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镇墓兽是古人丧葬习俗中放置于墓内的一种冥器,是丧葬礼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驱邪震恶之神,其极具想象力的造型表现了古时人们对墓葬礼制的崇拜和敬畏。唐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镇墓兽,从造型和工艺上代表了唐代镇墓兽发展的精美阶段,是其在唐人丧葬制度中特殊地位的体现,也是唐人对唐代镇墓兽形象的深刻理解和完美展现。
【关键词】唐昭陵;镇墓兽;彩绘釉陶;丧葬礼俗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镇墓兽,是古人丧葬习俗中放置于墓内的一种冥器,是人们想象中的驱邪震恶之神,是古代丧葬文化的产物,源于古人对神兽的崇拜和敬畏。古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魂,会危害死者灵魂,“为了驱魔避邪,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的灵魂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恐吓盗墓者的目的,古人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在墓中放置镇墓俑。”[1]镇墓俑就包括有镇墓兽,所以,镇墓兽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与佛教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
唐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镇墓兽多是以人面和兽面形象成对出现,本文介绍的三对镇墓兽外形抽象,造型诡谲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感和浓厚的神话色彩。
郑仁泰墓(663年)彩绘釉陶贴金人面镇墓兽:高63厘米,兽作蹲踞状,人面兽身,四蹄呈马蹄状,双肩有火焰状翼,前后肢之间有锯齿状鳍,背有鬃鳍,鳍上插戟,头顶尖锥状独角前伸,曲眉环眼,大鼻方口,络腮须,相貌彪悍异常,狮尾上翘贴于身体右后侧;镇墓兽前胸、双翼及四肢根部以红、白、蓝、绿四色彩绘云纹,四肢绘黑色虎斑纹,身体部分朱红色底色上涂白色斑点,腹部为红、白相间斑纹,通体彩绘纹饰繁缛,排列有序,精美细腻,色彩鲜艳,前胸、双翼、四肢多处贴金,华丽富贵。
郑仁泰墓彩绘釉陶贴金兽面镇墓兽:高56厘米,兽蹲踞状,头上双角似龙角,两角之间有锯齿状鳍,阔口獠牙,张嘴怒目,嘴周围褶皱雕刻明显自然,鼻翼卷曲似牛鼻,双耳形似豹耳,紧贴头部,双眼、嘴周围及獠牙贴金,造型威猛狰狞,双翼、鬃鳍造型及彩绘纹饰、贴金与上一件相似无异。
唐韦贵妃墓(665年)彩绘红陶贴金双头人面镇墓兽:高52厘米,长48厘米,造型人面兽身,两头共用一身,双头背向而立,共有四肢,每侧两前肢各支撑其头,后体共用,从侧面看起来近似大写的“H”;面部双目圆睁,眉毛竖起,鼻梁宽扁,颧骨高耸,阔嘴厚唇,上唇有八字胡须,下颚堆塑络腮胡须,蹙眉瞪眼撅嘴,目光狰狞,双耳直竖似牛耳,头部毛发上竖呈尖椎状;兽抬头挺胸,肩有双翼,翼上雕刻羽毛,彩绘五彩缤纷,双翼边缘及腿部有贴金痕迹,蹄分四趾,挺直立于踏板上,造型威猛、气势恢宏,意象奇异生动、神奇魔幻。
唐韦贵妃墓彩绘红陶贴金兽面镇墓兽:高57厘米,兽为蹲踞式,双耳竖头顶,耳郭向前,眉脊突起,突睛圆瞪,高鼻梁,宽鼻翼,阔口獠牙,颚有八缕鬃须垂至颈下,头两侧至两肩各向上斜竖起五股火焰状鬣鬃,背有锯齿状鬣鳍,尾宽扁上竖,与背部的鬣鳍相连;面部、前蹄彩绘虎斑纹,额及两颊描画出兽特有的面部褶皱,通体有彩绘,局部彩绘脱落,面部、鬣、鳍有贴金,头稍右偏,目光如炬,造型逼真,气势不凡。
韋贵妃墓“双头镇墓兽”曾多次赴海外展览,因其奇特的造型、精美的制作工艺而被各国文物专家誉为“东方人面狮身像”和“中华艺术之瑰宝”。它的出现,为研究唐代镇墓兽的造型和发展演变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也说明了镇墓兽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及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丧葬礼制,展示出了唐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两对镇墓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制作上运用了初唐陶俑制作工艺中新兴起的彩绘釉陶新工艺,并且使用了比较少见的贴金工艺,其造型比例协调,彩绘繁缛华丽,彩绘色调搭配高雅沉稳,贴金描金大胆奔放,使镇墓兽造型造型雄浑、华丽富贵。它们躯体高大、制作精美、色彩华丽鲜艳,呈现出该时期陶俑制作和彩绘工艺的超高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初唐到盛唐过渡时期陶俑制作工艺的飞速发展以及当时社会丧葬习俗中,镇墓兽在人们心目中形象的变化。
