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薪火之光,照亮世界更多角落

2019-08-21 17:21曾瑾胡疆锋
中国图书评论 2019年8期
关键词:研究文化

曾瑾 胡疆锋

中国内地2018年出版的文化研究类图书,既有重返文化研究之初的经典译介,也有对当下的学科话语阐释,同时包含基于中国语境所展开的具体个案研究。本文主要从经典回顾与学科再阐释、重要思想家理论导读、热点话题与现象研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盘点和梳理。

一、经典回顾与学科再阐释

理查德·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李冠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自1957年出版后一直被视为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但非常遗憾的是,60多年来其中译本(不含摘译)在内地迟迟不见踪迹,如今它的问世无疑为国内文化研究注入了一股原初的雄浑之力。霍加特在该书中首先从方法和概念层面对“工人阶级”进行了界定,进而通过习俗和日常用语、大众艺术形式等特征,还原了20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的真实面貌:人们享受着一种当下的“富足生活”,并通过排他性来获得自我认同的力量。但霍加特对工人阶级文化充满信心的叙述仅存在于书的前半部分。面对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棉花糖似的消费世界,如“奶吧”里的投币式唱机,批量生产的美国电影和大众报刊等,霍加特认为这些新的大众艺术正消磨着工人阶级文化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他担忧当时的大众文化正在失去多样性。他的研究唤醒了人们的思考:教育和识字的能力是否被浪费在了对流行文化的消费上?《识字的用途》讲述的不仅仅是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面貌,也是不同国家中多数人的生活状况。如其子西蒙·霍加特所表述的:“像领退休金的工人阶级人民、中产阶级人民、文法学校的学生、媒体人员……他们都说这本书讲述的是他们自己的故事,照亮了他们的人生。”[1]对霍加特而言,照亮他人的人生,照亮那些被忽视的角落,或许正是其致力于文化研究的初衷。对当下的文化研究而言,这同样是支撑后来者前行的力量。

英国文化研究和工人阶级有着不解的渊源,和霍加特类似,E.P.汤普森对于工人阶级政治与历史的记录同样具有开拓意义,其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对工人阶级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理论的危机:E.P.汤普森、新左派和战后英国政治》([新西兰]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程祥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带领读者重返了汤普森历经的时代。作者结合汤普森的生活经历,谈论了他在“英雄的十年”(1936—1946)中所孕育的政治信念和一贯的坚守,将其《理论的贫困及其他文章》放置于历史的语境中,串联起汤普森一生中重要的时间点,展现出了汤普森个人的思想矛盾与成败得失。该书映照出了20世纪英国知识分子的政治生活面貌,对于理解英国马克思主义重要传统也有所帮助。

《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甄红菊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一书对霍尔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梳理,研讨了霍尔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之处:霍尔以对权力、意识形态等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新理解作为视角,将文化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斗争方式,以及话语的建构方式。书中还讨论了霍尔所指出的文化现代化的陷阱:当文化失去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性和反思性时,也将丢失其“自主性”。

澳大利亚学者安德鲁·米尔纳和杰夫·布劳伊特所著的《当代文化理论》(刘超、肖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梳理了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关键词,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不同流派对文化研究发展的影响,可作为当代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书中指出,文化研究的发展总是同时伴随着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研究本身是“对于一切文本化含义进行系统研究的某种松散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2]。该书肯定了文化理论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在文化研究中,更无法忽视理论性话语的支撑和运用。德国学者安斯加·纽宁和维拉·纽宁的《文化学研究导论:理论基础·方法思路·研究视角》(闵志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把以文化学为主导的文学学、英美式“文化研究”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谱系纳入书中,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的、系统化的概览性指导。作者认为文化学具有跨学科和国际化的向度,文化研究虽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学研究方法,但不应被抬升为文化学的独有范式。反之,需要发挥文化研究的多样性特征,为文化学乃至人文学科研究带去更多的启发性和可能性。

