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面临的挑战

2019-08-22 04:49惠航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要求经济新常态对策

惠航

摘 要:政策改革讲究先后次序,货币政策改革也不例外。国内货币政策改革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旦金融大门打开,就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和问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当尽可能将以开放促改革发展与以改革发展助力开放两种理念结合在一起,正确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本文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新要求以及资本市场产生的冲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構建货币政策新体系,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货币政策体系;经济新常态;要求;对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服务业发展先行使得外资大量进入,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经营理念与技术,对于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事实上,国家开发金融服务业并不意味着资本可以大进大出,实践中必须受到国内监管,这样才能控制其风险。对于外资金融进行限制,不仅有理念因素,而且也考虑利益相关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将自由兑换作为项目开放的重要目标,然而对我国而言短期内很难承受这一后果,最为务实的资本项目目标应当是基本开放。

从亚洲金融危机来看,对我国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国内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如果过早的将资本项目予以开放,则无异于玩火自焚;二是,汇率体系不灵活,货币高估现象普遍,换言之就是引发国际收支危机的导火索;三是,在当前紧急关头,外汇储备足够才是王道;四是,若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较多,信心动摇时很可能会影响金融稳定性。上述启示、教训,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建设产生了影响。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稳定的关键在于把握松紧度,即总量应当科学合理,而且结构应当不断优化,并且为供给侧改革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条件。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点。第一,必须精准把握货币流动性及其总量。一方面要避免信用快速收缩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杜绝“大水漫灌”对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比如,2019年1月4日的降准政策两次实施政策,春节前期现金投放过程中的节奏相适应,均不属于大水漫灌问题范畴。同时,M2以及融资规模增加速度应当与GDP(名义)增速保持大体匹配,并且确保宏观杠杆率的稳定性。第二,对流动性投向进行精准把控,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功能;总量适度的条件下,在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方面应当下功夫。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体系要求分析

对于经济新常态而言,主要是改变以往的经济模式,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能够稳健发展的经济增长性模式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发展全新动力、结构构建的动态过程。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优势,优化配置现有资源。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新要求如下:

(一)货币政策发展目标的最终取舍

从目前国内货币政策发展目标层面来看,在确保货币币值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这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具有外在性和表面性。从实践来看,因不同阶段影响因素较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求因素对其影响较大。中央银行采取多目标值政策,目的在于稳定货币币值,使货币币值能够呈现出一种相对比较稳定以及能够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内就业促进等发展目标制实施过程中,应当探寻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平衡方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和不同时期,基于对不同权重需求的考虑,制定多种内容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对权重做出相应的改变或切换权重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还制定了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即宏观稳、微观活;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其目标为转换动力增长机制,加快结构转型。货币政策调控,不仅需要对原货币目标重新进行考虑,更重要的是还应当承担稳定金融和结构负调之作用。

(二)转换和优选操作与中介目标

在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下,货币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以及操作目标。因利率改革以及结构锚段预计市场软结算等因素影响,长短期货币利率目标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实践中可以看到,因货币利率处于动态的发生变化状态,创新金融模式,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和电子银行等一系列新型金融形态的变化与发展,使得社会融资、货币供应可控制性减弱。该种情况下,存款准备金比率就会向短期利率转变。针对这一严重挑战,央行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对操作与中介目标进行合理转换。

二、资本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体系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发展速度较快,然而消费、经济增长以及投资等对货币政策体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首先,资本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对国内市民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股票市值变动对股民的影响尤为突出。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规模较之于其他国家相对较小,而且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股价波动对国内消费者产生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其次,投资效应对国内企业产生的影响。从股票筹资与国内企业贷款增加额比重来看,不足百分之十,数量相对较小。同时,企业采取发行股票的形式筹集资金时,采用实物投资的情况比较少见。企业从中国资本市场中大量筹集资金,却未真正用于投资实物,上市企业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和普遍的机制问题。资本市场上的证券交易过程中,货币需求与实物交易货币波动规律不同,需对其数量以及变化规律等进行研究,同时这要是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和研究不可忽视之处。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其数量达不到货币供应量总数的百分之十。实践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贷款增加、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因经济长势较好,浙江以及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得以优化调整,社会信用比较好,很多企业运行管理机制完善、高效,因此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以有效缓解。然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为得以有效调整、效益差,银行贷款乏力,很多银行房贷审查非常的严格,贷款增长缓慢。事实上,贷款投放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当首先对商业银行贷款增加以及防范金融风险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全面把握经济不发展以及贷款风险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审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和冲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控。

