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育人促进班团文化内涵式发展

2019-08-22 09:53梅婧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梅婧

摘 要:高校教育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很大程度也说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高职院校教育养心性、美育先行仁爱感恩,教育不断,言传身教、教师先行,紧跟的薄弱环节。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做到“诵读经典,涵养性情,多方结合”,如何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资源,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待人处事对于大学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文育人;系部班团文化;内涵式发展

1 构建多层面、立体式、全方位的系部思想政治与价值引领体系

1)课程育人提升体系。扎实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教材、课堂、头脑,主动推进“课程思政”,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努力打造思政课、综合能力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立体化“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下功夫,将育人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理论教学、实训研练、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以案例分析、典型知道等形式,增强专任课教师的育人理念和职责,将思政教育嵌入专业课教学中,逐步凸显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让“思政味儿”满溢专业课堂。同时,把班会纳入到教学计划中,由辅导员组织实施。主题班会课以政治思想、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内容为主题,以“一月一主题”为主线,每年十个主题,各个年级教育内容根据学习特点和学生需求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体上实现“自律为本、学业为基、就业为导”。

2)实践育人提升体系。并行理论与实践教育,将多种实践资源汇集,从而起到育人育德的作用。校园社会实践活动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传统经典活动,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资源平台,从哲学角度,实践代表一种存在方式,主体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并感受快乐,尤其对于生活而言,实践能够为学生带来颇多的收获。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蕴含了巨大的思政容量,我们能够获得需要的育人信息。让师生都能在深入其中,感受家国情怀,强化实践能力。

3)网络育人提升体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领会会议精神和掌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打响主曲调,传递正能量,将主流思想入人心。大力支持网络教育,净化网络环境,通过新媒体平台资源和优势,把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打造牢固,在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中,强化理论的大众化宣传,让普通同学感受到亲切感,寓教于乐,促使师生互动更加顺畅。同时,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运用网络话语,增强吸引力、详细学习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润物细无声”。“撸起袖子加油干”,促使网络传播真正对思政育人起正能量的作用,进一步让青年学生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升華凝聚感和认同感,强化“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功效。

4)心理育人提升体系。育人重育德,育德先育心。融合育人心与育人德,饱含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努力搭建心理教育工作体系,涉及教学、咨询、实践、预防等多方面,把构建心理育人体系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把心理健康纳入班会计划,每个年级不同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级中也设置了心理委员。拓展心理教育平台,播放心理健康教育视频,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工作内涵,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行为训练能力。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心理剧表演、发展性团体辅导等活动,广大青年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逐步形成,心理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加强,心理行为训练能力逐步提高。

5)资助育人提升体系。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形成奖助学金、爱心捐助、自助等促进型资助体系,从物质帮扶、道德引领、能力培养、精神滋润等方面有机融合,形成无偿与有偿资助、显性与隐性帮扶的育人长效机制,重点帮助受助学生树立自强、诚实、知恩、担当的思想观念。

6)组织育人提升体系。除了教育引领,还需有机衔接组织建设,增强高校各部门的育人职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养选树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宣传典型优秀工作案例,积极培育优秀班级、文明宿舍。党团组织通过发展学生党团员和对学生党团员进行教育培养,“青马工程”“党员联系群众”,组织育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育人质量,而非数量。通过优秀大学生的先锋模范性,提高实现育人目标的实效性。

7)文化育人提升体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育人功能,做到以文感化人、以文培育人,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牢记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和开发学院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学院文化影响力,将思政教育成果内化,转化成学校特色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助力思政育人。

2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系部和班团文化中,续展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首先,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财经管理学院的各个角落。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传统文化学习来源和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来源于教材,教师所讲也主要就是简单围绕基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拓展面不宽。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似乎有些枯燥,社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选取教学目标相关的传统文化渊源与故事,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心领神会家国精神,另一方面能将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到现代生活中,构建优良的舆论环境和思想态势。可以借鉴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孟子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爱国忠国,努力做好当下;结合并分析学生思想动态,促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喜爱优秀文化,同时能够内化于心,指引自己的行为动向,提高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目的实效性。

其次,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目前财经管理学院选择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以课堂教育为主;党政方面,以宣传类的活动为主,对重要政策和精神及时传达;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以日常了解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和主题教育为主,但是全面性和渗透性不够。要实现外显的行为和内在的心理同时促进自身素质发展来看,单一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上都需进一步改进,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传承的过程至关重要。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剖析学生的性格特征,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集体荣誉性,部分学生则更注重自身变化发展,教师可以带动这些学生,通过辩论会,促使这些学生在辩论的前中后期积极准备、引经据典、思考领悟,辩证看待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发展两者的关系,以此形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再者,从学校环境的角度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用与民族精神相关的纪念日以及节日。院系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五一劳动节或者国庆节等日子,组织学生感恩和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高职学生、发展高职教育之必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使高职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提高,系部文化得以建立和延续。同时,通过渗透教育,搭乘学生的内在和行为共同发展。最终回归一种真实美、平衡美、对称美、统一美、和谐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3]朱淼.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高校智库建设对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影响
大学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