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迅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像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但是,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排斥鲁迅、非议鲁迅的观点。本文从爱国思想、战斗思想、自我批判精神、是非观念四个方面论述了今日仍然需要鲁迅,让我们的后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地走近鲁迅、学习鲁迅,把鲁迅精神发扬光大。
【關键词】鲁迅精神;爱国;战斗;自我批判;是非观念;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鲁迅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像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那一个个形象饱满的艺术人物仿佛我们熟悉的家人一样生活在我们的周围。鲁迅精神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但是,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诸如“不读鲁迅论”“鲁迅作品有害论”“鲁迅离开中学课本论”等排斥鲁迅、非议鲁迅的观点。针对这些观点,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
一、崇高的爱国思想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伟大的,更是爱国的一生。民国时期,文人千千万,本可以一支笔过着悠闲、自在、潇洒的小资生活,但是,鲁迅先生却选择了一条充满着荆棘、充满着坎坷的道路。他虽然未曾像战士一样驰骋沙场,但是他却发出了旧时代、旧社会最彻底的呐喊。鲁迅先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他当年弃医从文,就是为了唤醒国人,医一人不足以改造社会,唯有放下手术刀,拿起医治人精神的笔才可以为病入膏肓的祖国做点贡献;其次,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更是弥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情怀既表现在对故乡的眷恋,又体现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情感中。鲁迅作品中很少有真正的革命者,但是受鲁迅作品影响的革命者却不在少数。鲁迅最为明显的爱国主义思想更多是体现在鲁迅的诗歌中。《自嘲》中的“横眉泠对千夫之,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鲁迅愿为革命现身、为革命者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看完鲁迅作品,我们不得不感慨,世间能有几人,像鲁迅先生一样,爱国爱得如此壮烈,爱民爱得如此深沉?像这样的人,像这样的作品,难道还有过时的吗?难道现在的中国就不需要爱国了吗?现在的中国更需要爱国,我们的孩子从小生活在蜜糖里,长在温室中,对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感恩之情,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经历了多少生死考验,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了今年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认为今天的生活是顺其而然地来的。或者认为是父母辛辛苦苦换来的,素不知没有国哪有家,国安民富,国强民定。我认为,现在的孩子们更应该学习鲁迅,学习鲁迅把祖国放在心里,把人民放在心里;学习鲁迅同一切反动派、一切汉奸走狗、一切卖国求荣者作斗争。
二、无畏的战斗思想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一个被诅咒的时代。鲁迅先生,终其一生,都在战斗。先生虽然一日也未当过兵、领过将,但是先生却是一日也未离开过战场。先生的战场不同于革命者的战场,这个战场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地里却是暗潮涌动,血雨腥风。他用他手中的笔描绘着属于他自己的蓝天,他就在这片蓝天中尽情地展翅高飞。他恨,恨那些只顾个人发财致富,不顾国人生死的政府官员;他骂,骂那些在国难当头却还唱着洋歌、听着小曲的小资文人;他爱,爱那些有思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先生的作品更是处处有战斗,《狂人日记》巧妙地用“我”这样的角色,描绘了丑恶的世界和悲惨的人性。这篇文章,整体非常压抑,就是我们读者都能感觉到那种被那可怕的“吃人”压抑得不能说话、不敢说活的晦暗环境。但这晦暗中分明灼射着亮光和希望,透露着激荡与高昂!“吃人!”真的是吃人吗?这显然不是先生要说的,先生眼中的吃人只不过是在社会现实的无情压迫和吞噬下。人性的泯灭。《阿Q正传》中,先生更是强烈地、大胆地批判阿Q,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像一个斗士一样,怒斥其种种行为。先生批判阿Q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软怕硬、只求得在精神上战胜对方,还不知廉耻地学习坏人的行为。鲁迅先生在批判阿Q的时候,就是一个革命者,就是一个斗士,就是一个让人尊敬的“真的猛士”。
细品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有谁能像先生一样和旧社会,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斗争得如此彻底?先生的战斗思想可谓是先生作品中最为宝贵的东西。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每天可以自由自在地沐浴阳光,享受生活;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昂首挺胸地活着,再也不用担心帝国主义的枪炮随时会兵临城下。但是,这一切安定、幸福、快乐的背后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因为我们有了随时随地就可以投入战斗的国家军队。战斗思想,今日尤为重要,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建设一支“敢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多次对如何强军做出批示。战斗思想对于青少年更为重要,青少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肩负着建设祖国、强大祖国的重任。如何让青少年具有战斗思想,学习鲁迅就是一个好方法。从战斗思想的角度看,今日怎么就不需要鲁迅了呢?