三、经济新常态下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的有效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以及简政放权和驱动战略创新实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货币政策体系。正如上文所示,虽然国内金融和经济整体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比如,内生增长动力仍需进一步强化,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债务与杠杆水平高位运行,同时资产泡沫警报未完全解除,存在着金融市场乱象、监管构架不完善等问题。面对内外复杂的环境形势,既要坚定信念,又要保持高度警惕。

(一)货币政策应当稳健中性

实践中应当严把货币供给关,保持货币信贷与融资规模科学增长之势。目前国内社会经济已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此间应注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品质,切忌过分追求增速,更不能依靠货币信贷进行“大水漫灌”而实现暂时的经济增长拉动之目的。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应当稳健、中性,为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营造条件。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进行总量调控,并且根据需要以及流动性变化情况,综合利用多元化的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工具等,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灵活性。在此过程中,应当落实好防范以及化解风险攻坚战的重要部署,金融体系应当多举措并用。通过集中整治,使暴露处理的风险问题得以有序处理,而且要保证宏观杠杆率稳定,整体金融风险得以收敛。目前国内经济金融体系比较稳健,同时也面临的很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实践中我们既要确保战略定力,同时还有准确把握节奏力度。在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过程中,应当服务于供给侧改革,稳中求进,宏观层面上统筹考虑经济变化之势。首先,应当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确保宏观杠杆率的稳定性。同时,应当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思路,对地方政府存在的债务风险进行稳妥处理,持续推进债务、产能以及僵尸企业全面出清;其次,积极应对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在此过程中,应当扎实做到“六稳”,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创新改革,健全制度、提振信心。再次,政策协调以及继续化解金融风险。一方面要加强存量风险化解处理,另一方面应当防范“黑天鹅”等事件再次出现,群股市、汇市以及债市的平稳发展。对非法金融组织机构和金融活动采取打早打小以及露头就打的金融管理政策。最后,补齐监管短板。实践中应当健全和完善金融设施监管机制,出台非法集资处理方法和措施。同时,应当加强产权以及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秩序,以此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二)完善货币与审慎政策调控框架

新常态下应当坚守系统性风险不发生的金融管理底线,根据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要求,应当立足实际,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以及宏观审慎政策,构建高效的双支柱调控体系和框架,这对宏观调控框架而言属于理论层面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是对全球金融危机教训反思和我国国情总结的重要措施。在这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央行政策主流框架中的核心是货币政策,然而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性维护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宏观审慎政策而言,其直接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而且侧重于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以及风险跨市场传染抑制,对于金融体系和结构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实际上是对货币政策的补充,本质上来讲二者之间时协同互补的关系,在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币值、金融稳定维护结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走在前列,全面贯彻和落实十九大精神,健全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积极探索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以及房地产金融纳入政策框架的有效路径,并且将同业存单以及绿色信贷业绩考核有效纳入到MPA考核体系之中。

四、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对信贷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因投资收益率以及回报周期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社会资本在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的参度不高。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实施可在该领域采用结构性工具作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推动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应当有效落实普惠金融贷款政策,继续支持再贷款以及再贴现和PSL工具等,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和支持,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还应当对深度贫困区加大再贷款扶贫支持力度,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信贷质押以及央行内部评级试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政政策的选择以及价值取向关系者货币政策的优选,通过财政政策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来有效弥补投资不足,改善预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经濟发展以及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加之民间融资收缩,因此投资仍主要依靠财政投资带动。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认真贯彻和落实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并且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的经济思想作为工作指导,严格按照高质量要求制定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确保流动性合理性以及稳定性,又要完善货币政策及其宏观审慎调控框架,严把风险底线,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了稳增长、调结构以及惠民生和防风险的目的,为我国供给侧改革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万光彩,张霆,卫松涛.基于金融稳定视角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演进[J].东北农业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2]王晓燕.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专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J].金融博览(财富),2019,(03):14-17.

[3]苏小松,张楚雯.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基于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8,(10):41-46.

[4]赵刚.谈互联网金融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17,(21):31.

[5]殷章明.互联网金融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11.

[6]陈伟平,张娜.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J].金融与经济,2019,(03):16-24.

[7]张辉.影子银行、房价波动与金融稳定性的动态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9,(09):10-18.

猜你喜欢
要求经济新常态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