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肥东县互联网金融的发模式,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为背景,探讨了肥东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六种互联网金融模式。肥东县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发展迟缓,智能设备普及率低以及大数据金融使用率低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力度。
关键词:肥东县;互联网金融;P2P网贷;第三方支付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1)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1.1999年-2003年
这是国内互联网金融的萌芽阶段,最早出现的是1999年,伴随着易趣网、当当网的成立,我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首易信支付诞生。在此期间,第三方支付处于摸索阶段,发展速度较慢。
2.2003年-2007年
这一阶段是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高速时期。第三方支付日渐成熟,但还是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在2003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支付宝诞生,第三方支付炙手可热。
3.2007年-2011年
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2011年底国内累计成立20家P2P公司,累计交易金额5亿元,有效投资者不超过3万人。但P2P网贷和第三方支付由于处于监管的盲区,也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问题。
4.2011年-2013年
这两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阶段,无论是P2P、第三方支付都从摸索阶段进入复制技术阶段,但是第三方支付相关管理办法开始出台以及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颁布使其向更加规范化方向发展。P2P则开始平台创新,大量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力求降低借贷的风险。同时众筹作为新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5.2013年-2015年
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2197.4亿元,2014年则达到29412.4亿元,比2013年上升了141.1%。2013年互联网金融界一件大事就是阿里巴巴余额宝正式上线,于是这一时期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开始爆炸性增长。
6.2015年至今
互联网+理财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功后,进入平稳期,截至2015年6月30日,余额宝规模6133.81亿元,较第一季度末7117.24亿元萎缩了983.43亿元,降幅为13.82%。對于众筹,“史上最严”的第三方监管条例也出台了,P2P则进入了行业细化的阶段。
(2)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及网络借贷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互联网金融平台增速开始放缓。
互联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多元化,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也不断呈现分化趋势。各种专业化的模式出现服务于相对领域,互联网金融模式越来越精。 “鲶鱼效应”明显,截至2016年末,中国已有互联网直销银行近60家,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融e行”网络银行平台客户已达2.5亿人,其中移动端户数达6000多万。
二、肥东县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1)肥东县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肥东县互联网金融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使用人数、地方法律规则等多方面较合肥的发展情况都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肥东县银行业的互联网也在不断发展,但由于肥东县人群以老龄化为主,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对于新兴事物接受能力较低,智能手机普及率也低,互联网金融发展缓慢。但是肥东县居民消费习惯大大改变,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带动网民数量增长,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越来越多。
(2)肥东县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
1.P2P网贷
P2P网贷是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在网站上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这样可以减少借款人借不到资金以及投资者无处投资的情况。借款方若信用较高可以无抵押贷款,也可以有抵押贷款,贷款方既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而中介机构是可以赚取一定利息的。
2.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和支付渠道,扮演的是资金转移角色,本身并不参与金融运作。第三方可以保管客户的资金,也并不承担风险,如天猫、京东等。
3.众筹融资
“众筹”译自Crowd Funding,广义的众筹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中小企业家、艺术家和个人把他们的公司、想法或项目展示给大家看,如果能够获得大家的支持就可以得到大家投资的资金。
4.大数据金融模式
过去我们说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是指数字,而如今的大数据范畴已经远远超过数字,包括各种代码、图片、文档等。数据是结构化的,而大数据则包括了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目的是从复杂的数据里找到过去不容易发现的规律。
5.信息化金融机构模式
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广泛使用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服务产品和操作流程进行重组和改造。过去20多年是我国银行的信息化阶段,但肥东县的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却相对落后,有很大进步空间。
6.互联网金融门户
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产品、信息汇聚、搜索、比价及销售并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价”的模式,各种金融机构的产品都放在平台上,用户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三、肥东县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P2P网络借贷发展迟缓
肥东县多为老龄化人口,而且对网络借贷这种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有限,同时互联网普及率相对合肥市来说较低。出于保守的资金安全意识,很多肥东民众并不信任网络借贷。这无疑限制了P2P的发展。
(2)智能设备普及率低,第三方支付进程缓慢
第三方支付离不开3G、4G技术以及手机近距离NCF技术的支持,但是在肥东60岁以上人口以及妇女大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所使用的依旧是老人机只能接听电话和短信,更别说使用第三方支付的一些软件设备。
(3)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缺乏
肥东县渠道定位中大多是将网点的流程电子化、网络化,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便利,思维的转变是关键。我县创新动力不足,相关技术水平较低。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从业人员依旧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員,缺少新鲜血液。
(4)大数据金融利用率低
肥东个体商户较多,这些小商户利用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只有银行卡明细流水,只会对资金的来龙去脉了解,很少通过搜集大量数据总结规律。在上世纪民众文化水平低,一些大数据的模型他们不会运用,甚至连复制技术的使用也不了解。但近几年使用网银盾,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的商户和个人明显增加,但是这也会使得数据碎片化,更难总结规律。
四、肥东县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改进
(1)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
各级监管机构在对各自监管区域实行实时监控的同时,也与上级监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每笔业务完整的交易过程进行分段监管,包括信用评级、资金流向、风险监控、数据处理等。监管部门应对流动性风险、收益等采取动态比例监管,对高风险,有违法倾向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及产品必须实行高强度的监管措施,而对于风险小,影响低的产品可以采取行业自律的监管方式。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标准,希望肥东县也能尽快跟上国家互联网金融节奏。
(2)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水平不断提高
软硬件是整个互联网金融平台良好有序运行的基础,一是提高平台软硬件的技术含量,有些平台技术含量低,漏洞比较多。二是设计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 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整个金融行业的流动性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互联网金融行业同样也应该关注自身平台的流行性风险。
五、小结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阴云不散的背景下,如何传递“中国信号”备受瞩目,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中国软实力,在上述分析中,我县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迅速,但相对于国家整体来说依旧缺乏动力,更无法与国外互联网金融相比。肥东县应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巨大成效,
参考文献
[1]何五星.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实战[M].广东:南方出版传媒,2015
[2]张伟.互联网+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黄益平,王海明,沈艳,黄卓.互联网金融12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周丽文(1996),女,汉族,安徽合肥,研究生,证券投资学,安徽大学,安徽省合肥市,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