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贻莉 孙广(通讯作者)
(1安顺市中心血站 贵州 安顺 561000)
(2安顺市人民医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去白细胞血液产品是现阶段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既安全又高效的血液成分之一。但是,过滤时种种原因往往会引起滤血不畅,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红细胞不同程度溶血,轻者血浆颜色发红(红浆)报废,重者红细胞也作报废处理,造成血液资源浪费。笔者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和数据比对分析,认为滤白全血离心后红细胞不同程度溶血,导致红浆报废的主要原因是在白细胞过滤时用力敲击滤盘所致,现将改进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安顺市中心血站2017年7月—2018年1月制备的11604袋去白细胞血液产品,发生滤血不畅93袋,占制备总量的8.0%,其中,红浆报废48袋,占制备总量的4.1%。
1.2 主要设备、耗材及试剂
白细胞过滤柜(山东威高),大型离心机(贺利氏6000i),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深圳普特公司),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Mindray6800全自动细胞计数仪,80-2电动离心机(常州奥华仪器有限公司),生化分析仪(德国ROBERTRIELE4040);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山东威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北京瑞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60619)。
1.3 方法
1.3.1 使用山东威高生产的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采集全血,在国产低温冷柜中2~8℃下进行白细胞过滤后离心分离成去白悬浮红细胞和血浆,按改进前后不同时段将11604袋血液分为两组,第一组2017年7月至10月制备5987袋,第二组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制备5617袋。第一组发生过滤不顺畅时倒置滤器,将滤器出口朝上,用特制器具敲击滤盘使空气排除,直至过滤顺畅,第二组发生过滤不顺畅时先检查有无凝块,发现肉眼可见凝块时倾斜血袋,避免凝块堵塞血袋折通管,如未发现凝块,且从旁路检测血袋折通管未堵塞时将血液转移至室温过滤,倒置滤器,将滤器出口朝上,用手轻拍滤盘排除空气,直至过滤顺畅,严禁用力敲击滤盘,两组过滤不顺畅血液均在血袋上作特殊标识并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离心、成分分离机分离制备成去白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制备结束肉眼观察血浆颜色发红作报废处理,对应红细胞隔离静置观察48h后上清无异常可按正常程序入库。
1.3.2 随机抽取两组过滤不顺畅血液制备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各10袋(每袋为2U)作质量抽检。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第一组制备5987袋,发生滤血不畅49袋,其中红浆报废46袋;第二组制备5617袋,发生滤血不畅44袋,其中红浆报废2袋,报废红浆对应的红细胞隔离观察后均合格入库,两组红浆报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红浆报废情况比对[n(%)]
2.2 两组红细胞质量抽检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红细胞质量抽检
白细胞过滤是制备的第一环节,过滤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2]。过滤时很多因素往往都会引起滤血不畅,如采血不顺畅、血液储存时间过长、血液凝块、献血者冷凝素较高等等[3-4]。工作中,我们曾经用敲击滤盘的方式排除滤血不畅,导致46袋血浆红浆报废,报废率达7.7%(46/5987),经过分析、实践和比对,我们发现导致红浆报废的主要原因是用力敲击滤盘所致。因此,我们及时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例如:发生滤血不畅时严禁用力敲击滤盘,首先排查原因,如有肉眼可见凝块,用夹子夹住血袋边缘,倾斜倒挂,使凝块沉积于血袋底部,避免堵塞折通管。改进工作后,在第二组制备的5617袋血液中,虽有44袋发生滤血不畅,但经上述处理后仅有两袋造成红浆报废,报废率降至0.36%(2/5617)。
笔者通过报道此类案例,旨在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成分制备每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影响血液质量、造成资源浪费,只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持续改进,加强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减少成分制备血液的非正常报废,生产出高质量的血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