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芳
当前,国内学界关于音乐艺术教育方面的文章和话题非常多,似乎再撰写这方面的内容雷同性太强,本文借助一次异国之旅,来谈一下对于当下音乐艺术教育的随感。
2019年初,笔者应邀参加了新西兰的“首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南半球的土地,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个非常纯净、美丽,并具有自然美景风光的地方。从寒冷的北国经过12小时来到了一个清爽、温和的南半球,充足的氧气令我完全感受不到旅途与时差带来的劳顿。第二天即投入到音乐节的工作中,参与艺术节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当地亚裔的孩子,有少数几个本地人和混血儿。学生的年龄涵盖了小学到大学阶段。
在这次的艺术节中不但有学生们和老师们的音乐会,还为学生们设计了协奏曲比赛,并为第一名提供了与乐队合作在奥克兰市政厅(Town Hall)演出的机会,第二、三名也会与室内乐团合作,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艺术节的授课、音乐会、协奏曲比赛的过程中,这些孩子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种触动并不是他们的演奏技巧有多么精湛,也不是他们在小小年纪就能演奏多么深奥的作品,而是他们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与老师产生的共鸣深深地触动了我。当我给学生形容一种舞蹈的状态和画面时,学生会很快领会我的描述,结果一问才知这位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同时还在学习舞蹈,并且也在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得过奖项;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同时还学习管乐、弦乐等两到三种不同门类的乐器,如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和大提琴。这使我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变得轻松愉快,他们能立刻理解我所讲的音乐中由呼吸、弓法所引起的一些句法、语气的设计问题。
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想了解这群孩子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体系和社会活动里成长的,通过与同行解军女士、主办这次活动的负责人金鑫先生和学生们的交流了解,我简单地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氛围两个方面向大家作介绍。
新西兰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大致分公校和私校。在公校的小学里没有选修课,音乐课和其他学科(英文、数学、科学、美术等)都算是必修课,但音乐和美术的课时相同。初中和小学基本一样,而到了高中就变成了学分制,可以开始选学科,年级越高则可选的学科就越多。任何学科,包括音乐都可以拿到学分。本地大学入学有一个分数线,只要高中毕业成绩高于这个分数线就基本可以上大学。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选音乐课作为主修课之一。那么音乐课里又可以细化为具体专业,比如可以选择作曲理论或者演奏专业,经过考核都可以拿到学分。学校里的音乐老师会经常组织社团活动,如管弦乐队、管乐队、弦乐队、清唱剧、舞台剧和音乐剧等。尽管这些活动不能当作考试或修得学分,但还是很多孩子踊跃参加,就像体育队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在新西兰这个学业不太重的地方,这些活动也是很好的文娱、社交和锻炼的机会。学校里还有外聘的器乐老师,各种乐器都有,主要根据学校的资源情况而定,这等同于课后兴趣班,不算在学分之内,只是提供给有需要找专业老师的孩子一个机会。
总体来说私校的资源比公校好很多,外聘的音乐教师也相对专业一些。小学、初中的情况与公校差不多,高中开始就有些不同。第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私校采用的不是新西兰本地的教学体系,而是采用美国的IB或者英国的剑桥体系,这些学生拿到高考成绩后是可以直接去英国、美国大学就读的,无需再经过其他的考核。IB系统中音乐和艺术占的比例不是特别大;剑桥系统里很重视音乐和艺术,但较偏重于历史和理论。私校还有一个奖学金体制,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考取特长生专属的奖学金,门槛就是要会演奏两种乐器,一种主、一种副,考取奖学金的形式和考音乐学院差不多,就是要现场演奏,文化课成绩、比赛获奖和考级成绩也在评审的考虑范围内。这一点应该是许多学生学两门乐器的重要原因。
考取了音乐特长奖学金的学生,有义务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社团活动,比如乐队的排练和比赛等。奖学金的名额并不多,所以竞争很大。美国常青藤大学,每年通常有录取艺术特长生的一定比例,这也是很多孩子学琴的一个原因和动力。许多大学的面试也特别看重学生有没有做过社区活动,是否具有领导力和社会责任心。在私校里,也有读新西兰本地教学系统的,实际上就与公校一样了。要特别指出的是,奥克兰有一间私校,是全新西兰唯一一所把学习一门乐器规定成初中必修课的学校。把学习乐器从课外课变成必修课,也就是说,所有的初中生必须要学一门乐器,特别有意思,但老师也十分辛苦。
