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忠
摘 要 在饲养管理实践中,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为地改变了家禽的生长和生活环境,使整个“宿主-病原-环境”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对于养禽场而言,生态化饲养的关键是禽病防治的群体防控。
关键词 家禽饲养;禽病;控制;生态化饲养
1 影响家禽生长的环境因素
1.1 养禽场场址离城市居民区太近
城市里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等“三废”会对家禽场造成严重危害,养禽场的“三废”会形成公害,造成相互的环境污染,极易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
1.2 养禽场场址离铁路、公路、河道近
造成环境污染、病原感染、噪音污染,不利家禽的生长发育。
1.3 养禽场位于低凹潮湿地
大雨后积水不易排除造成舍外积水向舍内倒灌,粪池、阴沟的粪水外溢,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引起疾病的发生。
1.4 养禽场分布不合理
相互之间距离太近,过于密集,中间距离只有几米或十几米,更有甚者多家禽场紧紧相连没有间隔,一旦暴发传染性疾病时迅速漫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5 没有隔离措施有的禽病是通过家禽与野鸟之间相互接触传播过来的,如近年来全球暴发的禽流感病毒就与野鸟传播有关。
2 养禽场选址与布局
养禽场宜设在城市的远郊,离市区15-20km,与居民点、铁路、公路、河道等应有相当的距离,尽量做到既方便运输,又能防止环境污染、病原感染、噪音干扰等;地势干燥、向阳背风、朝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缓坡有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禽场附近应没有屠宰场以及易造成污染的工厂。
禽场之间布局要合理,要有一定的间距,场与场中间至少间隔最好在500m以上,这有利于禽病控制。生产区与其他各区以及鸡舍之间,均要设隔离带或隔离物,形成多层隔离封闭单位,净道、脏道不交叉;周围要建围墙或者防疫沟,尽量减少大门和出入口的设立消毒更衣间,包括脚踏式消毒池、洗手池、更衣、更鞋间等。
3 家禽生活环境与禽病的关系
3.1 温度
家禽没有汗腺,是通过呼吸和饮水来调节体温,调节采食量来控制产热量。既要把生理活动中产生的热量排掉,又必须保留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家禽的最佳舒适温度为18-31℃。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即使产热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多余的热量也难以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从而引起中暑,造成家禽死亡。温度过低时,家禽会互相拥挤在一起,常常诱发呼吸道疾病。温度超过39℃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3.2 湿度
温度舒适范围内最理想的相对湿度为60%-65%,最大范围为40%-72%,当环境湿度超越上限,排热量的增加是靠加强呼出湿气,此时环境湿度过高引起热应激而加剧中暑的发生。相反,在低温的环境条件下,家禽释放出来的部分热量被过多的湿气吸收,以致不能用来加热周围的空气,易引起冷应激。湿度低则会引起啄肛等现象。
3.3 光照
良好的光照控制能使家禽发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反之亦然。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亦不可忽强忽弱,必须按规定进行,突然延長和突然停电等都会引起严重的应激。如:啄肛、生长发育迟缓或过快、产蛋率上不去等。
3.4 空气
空气对于鸡舍的小气候非常重要,禽舍内需要新鲜空气提供氧气,利用通风来排除废气、多余的热、湿气和微生物。鸡的消化道短,粪便中残余蛋白量高达20%-28%,在温暖季节极易发酵产生氨气和硫化氢。这两种废气对家禽非常有害,能刺激鸡的呼吸系统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亦可诱发腹水症、大肠杆菌、眼炎等。鸡舍在设计时必须优先考虑通风性能。
3.5 噪音
当噪音在40分贝以下时,其生产性能良好。60分贝时生产性能为正常的80%,70分贝时仅为50%,80分贝时只有30%。突如其来的响声会引起严重的惊群而发生猝死综合症,有的甚至在短期内停产,在选择场址时首先就应考虑远离公路、铁路以及嘈杂的场所。
3.6 饲料质量和饮水卫生
病从口入,饲料质量和饮水卫生指标要求非常严格。饲料和饮水是养禽的物质基础,饲料来源复杂,加工、运输和保存过程中饲料很容易被污染,造成饲料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甚至霉变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和霉菌性肺炎发生。有条件的最好做饲料和水的卫生监测。
3.7 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最大的敌人。传染病的发生有3个环节,即病原-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当这3个环节都存在时,便发生传染病。注意与野禽、野兽进行隔离,各种动物不得混养,防止互相传染。
4 消毒是杀死病原体的可循途径
禽舍及养禽器具要经常彻底清洗,使用高效广谱的消毒剂进行消毒能有效地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两种以上成份不同的消毒剂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方法进行交替消毒效果会更好。饲养人员进出禽舍时要及时更衣消毒、所有用具。
5 家禽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现状
5.1 在养殖的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维持养殖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发展,既要实现养殖的经济价值,又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整个生态平衡发展。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家禽生态养殖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生态养殖的模式单一、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不到位、生态养殖的技术更新难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我国家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5.2 为了能够进一步克服家禽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提高对生态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意识。通过在生态养殖过程中,推行健康的饲养方式,能够将家禽从圈舍笼栏中转移到比较大的草地森地里进行养殖,这样有足够的空间让家禽生长。
5.3 家禽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资源,在实践中强调突出生态平衡,根据土地对家禽的环境承载量实施有效的养殖规划。从整体上来说,这种模式主张利用废弃的土地或者荒山荒岭进行生态养殖,尽量不要占用基本的耕地,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物实行严格的管理,特别要求做到按照国家或地方对家禽养殖的污染排放物规定的标准来执行。
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研究具体的养殖模式,采用科学技术,围绕生态养殖进行推广养殖。下面主要以果园养鸡生态模式为例,探讨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以实现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