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花开香万家

2019-08-21 02:14刘天华
北方音乐 2019年13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钢琴曲茉莉花

刘天华

【摘要】钢琴独奏曲《茉莉花》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创作的。这首钢琴曲不仅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亦彰显出很高的演奏和欣赏价值。本文结合自身演奏体会,对这首作品应掌握的演奏技法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钢琴曲《茉莉花》;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速度与力度标记的安排

(一)速度

在钢琴曲《茉莉花》中,全曲大体上有8处速度变化。第一处速度标记为引子的Lento Grazioso,优美的慢板;第二处为插部的poco piu mosso,稍快一些;第三处变奏Ⅰ回到主题的原速TempoⅠ;第四处为华彩部分的Allegro,快板;第五处为高潮部分的Moderato,中速;第六处为准备再现的Meno mosso,稍慢一些;第七、第八处出现在尾声,再现之后的尾声有两处速度变化,先是poco piu mosso,稍快一些,之后又回到了主题的原速TempoⅠ。

(二)力度

钢琴曲《茉莉花》的力度变化跨度较大,由pppp到ff,所以在弹之前要充分理解并掌握各力度标记的实际音响效果,如主题部分的左手旋律力度标记虽然为mp,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主旋律弹得很弱,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所以情绪上虽然是安静的,但主旋律要弹得有深度,体现一种悠远的效果。插部的力度标记虽然为pp,但是要做到“弱而不虚”,突出右手最上方旋律,所以右手手指第一关节要立住,同时指尖要有紧张度,有类似于古筝演奏中由外向内勾住琴弦的感觉,使音色明亮而集中,左手三连音的演奏要像扬琴的木槌击弦般干净整齐。

二、踏板的使用与音色处理

伟大的钢琴家约·霍夫曼曾说踏板不仅仅是延长声音的工具,而且也是改变音色的工具。钢琴改编曲《茉莉花》的演奏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踏板的使用和音色的处理,踏板踩的深浅应该根据要表现的意境随时调整,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艺术魅力最大程度地演绎出来。

引子部分,1-6小节,如图2-1所示,踏板要随着左手的和弦变化及时地更换,这样既可以保证音响的清晰度,又使音乐连绵不断向前发展。中间两个小节与开头两小节仿佛形成了一种呼应,除了使用延音踏板外,乐谱上标记了una corda(一根弦),指的是可以加入弱音踏板,使音量减弱,要通过踏板做出音色上的对比。5-6小节是对前四个小节的总结,踏板标记为tre corda(三根弦),是针对3-4小节的una corda(一根弦)来的,这时可以把弱音踏板放掉,恢复成只踩延音踏板,保留住音响效果。

主题部分如图2-2所示,左手为主旋律,右手为伴奏,踏板要随着左手的旋律每两拍更换一次,每小节更换两次,要快踩快抬,保证音乐的连贯流畅,做到既保留住低声部的和声效果又充分突显出主旋律的歌唱性。

插部用半踏板更为合适,以表现半连奏似连非连的效果,踏板可以随着右手每四个音一换,保证音色的晶莹透亮。最后两个小节音量达到ppp,谱面上标记要求使用弱音踏板加以辅助,使音量减弱直至消失。速度也逐渐放慢,情绪较之前有所平缓,延音记号的加入意味着要使声音充分延长,所以收尾处踏板应小心慢抬,以便自然地过渡到主题的变奏。

华彩部分同一音型的反复踏板每组三连音一换,由于速度较快,应踩抖动踏板,即小动作快速踩抬踏板,保证音色的干净。倒数第二小节加入弱音踏板,速度减慢,最后一个音要大胆地给予延长,把音乐进行情绪的拉伸。最后一小节弱音踏板放掉,只踩延音踏板,虽然没有音是自由延長休止,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里不是音乐的休止反而是音乐的继续,为后面的高潮转折做准备。

三、歌唱性的旋律表现

钢琴曲《茉莉花》是一首根据中国传统民歌改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所以突出主旋律悠扬的歌唱性是演奏该作品的基本要领之一。这首作品是多声部的主调音乐,伴奏部分作为旋律的陪衬,演奏时应轻于主旋律,不能喧宾夺主,要有层次感,充分烘托出主旋律的歌唱性。第一主题的主旋律在左手中声部,和声在低声部,弹奏时可模仿琵琶的弹拨手法,手腕灵活地由左向右移动,将力量传递到旋律音上。弹奏旋律音前要高抬指,下键时指尖要立住,速度要慢且深,模仿大提琴浑厚柔美的音色,避免生硬感,仿佛旋律从心底流出,体现一种隽永典雅的古典美。右手虚幻飘渺的五连音和六连音的轻巧音型飘浮在高音区为左手做陪衬,描绘了花瓣片片飘落的情景,如同天女散花,演奏时力度上要比左手弱,可依靠右手手腕带动音符进行,把这种满屋飘香的唯美意境很好地体现出来;第二主题的主旋律在右手高音区,演奏时旋律音要抓住,可想像小提琴的音色,注意声音的连贯和语气的表达,通过灵巧的装饰音的点缀将茉莉花的东方神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高潮部分的旋律有两层,一层是以八度的形式呈现的,另一层是由紧接着八度之后的十六分音符衬音组成的,这也是在演奏时最容易被忽视的。一只手要同时演奏两组旋律线条,这就要求手指有很好的控制力。建立在C大调上的明亮的八度旋律要演奏的饱满、大气而富有激情,右手框架要支撑住,手指尽量贴着键盘,动作要小,手腕横向左右移动进行调节,气息要沉到底,把整个手臂的力量灌满到指尖,想象管弦乐队齐奏的音色,声音要浑厚且有共鸣。左手的伴奏虽然是以单音的形式呈现的,但也不能太弱,要控制好力度,帮助右手把情绪推上去,使音乐不断向前。

三、结语

钢琴改编曲《茉莉花》的演奏让我增添了对这首中西合璧的民族钢琴曲的热爱之情。在演奏的过程中,通过对作品歌唱性的旋律表现、力度与速度的布局和运用踏板改善音色等基本演奏要领的分析,让我对这首作品有了全新的解读。我深深地被乐曲中那浓浓的东方韵味所打动,仿佛朵朵芬芳馥郁、洁白无暇的茉莉花向我微笑,一股清新淡雅的音乐扑面而来。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新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李伊贝伦.储望华钢琴曲《茉莉花》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7.

[3]聂娜.一首经典民歌的演绎——谈储望华《茉莉花》的演奏技法[J].民族音乐,2012(6).

[4]杨永国.浅析钢琴演奏速度和力度的应用和技巧[J].大众文艺,2011(13).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钢琴曲茉莉花
茉莉花
夜的钢琴曲(六)
茉莉花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