺术内容和精致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使它在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数以千计赞美桂林山水的诗歌中,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漓江韩愈
漓江真美
桂林山歌
漓江之美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溯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