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2019-08-21 10:46贺智龙肖中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

贺智龙 肖中俊

摘要:当前我国某些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每况愈下,甚至出现了研究生不如本科生的现象,文章从生源、模式、授课和导师四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提高对研究生的思想重视程度、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搭建新型研究生创新平台、与国际接轨打造全能型新人才是解决当前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培养质量;创新平台;国际接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233-02

一、引言

国家的崛起与发展,使得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逐年扩大,对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而研究生教育正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国家和社会十分关注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是否能够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当前每一个培养机构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状

1.生源质量低,难以提高培养质量。进入21世纪,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导致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而在读研期间,易受到其他事情干扰,产生其他的“兴趣”,并不能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而是考虑学习之外的事情,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作为培养质量的主体,在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认真、勤于钻研的研究生更具有高等教育所要求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但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重视应试教育,偏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便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对考生的考查并不全面;过于重视成绩,而将一些考试失利,但是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拒之门外。原本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变成了缓解本科生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的“缓冲剂”。长期下去必将带来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学科素养低等问题。

2.培养模式陈旧,不能适应新变化。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太重视课本的学习,忽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创新。虽说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是培养过程中的基础环节,但是大多数的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课程要求僵化,某些课程的设置更是在重复本科内容,占用了大多数的时间,使得学生不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论文和科研实践上。让研究生的教育沦为了本科教育的延续,没有起到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的作用。另一种是参加导师所研究的科研题目。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坏事,而导师的大多数科研课题是硬指标,必须按时完成,使得研究生不得不为导师的课题而“拼命”,过多地重视实践,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造成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牢固,对于一些专业内容还停留在本科阶段的一知半解。并且,在科研课题中,导师所给的任务大多是与专业学习不相关的粗活、累活,并不能够学习到相关专业知识。目前,将研究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情况屡见不鲜,科研院所尤其突出。

3.教师授课不规范,学生观念有偏差。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教育现状是教学模式老旧,授课形式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于科技的要求日新月异,进而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化迅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的教材依旧停留在20世纪。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只是“继承”了自己当初所学的内容,授课方式依旧是“填鸭式”、一对多的教学,创新性、研讨性的课堂少之又少,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毫不夸张地说,当前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的培养无异。同时,目前研究生专业课的内容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前沿性不足、应用性不强、系统性欠缺等[1]。而且,教师的授课也取决于其他工作需要;临时变更授课地点、时间,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专业知识产生偏差,认为专业课的学习不重要,思想观念偏离严重。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据统计,2018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为238万人,较2017年增长37万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考研队伍当中,而与之相匹配的导师队伍却发展缓慢。学生多、导师少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培养质量。导师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压力,并不能分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的学生,导致学生学习懒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研思路。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提高对研究生的思想重视程度。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指导正确的行为方式。所以,培养单位应该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把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每一位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各培养单位要认识到,研究生的招生只是一个起点,改正“严进宽出”的观念,加强对在校研究生的管理,提高培养质量。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教育也不例外,在制定培养工作时,采取开放的态度,把研究生的教育理念放在开放的环境下。敢于引进、借鉴其他培养单位的教育模式,助推培养模式从封闭式培养向开放式培养的转变。在开放的视野下,学生有开阔的思维,敢想、敢做,培养单位不拘泥于陈旧的思想。

2.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导师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单位要在导师队伍的建设上狠下功夫,实行淘汰机制,对没有科研经费,不能较好地指导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应该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暂时退出研究生招生,从而选拔出优秀的导师团队。培养单位在每位导师的招生规模上应制定严格的规定,充分结合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经费,合理分配招收人数,避免“多招”、“乱招”而产生的培养不力的现象。对新遴选的研究生导师要实时关注,培养单位多举办一些导师交流会、分享会,通过把好的指导经验和方法与其他导师交流,不仅提高了导师的指导能力,还促进了每位导师间的友好关系。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学科兴趣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形成、严谨治学态度的养成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3]。

3.搭建新型研究生创新平台。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应该提高课程教学的创新性,采用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适当加入新的前沿科技,能够反映现代社会研究成果的新课程。定期举办综合性、水平高的学术报告会,让学生更多地去参与其中,充分感受新的知识,了解前沿科技。其次,加强高校硬件基础建设,与周边的高校联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这样就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各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善了研究生的科研環境,营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建立健全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

4.与国际接轨,打造全能型新人才。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注重添加国际化的新元素。发展网络课程和视频课程,让学生在国内就可以享受到国外的前沿科技资源。对于想要参加国际会议的研究生予以资助,使其扩展视野,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不同的思维习惯。定期邀请国外的专家为研究生讲解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与学生分享科研经验,通过这样面对面、有针对性的教学,为研究生的继续研究做铺垫。在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也可以请国外的专家来指导、审核,提高研究生毕业水平,从而提高培养质量。

四、结束语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发展趋势逐步从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具体实施方案过程中,培养单位应该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带入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中;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健全导师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新型创新平台,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洪国,王兰珍.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分析:以中国林科院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2010,12(4):474-478.

[2]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45-49.

[3]肖芃.浅谈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3,(1):236-237.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多方参与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提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初探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