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巧思

2019-08-23 02:23杨美珍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女画家刻画周总理

【摘要】谈到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画坛,有影响力的女画家本就不多,而在当时算得上是女性画家中的集大成者的更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周思聪先生就是这其中屈指可数的女艺术家中的一位。其艺术创作影响了后世无数的艺术追求者,画品如人品,她是一位有社会担当、尊师重道、慧心巧思的女画家,更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她性格坚毅,才思敏捷,极具创新精神。她的这些品质与她从小所受的良好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其姥爷是一位医生兼书画家,周思聪最初的艺术启蒙即来源于此,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使周思聪有着独立的人格,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她坚持去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刻苦钻研,后又继续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师从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等大师,其艺术深受几位老师的影响,既不拘绳墨又富有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敏感、温柔的属性。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文将结合周思聪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分别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周思聪先生;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一、一位有社会担当的女画家

《人民和總理》是周思聪先生创作于1979年的一幅水墨人物画,当时邢台发生了地震,关注民生的周总理亲赴当地表示慰问,这一点引起了关注普通民众的周思聪的注意,她以巧妙的构思,质朴的艺术表现手法,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刻画了周总理安抚民心的场景,整幅画的“画眼”则集中在了周总理与一位乡亲温情脉脉的对视上,其他的人物则都将视线集中在了他们身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周总理身后的人物神情刻画上,画家独具匠心地将乡亲那欲落未落、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还有那位被周总理搀扶的老人,其袖子上的白与周总理衣服的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体。从这一幅作品的创作上,我们不难看出周思聪有着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以及对周总理的强烈崇拜和敬仰,她是一位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女性画家。

周思聪、卢沉夫妇曾去辽源煤矿考察情况,收集创作素材,在日本女画家赤松俊子创作的《原爆图》和《南京大屠杀》的影响下,最终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矿工图》组画,他们不墨守陈规,吸收了赤松俊子夫妇以及西方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采用拼贴、重组、分割等手法,注重艺术形式,追求个性化造型语言,将人物形象夸张、变形,这是周思聪艺术开始由写实性绘画转向表现性绘画的开始,体现了他们悲天悯人、胸怀人民的情怀以及对背井离乡、受苦受难的矿工们的无限同情。不同的线条其审美特性是各不相同的,如垂直线给人以稳定感和均衡感,可以表示严肃、庄重;水平线表示安宁、静穆;斜线与兴奋、迅速、骚乱、不稳定相联系,具有明显的运动感。以《矿工图——人间地狱》为例,从布局上看,整幅画被分割成多个画面,虽穿插着不同的人物形象,但却和谐统一。为了表现这一沉重的题材,周思聪运用大量垂直和不稳定的斜线来表现,呈现出一种有秩序而又慌乱、庄重的画面,与所创作的题材相得益彰,带有明显的情感意味;从笔墨上看,周思聪以浓重的墨色打底,突出画中人物,来体现矿工们所生活的恶劣环境,给人以沉重压抑的感觉。其中位于画面右上方的位置,作者画了一个眼里充满恐惧与绝望的孩童,画幅左边则描绘了一位拄着拐杖、表情忧伤的老人,在画面中央,画家以干涩的笔触刻画了正在矿洞里冒死匍匐前进的矿工们,就好似要走进地狱一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理论家高尔泰这样评价:“《矿工图》组画中表现出来的痛苦,不是柯勒惠支式的愤怒呐喊,也不是赤松俊子式的悲哀叹息,而是一种无言的申诉!”

二、一位温婉贤淑的女画家

除了进行社会题材的创作,关注那些普通的灾民、矿工、清洁工人等,周思聪对妇女和儿童也颇为关注。她是一位温婉贤淑的好妻子、好母亲,而就是因为自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使她可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生活在大凉山的彝族妇女的不容易和她们身上所肩负的家庭重担以及她们所展现出来的勤劳、质朴和善良的一面。她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画面凝重、压抑、苦涩,整幅画面墨色浓重,远处黑压压的山峦与低得快要连接地面的云层,更是起着强烈的烘托主题的作用,画中人物表情严肃,流露出被生活摧残的不知所措与无奈,沉重的木材压得她们喘不过来气,暗示着她们正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表达了作者对彝女们的深切同情和赞美,她以女性所特有的、敏感的细腻情感刻画形象,使彝女形象可以深入人心。而在之后的彝女系列创作中,周思聪一转之前沉重的表现手法,运用较为轻松的笔触,又创作了《边城小市》《秋天的素描》《戴月归》等优秀的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多了分淡然,少了那份沧桑感。在《戴月归》这幅作品中,一轮皓月当空,背景用墨清新淡雅,使画面有一种宁静的感觉,画中女子虽也是负重前行,但面部表情却淡定、从容,表现出彝族女性坚毅的一面。在面临工作、家庭和自己的事业等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周思聪从彝族妇女的身上得到了启发,选择了从容不迫地接受与面对,体现了她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一位尊师重道的女画家