家长们也知道音乐体育特长会为孩子们将来申请大学助一臂之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边的孩子花了好多的时间去学习音乐,去参加各种体育班的训练。
在选择学习乐器方面,学习钢琴似乎是亚裔的一种良好风气,很多家庭也都会买架钢琴让孩子学学。与国内的孩子不同的是,新西兰的孩子日常上学时间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离开学校后每个学生都在忙于学音乐、体育训练、学语言,等等。学多样乐器的学生还真的很多,他们的想法和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乐队,或者是去组成一个重奏小组,获得更多体验。当地的非亚裔族群的孩子多数是参加体育训练,也有些私校的孩子会学音乐,但是总体来说,当地孩子在学乐器方面还是没有亚洲孩子那样上心,他们可能体育或舞蹈方面的素质更好一些。去年奥克兰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就是与一个中学生现代舞团合作演出,他们演奏的是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舞蹈团采用现代舞方式编排,效果非常好,学生们也都特别用心,但这个舞蹈团里面基本上没有亚裔孩子。
在艺术节中,我授课的两名大学生中一个是法学兼修钢琴,另一个是工程学兼修钢琴。他们演奏能力和水准并不比国内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学生差,在新西兰的大学里是有修双专业制度的,但一般学到高年级,时间上就很难分配了,双专业也会有主要和次要的分别,学生一般会有预设自己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这种学制在西方过国家比较常见,在美国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中就有读理科的学生,同时去旧金山音乐学院读一个演奏专业。比如现在当红的青年演奏家黎卓宇和杨亦可,他们都在哈佛修双专业。这类学生的脑子很活,想法很多,看待音乐的视角也比较新奇。当然,到了研究生或者博士阶段,双专业的就不多了。
笔者也比较赞同这种选择音乐为第二专业的学制,就是不以音乐为主要谋生手段,但是在学习期间又能有一定的时间练琴和学习尽量多的不同风格的作品。这个行业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职业音乐家,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如果缺失了艺术教育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美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次来到新西兰,看到这里孩子们的一种生活状态,真是很羡慕他们。国内学习音乐的孩子,由于人口基数大,一些地方的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接受教育者心里浮躁,所以导致家长在给孩子确定学习项目的时候瞻前顾后,缺乏持久性。那些能够坚持学下去的一多半是要从事这项职业,而且比较单一专注在一种乐器的学习中,忽视了通过具体乐器的掌握来学习音乐艺术的目的。即使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有些人还无法准确地辨认出交响乐队的所有乐器音响。
新西兰所有专业艺术机构都必须要完成国家的教育和普及性质活动指标任务,这些指标一般是由这些专业艺术机构自发设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下一代观众和普及古典音乐。通常这些活动是由教育部或者公众基金来赞助的。奥克兰交响乐团的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属于其中一个互动性比较强且对孩子专业要求比较高的活动。这次在音乐节协奏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学生,就与暑期学校的青年交响乐团合作在市政厅演出了协奏曲,这场也是暑期学校的闭幕式音乐会,音乐会的其他曲目则是预先设定好的,被录取的孩子会提前拿到谱子练习。然后就是一周的特训,包括分声部排练等。每个声部都有一个奥克兰交响乐团的演奏员负责指导这些学生,实际演出的时候这些演奏员也参与演奏。学生录取的门槛并不高,达到英皇4级以上即可。顺便说一句,新西兰的孩子们都很重视英皇考级,如果想申请好的大学都要考到Diploma*才可以。奥克兰交响乐团的这类教育性音乐会活动主要是面对中小学生的普及教育,这种音乐会上会为学生们演奏讲解经典作品,讲解内容主要是介绍乐器、历史、音乐理论等知识,有时也会演奏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新作品,或与中学生的合唱团与乐团同台演出。
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涉猎面广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艺术的鉴赏力,同样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提高。我们的音乐教育输出太多专业人才,但缺乏指引,以至于好多学生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然特殊的人才永远是少数的,如果台下坐着的都是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鉴赏能力的听众,那我们在台上演奏的压力不是会倍增?!
《雅马哈音乐教育文丛》
注 释:
*Diploma:英皇八级之后继续向专业演奏迈进的一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