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交流与表达”课程为例

2019-08-22 10:32
纺织服装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交流

夏 蕾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学部,江苏 南通 226007)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扩大,高职院校意识到高素质的目标主要由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推进这部分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高职语文课程为例,如何改变以往的边缘化地位,承担起传统文化素质培育和语文实用能力培养的双重任务,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值得每一位高职语文教师思考。

一、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其最终目的就是学生的就业,这就使得“无证书、不过级”的高职语文课程处于尴尬境地。除了一些已将高职语文全面“请”出必修课行列的高校以外,大多数保留该课程的高校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如下“三难”问题。

1. 教材体例陈旧,难以有效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体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文学作品尤其是文言文作为教学内容,相当于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重新选择和整合了篇目,如《大学语文》;另一类侧重于语文实用能力训练,如《应用文写作》。这两类教材体例的弊端在于,前者注重素质培养,难度大,但现实意义不大;后者注重实际应用,但是缺少传统文化渗透。如果同时选用两本教材,彼此之间难以衔接,课时也不允许。由于教学内容不明确,高职语文无法有效满足“文化素质+实用能力”的双重要求,更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2. 教学方法传统,难以有趣

高职语文课程边缘化的地位使教师普遍缺乏优化教学的动力,基本上仍采用“一言堂”的讲授法,没能在语文课堂上构建职业化情境。学生往往以被动适应的方式学习,无法带着问题和求知欲走进课堂,教师也未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及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进行语文能力指导[1]。这些都导致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3. 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公正

对一门课程而言,评价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很多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记忆、书写的能力,评价方式单一[2]。即使有过程性评价,比如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但操作起来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上网抄袭现象严重,教师仅凭印象打分。这样的考评机制既不科学也不公正,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交流与表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交流与表达”是我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开发的一门高职语文课程,该课程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职场需要进行了大量调研论证,并经过数年的改革与实践,成为覆盖全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针对上述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三难”问题,我校“交流与表达”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来尝试解决,在“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1. 确定教学内容

(1) 基于“社会生活”过程重组教学模块。2010年,我校开设了“交流与表达”课程,将教学内容在原有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整合,通过口头交流与表达、书面交流与表达两大模块的设置,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分为社会交往、求职面试、团队合作、职场办公、业务工作五个情境来实施教学。课程密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针对全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就业岗位对母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着重对学生的职场口语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进行系统训练,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显性功能。第一阶段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编配套教材《交流与表达》于2016年获“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教学团队于2017年初获校级教学成果奖。

(2) 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高职学生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审美和创新意识。2017年以来,课程教学团队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开发,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取得平衡,以“传统文化渗透+沟通能力培养”为主线,并贯穿课程始终,选择恰当的文言文篇目或传统文化知识点与五个情境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情境四“职场办公”中的模块一“接待与沟通”为例,融入传统文化以后,学生可以借鉴古人智慧应用于现代,充分体现了古为今用的教学理念(表1)。

表1 改革前后教学内容对比

2. 优化教学方法

(1) 实施模拟公司的项目化教学法。“交流与表达”课程自开设以来就采用模拟公司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根据学生专业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教师为总经理,学生6~8人组成一个工作团队,每个团队为公司的一个部门,设立部门经理1名。教师根据5个教学情境的流程,以总经理的身份布置项目化教学任务,要求各部门员工在部门经理的带领下合作完成,再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提交或汇报项目成果,最后教师给予点评。模拟公司是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使得项目化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既体现了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日常语文素养的积累,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推进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讨论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和有趣。

(2)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重要文件精神,将信息技术和高职语文教学相结合势在必行。2016年以来,我校“交流与表达”课程教学团队开始建设SPOC课程,至今已运行至第三期(图1),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体验。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网络与课堂相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融合[3],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 创新考评机制

(1) 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5个情境各分别打分,情境得分=口语表达(40%)+书面表达(40%)+综合测评(20%), 期末总分则为各情境得分的平均分。这样既避免了期末考试带给学生的焦虑感,也通过在各情境中的过程性考核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评价体系。