《蒋兆和先生肖像》是周思聪先生的毕业创作,她以蒋兆和先生《流民图》中的人物形象为背景,刻画了她所敬仰的大师蒋兆和,画面中蒋兆和先生右手执笔,左手扶案,若有所思地想着什么,他背后的流民体现了他心系苍生的博大胸怀,周思聪以严谨的造型刻画了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多才的师者形象。中国画讲究“以线造型”,强调用笔用墨,在《蒋兆和先生肖像》中,周思聪用笔很是果断,没有一丝拖沓,以简练、刚劲的线条画出了蒋兆和先生的衣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先生的五官与双手,注重“以形写神”,将蒋兆和的文人气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从蒋兆和先生身上,周思聪明白了要“为劳苦大众传神写照”,蒋老师极其注重对人物眼睛的刻画,通过眼神揭示人物内心,即“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些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思想,通过蒋兆和先生的作品与教学,深深地感染和扎根于周思聪的心里。周思聪是一位非常尊师重道的人,她爱戴她的老师们,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她还是依然执着地忍着巨大疼痛画了《李可染先生肖像》,那时她的风湿病可以说是相当严重了,关节变形,身体浮肿,但当她听说要给已逝的老师李可染先生出画集却缺一张肖像时,她又再一次拿起了画笔,用两根手指头艰难地夹着画笔一丝不苟、呕心沥血地创作了她的绝笔之作,真是感人至深,她是个让人心生敬仰的女性画家。

四、一位慧心巧思的女畫家

周思聪是一位非常聪慧的女性,她在艺术的道路上总是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笔墨当随时代,她在艺术创作中不断革新,运用新的绘画材料,表现特殊的肌理效果。比如她的《荷之系列》,在创作时,她将墨与丙烯、广告黑混合运用到绘画中去,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别具一格的效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她所画的荷残而不败,枯而不凋,姿态优美,所用墨色淡雅、沉稳,这种如梦如幻,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一定是她向往的那个世界,从侧面映射出周思聪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她在生命接近终点时还炼出这样一炉真金: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墨韵肌理、切刈形式,把荷与叶、莲蓬与水影、块与面、线与点、水韵与墨渍、荷花与荷叶、莲蓬与小草……拟人化地鲜活起来,筋涩、蒙胧、含蓄地表现《清凉世界》里的“众生相”——轻雷、清风、细雨、望月、残叶、断枝、新荷、蓬影……诸多荷塘物象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题》,表现出她对生命、自然,瞬间、永恒的感悟。

五、评价

美是具体的,美的事物以其具体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由于美有着具体物质形式的客观形象,它才是可以感知的;由于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它才是动人的和耐人寻味的。在周思聪的作品中,正因有着各种各样具体的、鲜活的形象,她的作品才是美的,有灵魂的;也正因为她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她的作品才能如此的耐人寻味,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最终影响了同时代以及后世无数的艺术追求者。周思聪先生享年57岁,却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精品,是位高产的女性艺术家。她在20几岁时就已负盛名,但她却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淡泊名利,这样的人品不得不令人佩服。面对病魔,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不断地与之抗争,与时间赛跑,她的一生过得都很艰苦,据周思聪的儿子卢悦回忆,她一直想要一个有阳光的创作环境,却到死也没有实现,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但这一切却并没有让她止步,她依然在不断地创作,直到生命的最后。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她不断探索,尝试新的表现语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臧伯良曾评价道:“周思聪是继中国近现代史上任伯年、蒋兆和之后著名的人物画大师,她继承了她的老师蒋兆和的中国画传统,周思聪完全没有旧的东西,她在新的时代推动中国人物画往前大大地走了一步。真正是新时代中国画最杰出的人物画大师。”这是多么高的评价,而周思聪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陈爱萍.从写实主义到表现主义——浅析周思聪水墨人物画的风格演进[J].国画家,2006.

作者简介:杨美珍(1994-),女,汉族,山西太原,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女画家刻画周总理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周总理“喝”饭
隐隐含光
宝安第九届女画家优秀作品邀请展亮相宝图
在阳光下拍照
在阳光下拍照
动物与人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周总理用身体保护毛主席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