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粉琼
(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云南 玉溪 653100)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在临床中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冠心病主要以胸部胀痛、憋闷感及压迫感为主要表现,本质上因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进一步恶化引起,对患者健康及安全构成威胁[1]。目前,冠心病临床治疗中,介入治疗是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的特点,但术后容易诱发诸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8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76岁,平均(56.2±2.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平均(3.1±0.4)年,其中27例急性心肌梗死、14例心绞痛、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8岁,平均(56.6±2.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3.3±0.5)年,其中28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绞痛、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肿瘤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及不配合此次研究者。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含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等内容。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治疗前,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期间、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在并发症发生时,患者心理上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进一步治疗带来不良影响[3]。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因病程均比较长,在疾病折磨下,患者心理上也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中,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尤其是对患者的倾诉,护理人员需认真倾听,并对患者存在的疑虑,耐心进行讲解,如有必要,可教给患者放松身心的方法,如深呼吸、肌肉松弛训练等,让患者能够自主进行心理调整,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4]。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理解与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家人的关怀,提高患者心理、身体的舒适性,确保治疗顺利实施。
(2)行为护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一方面对患者疾病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心理也会带来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明确告知并发症的发生属于正常情况,避免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引起更多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可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如针对疼痛患者,可采用按摩护理、触摸护理、音乐疗法等形式,达到缓解患者疼痛、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要求家属多和患者聊天,以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为主,使患者术后能保持心情愉悦,提高疼痛的耐受度,有利于术后更快恢复。
(3)疾病知识干预。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等,重点向患者叮嘱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都能够严格遵从医护人员的嘱咐,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尽快缓解,使病情得到稳定,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4)社会支持干预。为使患者治疗信心得到增强,可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鼓励亲朋好友、家属多给予患者探视和陪伴,并叮嘱家属及亲友在与患者交流时,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
采用WHO 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5]对两组患者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等方面进行评分,各指标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对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问卷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及以上)、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t 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
在QOL-BREF 各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QOL-BREF评分对比(分)
术后并发症对比,观察组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对比[n(%)]
介入治疗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治疗效果也得到一致的肯定。但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因此术后也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疾病康复有不良影响,因此对介入治疗的患者需加强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主要从患者心理层面入手,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缓解和控制,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持续保持乐观态度,对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通过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护理中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更多,认识到配合治疗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同时配合行为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得到缓解,通过社会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关怀,最终实现促进疾病恢复的目的。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显著(P <0.05);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6.05%异显著(P <0.05),提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