图1 “交流与表达”SPOC课程首页

(2) 在运用SPOC课程实行混合式教学后,进一步增强了该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在期末总分中,SPOC课程的学习情况(进度、测试成绩)占20%;此外,根据各情境教学任务的区别,评价主体不仅仅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互评,甚至邀请校外专家在线参与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体现客观公正。

三、 “交流与表达”课程教学的实施

“交流与表达”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遵循“传统文化渗透+沟通能力培养”的改革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使高职语文课焕发出勃勃生机。下面以“读《谏逐客书》,学说服上级”一讲为例介绍课程教学的实施情况。

1. 教学过程

“读《谏逐客书》,学说服上级”一讲的教学内容选自情境四“职场办公”中的模块一“接待与沟通”,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分析,在2课时内采用了“寻(劝谏之篇)、品(劝谏之文)、悟(劝谏之法)、用(劝谏之术)、究(劝谏之道)”五步教学路径。

(1) 课前:寻劝谏之篇。学生需要完成三个任务:①自学SPOC课程上的《谏逐客书》一文,自测字、词、句、意的掌握程度;②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其他劝谏类文言文3~4篇,准备以PPT、Flash、音视频等小课件的形式向全班展示;③根据自学的劝谏技巧,尝试运用自主开发的教学软件“E-沟通”测试职场说服上级的任务。该软件利用百度AI开放平台中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接口,以关键词的匹配度为计算原理,能够实现人机对话、评价沟通效果(图2)。

图2 “E-沟通”模拟软件

(2) 课中有三步:①品劝谏之文。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在线自测的成绩,有针对性地提问、答疑,并带领学生重点品读《谏逐客书》的文辞之美,学生借助手机再次接受关于课文知识的在线测试。②悟劝谏之法。学生小组分别展示收集的其他劝谏文课件并进行简单讲解,师生立足一篇、结合多篇劝谏文共同探讨古人的劝谏技巧。教师针对学生在手机APP上调查、汇总的情况进行技巧的归纳和总结,并引导学生注意必须根据不同的因素来综合运用技巧。③用劝谏之术。教师要求各组学生再次讨论课前说服上级的任务,借鉴古人智慧完善沟通方案,从中挑选2~3组进行角色扮演,师生互评后各组继续优化沟通方案,并利用“E-沟通”软件再次检验效果。

(3) 课后:究劝谏之道。教师在SPOC讨论区举办“对话古人,碰撞智慧”的主题沙龙,要求学生发帖讨论、探究古人劝谏失败的案例;同时在学校“雅韵”国学社的小讲堂活动中以辩论、竞赛等活动继续拓展,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2. 教学效果

该讲体现了三大教学策略:(1)以古为今用设计教学;(2)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3)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十分明显,课文的字、词、句、意测试平均成绩由课前的65.6分提高到课中的94.2分,比往届学生高出8.2分,解决了“理解课文、归纳技巧”的教学重点。而“E-沟通”软件自测的平均成绩课前为62.3分,课后达到88.6分,提升了26.3分,突破了“运用技巧说服上级”的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改革,该讲教学内容在古今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可以通过对文言文的鉴赏来传承传统文化,借鉴古人智慧来解决现代职场问题;而“寻—品—悟—用—究”的行动主线打破了教师的串讲式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无论是教师搭建的SPOC课程平台,还是自主开发的“E-沟通”软件,包括由学生自行制作、展示的多媒体小课件等,都说明师生均已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素养。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下的高职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加快了高职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改善和提升了教学效果[4]。本次课的教学设计获得了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能力比赛教学设计类(大学语文组)二等奖,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四、 结语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语文素养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以及未来职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交流与表达”课程尝试在语文教学和职业教育中寻找契合点,探索适合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路径。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部分文言文篇目或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渗透略显牵强、难以深入,需要适当调整;SPOC课程网站、信息化教学手段、职场案例库等还需要不断更新、升级。总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