三、深沉的自我批判精神
鲁迅作品更注重对自己的批判,对自己灵魂的拷问。鲁迅的作品大都是以“我”来叙述。《一件小事》中,车夫不小心撞到了老妇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妇人在装,根本没有撞到,一种小市民的抵赖思想油然而生。当车夫停下车扶起老妇人时,我才恍然大悟,我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势力,多么的自私!文中充满了对自己的悔恨,这种悔恨就是作者不停地拷问自己,作为一个时时启蒙别人的人,竟然如此去看一个人。和车夫比起来,我是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卑微。一件小事并不小啊!鲁迅在作品中,把自己置身到那个必须批判的旧社会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只有敢于解剖自己,才会有余力解剖别人,解剖人生,解剖社会。鲁迅先生何尝不知道儒家思想有其正确性,但是,在那个社会形态下,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利用,迫害人民,麻木人民。这些人不解剖,苦难的人民怎么能看透他们的真实面孔,怎么敢站起来和他们作斗争?
鲁迅先生一辈子都在不断地解剖自己,解剖自己的人格,解剖自己的品格,解剖自己的情感等。先生也大胆地解剖别人,先生从来不惧怕别人的恶语相向,只要是真理,先生会义不容辞地说着别人不敢說的话,做着别人不敢做的事。今天,我们不是更需要先生这种敢说、敢笑、敢怒、敢骂的品格吗?现在社会遇见老人不敢扶,见到穷人不敢帮,人们日益麻木不仁,只想着自己的切身利益。青少年尤甚,麻木不仁、金钱主义、自私自利普遍存在于今天孩子们的身上。这不是正是需要我们学习鲁迅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勇于自我解剖吗?说什么今日谈鲁迅已不适宜,简直是无稽之谈。
四、强烈的是非观念
鲁迅作品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念,特别是其杂文,有着中国百科全书的称号。这些杂文,作者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分析当时的社会,反映旧中国社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鲁迅杂文博大精深,内容广泛,大胆地批判封建礼教、迷信复古,宣扬科学、民主革命。在其《等下漫笔》中,作者把封建社会归纳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坐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交替循环,号召青年们起来创造“历史上从没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在《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中更是发出了强烈的呼喊,号召如果世上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该先敢说、敢笑、敢哭、敢骂、敢打。鲁迅杂文篇篇爱恨分明,篇篇是非明确。看了先生的杂文,不仅充满了力量,更为可贵的是对当时的社会、对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强烈的是非观念,我觉得更应该让今日的青少年学习学习。今天,我们在教育青少年时,告诉他们要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是非观念。现在社会,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多了发言渠道,多了学习平台。有些青少年就忘乎所以,在各种场合下戏谑英雄、诋毁祖国、贬斥国粹等。这一切就是没有是非观念的结果。通看鲁迅所有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是充满了正义,充满了正确的是非观念。我们要学习鲁迅,就是要学习他这种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坚持真理,敌视丑恶。从这个角度上讲,鲁迅不过时!
综上所述,鲁迅不过时!鲁迅精神不过时!今日社会,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让我们的后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地走近鲁迅、学习鲁迅,把鲁迅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智仁.情、理、象三位一体——论鲁迅杂文的艺术魅力[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3]王焕林.《阿Q正传》的主题解读[J].科技资讯,2010(12).
[4]于诗.枭鸣——读《狂人日记》有感[J].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10(7).
[5]王勇.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征[J].文学教育(上),2007(3).
作者简介:刘青云(1980-),男,山西长治人,硕士,讲师,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鲁迅研究、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