李贞墓(718年)彩绘白陶人面镇墓兽:高85厘米,兽蹲踞状,头上有螺旋形尖锥状独角,蹙眉怒目,云头状眉,鼻子上翘,鼻翼张开,大嘴紧闭,八字胡,下有小髭须,两耳肥大夸张,肩前羽翼,背上插戟,马蹄,挺胸昂头,胸峰凸突,形体高大,做工精细,背部有不规则殷红斑点及粗线云纹,胸部隐约有细线兽纹,面部狰狞且生动传神。
李贞墓彩绘白陶兽面镇墓兽:高95厘米,狮面兽身,头上“V”型双角形似龙角,巨眼圆睁,张嘴翘舌、阔口獠牙,鼻翼凸出,似呼呼有声,下颚有三捋须,双耳宽扁似扇形,两肩有翼,威猛霸气,造型及彩绘细节与上一件相似。
这一时期的镇墓兽制作工艺中,初唐昙花一现的彩绘釉陶新工艺已鲜为出现,大量的红陶、白陶镇墓兽出现于墓中。李贞墓镇墓兽制作于“开元盛世”时期,其造型也变得繁复夸张,把盛唐时期人们自信张扬的个性通过艺术展现给人们。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后逐渐消失,其质地最早以木为主,发展到后来多为陶质。唐代镇墓兽一般都是和武士俑、天王俑成组出现于墓中,早期主要以釉陶为主,发展到兴盛时期多以彩绘陶和唐三彩为主,后期多以不施彩釉的红陶素胎制作。初唐时期的镇墓兽造型讲究、比例协调、制作细腻、彩绘纹饰精美细致;盛唐是镇墓兽发展的盛行时期,这一时期的镇墓兽造型夸张,做工繁复,纹饰精美华丽,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唐代后期镇墓兽的造型和制作工艺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造型变小,制作粗糙,已经没有了盛唐时期宏大气势和华丽的彩绘;晚唐,受“安史之乱”的冲击,镇墓兽在丧葬制度中的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所注重的已由精神追求变为对实际生活中的物质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逐渐取代了镇墓兽而出现在墓葬中,这些变化都体现出当时社会现状对丧葬礼俗的冲击。
关于镇墓兽的来源,既有传说也有专业研究方面的说法。东汉著名经学家应劭《风俗通》记载,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出入于陵墓,是一种专食亡人肝脑的怪物,而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是驱恶避邪的神兽,人们便置方相氏于墓侧以御魍象。《后汉书》中有方相氏的描述:“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立乘四马先驱。”[2]这是在墓室内驱鬼除怪的神兽的象征。故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及镇墓兽的造型,便是由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
另外,有学者认为,镇墓兽的造型多与《山海经》里的珍奇神兽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山海经》里人面、兽身、鸟翼的“化蛇”以及“马腹”“貔貅”“辟邪”等神兽,经过古代工匠们利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拼接组合,从而产生了镇墓兽的形象。也有学者认为镇墓兽是古代山神的造像,带有“辟邪”的某些形态,更酷似“夔神”[3];《汉书》也说:“木石之怪曰夔,夔神如龙,有角,人面”[4]。也有学者认为,唐代人面镇墓兽的面部特征接近于凶猛彪悍的胡人形象,认为这是一种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组合。无论镇墓兽的原型是什么,它都代表了人们对故去亲人的哀思和美好祈愿,是古人“生死轮回”的思想观念在丧葬文化中的表现。
这几对镇墓兽,以神奇的造型表现了古人对墓葬礼制的崇拜和敬畏,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其形象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包含了该时代人们的社会风俗和丧葬理念,也是唐人对镇墓兽形象的深刻理解和完美展现。
注释:
[1]孙燕.唐墓的守护神——天王俑[J].文物世界,2008(4):27-28.
[2]《后汉书》,南朝宋,范晔编撰,唐李贤等注,志第五,礼仪中.
[3]王瑞明.“镇墓兽”考[J].文物,1979(6):85-87.
[4]《汉书》,东汉,班固编撰,唐颜师古注,卷87杨雄传.
作者简介:张志攀(1969-),男,汉族,陕西礼泉,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及博物馆、博物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