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纪是海洋世纪,沿海各国纷纷将发展的目光投入海洋,逐渐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和开发。海洋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迅速提升。我国作为临海大国,应紧跟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为成为海洋强国的伟大目标而奋斗。山东省作为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一直相对比较落后,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了解了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背景
山东省作为临海大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海上山东”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就开始迅速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推动区域经济平稳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山東省被确定为“一带一路”规划海上战略支点,特别是在“一路”建设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山东省与其他沿海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为山东省迎来了海洋经济发展和地区合作的机遇。因此,关注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2015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达成之年,山东省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9%,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比2011年提升1个百分点,为“十三五”打开了新的篇章。山东省的涉海就业人员逐年增加,2011年,山东省涉海就业人员为519万人,到2015年,涉海就业人数增加至545万人,比2011年增长4.9%。在2011年之后,涉海就业人员增长率稳定在1%左右,由此可知,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当地劳动力的吸引能力逐渐趋于稳定,进入一个相对平衡的稳定区;为了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对当地就业率的推动作用,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极有效的措施。
(2)海洋产业结构方面。随着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逐渐转变成第二、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并且第三产业在海洋产业结构中占比逐年增加。2015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2422.3亿元,比2011年增加54.7%,同时海洋三大产业也分别增长46.%、39.4%、73.3%;三大海洋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6.74:49.34:43.92变为6.36:44.46:49.19,海洋第三产业占比持续增加。然而第二产业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主要是海洋油气业和海洋盐业降幅明显,2015年海洋油气产值为56.9亿元,海洋盐业产值为23.5亿元,分别比2011年降低40.5%和59.2%。
(3)海洋科技教育方面。随着海洋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海洋专业科技人才也越来越受重视,我省海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有向高层次的人才结构靠拢的趋势。山东省海洋科技机构R&D人员数目逐年增加,截止2014年底,人数达到3211人,比2011年增加12%;同时海洋科技从业人员的学历也在不断提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据多数;R&D的经费内部支出也有151.8千万增加至195.1千万,增长率为29%,R&D的课题数增加至1316项。到2015年,海洋科研机构R&D的情况有些下降,并且从整体来看,山东省海洋科研机构R&D的投入状况始终落后于其他沿海城市,因此我省对R&D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虽然我省与北京仍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与广东、上海等较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山东省对海洋科技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海洋科技竞争力也逐渐增强。
(4)海洋资源环境方面。2015年,在我国在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对管辖海域进行海水质量监测,结果表明,符合一级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占我国管辖区域的94%,比2011年减少1%;达不到四级水质的面积为55535平方千米,比2011年增加26.8%,其中首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2009年山东省海洋原油产量为240.01万吨,占全国海洋原油产量的6.5%;2015年,山东省海洋原油产量比2009年增加69.19万吨,占海洋原油总产量的5.7%。虽然山东省海洋原油的产量逐年增加,但是从2012年起,山东省海洋原油产量增速有明显的减弱的趋势,海洋原油增长率明显降低,同等情况下,2015年海洋原油增加率比2012年海洋原油增长率降低3.2%,由此可见,山东海洋原油资源逐渐紧缺,资源压力增加。
三、建议
(1)在海洋经济方面。首先,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充分发挥山东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优势,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沿海经济发展的对接。
(2)在海洋生态方面。一是推进海洋经济节能减排,加快海洋经济循环产业链建设,加快海洋经济向高科技,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在海洋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避免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总之,海洋资源和环境质量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海洋生态文明和健身的必由之路。
(3)在海洋社会发展方面。首先,加强海洋教育,培育科技人才。其次,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之后,加强相关的政策支持。
(4)在海洋管理和服务方面。一是加快海洋管理体制建设,创新海陆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立体监督,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和快速反应。其次,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实施国家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配套政策,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张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实力比较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程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秦怀煜,唐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的EKC模型检验[J].当代经济,2009(17):158-159
作者简介:刘笑(出生年份-1995年)女,汉族,山东滨州,硕士研究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