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的糖尿病运动治疗效果评价

2019-08-24 06:00魏丽君孙丽玲陈宝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年4期
关键词:血脂血糖糖尿病

魏丽君,孙丽玲,陈宝宜

基于社区的糖尿病运动治疗效果评价

魏丽君1,2,孙丽玲1,陈宝宜1

1.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京,210009;2.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南京,210009。

了解糖尿病患者在用药基础上联合运动治疗的效果。对50名社区在册管理的40~85岁的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12周的运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为期12周的干预,参与干预的糖尿病患者体重、体质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改善,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腰围、平均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运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根据不同的血糖异常类型及不同运动方式的作用机制,开展有效的联合运动干预。

糖尿病;社区;运动治疗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之一,是目前流行的慢性病中主要疾病种类之一,已成为日益严峻公共卫生问题,其防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新报道表明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0.4%[1]。糖尿病可以导致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是我国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和截肢的主要病因,疾病负担沉重[2]。为综合防治糖尿病的流行及危害,国家将糖尿病健康管理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社区作为糖尿病管理服务的主阵地,在糖尿病治疗、防治和管理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内容之一。有效的运动,有降糖、减缓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为充分反映出糖尿病患者在用药基础上联合运动治疗的效果,2018年在本社区在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中开展了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本社区在册管理的40~85岁的糖尿病患者,无严重并发症,通过心肺功能等运动评估后,遵医嘱,在维持原来的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入组开展为期12周的运动治疗,共50人。排除标准: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相关专家和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意见,结合受试者实际情况确定调查指标和相关问题,排除有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者,如足部畸形、神经病变等;无限制运动的相关疾病,如心脏病、下肢关节炎、腰椎病等。

1.2 方法

1.2.1 入组方法

所有参与对象均在本社区在册管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参加本次的运动干预试验。干预对象的基本信息等均在信息化档案保存。同时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入组的同时对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PG)、2小时餐后血糖(2h-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

1.2.2 运动治疗方法

患者在原有的降糖药物的基础上,依据运动师的指导,在评估心肺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每周3次、每次1 h的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其中30 min有氧运动30 min抗阻运动。具体运动程序如下,5 min热身,30 min由专人指导的有氧运动(太极拳),30 min的抗阻运动,上肢三个动作下肢三个动作,每个动作取15 RM的强度,每个动作做3组,10个一组,每组之间间隔1 min,每个动作之间间隔1 min。

1.2.3 评估指标

采用FPG、2h-PG、血脂4项及BMI、中心型肥胖等指标的变化综合反映患者自身干预前后的与血糖控制相关情况。

空腹血糖达标:FBG≤7.0 mmol/L;餐后血糖达标:2h-PG≤11.1 mmol/L。血压达标是指收缩压/舒张压小于等于140/90 mmHg。血脂达标标准为:TC<5.18 mmol/L,HDL-C>1.04 mmol/L,LDL-C<<3.37 mmol/L,TG<1.70 mmol/L。中心型肥胖的标准: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 cm,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 cm。

1.3 质量控制

为确保研究质量,所有参与研究成员均按照统一的手册进行了培训。所有参与的工作均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后才能从事本次研究。

为确保体检检查顺利开展,所有用到的仪器和设备均在使用前进行了校验。所有患者进行入组及终末调查的体检,均被要求空腹至少8 h,同时近3天内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所有的血样均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验室检测。中心实验室检测设备及试剂均符合国家实验室质量认证。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共50位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次干预试验,前后体格检查和血糖相关检测均完成的有48位。其中男性21人,占43.75%;女性27人,占56.25%。平均年龄为65.17,其中,最小的53岁,最大的77岁。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有21人,占43.75%。中心型肥胖者28人,占58.33%。

2.2 干预前后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

通过为期12周的干预,参与的糖尿病患者在体重、收缩压及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体重、BMI、2hPG、TC、HDL-C以及LDL-C值均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腰围、平均血压、糖化血红蛋白、TG等指标运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反映血糖控制效果的不同指标变化情况

2.3 运动干预前后患者的指标达标情况的变化

干预前,FPG达标的为14人,干预后为25人;2hPG干预前达到32人,干预后达标的37人;干预前,超重肥胖28人占总人数的58.33%,干预后降到20人;其他达标管理指标均有好转趋势,但TG,HDL-C等指标在运动干预前后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运动干预前后入组患者的指标达标率变化情况

3 讨论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所引起的。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在用药基础上,进行膳食与运动的控制,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认为,运动对于糖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有效的联合运动能够提高转运葡萄糖的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益于血糖的控制[3]。学者们报道了体医结合在糖尿病及其前期的控制中的作用[4-6]。

本次开展的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治疗是在病人药物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社区运动康复师,针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评估后,开展运动治疗。比较干预前后指标的发现,患者的体重,FPG、血脂等指标得到了改善,但FPG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一致[7]。空腹血糖受到饮食影响的指标。运动干预更能体现在对2h-PG的影响,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细胞的功能因为运动而得到了调整,从而使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有关。从群体管理达标的角度分析发现,通过运动干预后,虽然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达标人数增加,但大部分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的原因在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小,同时血糖控制达标在短期的干预中效果较明显,但中长期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反而减弱。本次结果中血脂的变化不明显,与李娟等[8]的研究较一致,可能的原因是运动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下降,而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降血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次研究中血脂方面的变化收效甚微[9]。

结合本次运动干预得到的初步数据,应根据不同血糖异常类型及不同运动方式作用机制,开展有效的联合运动干预。从降糖的角度考虑,“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才是最佳的运动组合方式。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有效的有氧运动首选健步走,而且需要达到中等运动强度,才能提高人体的心肺能力,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功能[9-11]。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J]. 中华内科杂志, 2018, 57(12):885-893.

[2] 唐玲, 陈兴宝, 陈慧云, 等. 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J]. 中国卫生经济, 2003, 22(12): 21-23.

[3] Church T S, Blair S N, Cocreham S, et al. Effects of aerob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hemoglobin A1c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 2010, 304(20):2253-2262.

[4] 吕家爱, 陈德喜. 体医结合模式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效果评估[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 27(3):88-90.

[5] 孙青. 关于2型糖尿病运动干预疗法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 5(7):16.

[6] 孙莉敏, 胡永善, 吴毅. 社区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17(2):93-96.

[7] 姜继权, 夏小慧, 王卉, 等.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相关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7, 33(2):189-192.

[8] 李娟, 李青, 常仁翠. 运动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03, 18(9):674- 675.

[9] 孔德贤, 宋桉, 宋光耀. 糖尿病运动干预研究进展[J]. 河北医药, 2013, 35(7):1068-1070.

[10] 耿雪, 申晋波. 不同运动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体育科研, 2018, 39(2):91-99.

[11] 秋金玲, 李凯利. 八段锦运动疗法干预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 2017, 35(1):120-122.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ommunity-based Exercise Therapy for Diabetes

Wei Lijun, Sun Liling, Chen Baoyi.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on diabetes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medication.A total of 50 community registered diabetic patients aged 40 to 85 were treated with exercise for 12 weeks. The changes of blood sugar and other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After 12-week intervention, the body weight, body mass index,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total cholestero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f diabetic patients were improved,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ist circumference, average blood pressure, glycated hemoglobin, triglyceride, and other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intervention were poor,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Effective combined exercis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abnormal blood glucose and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exercise modes.

Diabetes; Community; Exercise therapy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402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7KJD330001。

魏丽君(197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慢性病管理工作,1224388902@qq.com。

孙丽玲,962390197@qq.com。

2019-05-10。

猜你喜欢
血脂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