二、重要思想家理论导读

米歇尔·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理论体现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性。《导读福柯〈规训与惩罚〉》([英]安妮·施沃恩、史蒂芬·夏皮罗著,庞弘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忠实于福柯的实际文本,对其笔下权力的性质及演变历史进行了阐释。同时该书试图去除围绕《规训与惩罚》所累积起来的偏见,纠正众多对于福柯作品的“去历史化”和“去语境化”的解读,对于理解福柯的整体思想也具有一定帮助。另外,保罗·韦纳在《福柯:其思其人》(赵文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中,从友人的视角通过回忆性的叙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福柯形象。无论是生活在现代的古典怀疑论者,还是着迷于经验现象的谱系历史学家,福柯其思其人都值得继续探索。

作为后现代理论家的代表,吉尔·德勒兹提出的诸多概念为文化研究带来了不一样的思想活力。《德勒兹概念:哲学、殖民与政治》([澳]保罗·帕顿著,尹晶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将德勒兹理论置于当代知识图景中,讨论了其将殖民与去殖民,政治哲学等概念有效地用于当下研究中的过程和方法。《德勒茲:关键概念(原书第2版)》([美]查尔斯·J.斯蒂瓦尔编,田延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选编了一系列论文,对德勒兹的“褶子”“事件”等概念进行了不同视角的阐释。作者们并未将每个概念限制在它的实质上,而是充分考虑了它们与其他作家作品及思考领域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概念在文化研究所特有的批判性反思中,同样可以被理解和使用。

除了福柯与德勒兹,更多前卫的思想家及其理论也被文化研究所重视。朱迪斯·巴特勒是杰出的性别理论家,也是酷儿理论的先驱。《导读巴特勒》([英]萨拉·萨里著,马景超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力图从其繁复晦涩的语言世界中走出来,对主体、社会性别、生理性别等关键思想进行了简明的梳理,展现出巴特勒建立在后现代理论之上的总结与反思,对于国内的性别研究极具启发意义。《导读阿伦特》([英]西蒙·斯威夫特著,陈高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则阐释了阿伦特与我们当下的文化、政治困境相呼应的重要概念。还通过具体的文本案例强调了阿伦特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有助于启发读者思考文学叙事在理解历史和我们的文化、政治身份上的作用。

除此之外,《朗西埃:关键概念》([法]让菲利普·德兰蒂编,李三达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从哲学、政治、诗学和美学板块对朗西埃的思想历程进行梳理,尤其是他早期对“激进平等”的肯定以及运用。《布迪厄:关键概念(原书第2版)》([英]迈克尔·格伦菲尔编,林云柯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透过布迪厄的“习性”“场域”等概念,构建起了对其所研究的社会语境的结构及状况的理解。这些概念不仅仅被视作描述性术语,更被具体化为一种能够提供认识论的工具,同样能够应用于文化研究之中。

2018年是阿尔都塞诞辰100周年,《阿爾都塞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刘宇兰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集中展现了阿尔都塞的现代性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政治和实践面向。现代性不只是物的丰富,更是人的发展,阿尔都塞唤起了我们对现代性问题的重新思考,为我们厘清了具体的批判路径。

复旦大学教授倪伟指出,“真正批判精神的确立,对于目前被称为‘申冤型的文化研究是一剂对症良药”。[3]秉持何种批判视角是文化研究者常常思考的问题。特里·伊格尔顿在《批评的功能》(程佳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中指出:批评在当下依然可以履行新的实质性社会功能。现代批评诞生于反对绝对主义政权的斗争,不应该局限在文学公共关系的分支或学术界之中,对文化研究而言也是如此。《批评理论的理念:哈贝马斯及法兰克福学派》([英]雷蒙·盖斯著,汤云、杨顺利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聚焦于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批评,探讨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批评的问题。如盖斯所言,构建一个有经验支撑的社会批评理论,是一种合理且理性的抱负。

除了肯定批判理论的意义,文化研究还需思考其从何处着力的问题。阿克塞尔·霍耐特在《物化:承认理论探析》(罗名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中指出,社会批判应当致力于矫正现实社会中的病态发展。霍耐特延续了卢卡奇提出的“物化”学说,指出在商品关系的日益入侵下,社会病态导致的“物化”应该透过批判的介入而得以改变。哈特穆特·罗萨是霍耐特的学生,其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郑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中也认为批判理论的根本任务是指出社会病状的来源,当下的问题表现为不断加速的社会化生产带来了新的异化现象。从对于政治与权力的思考,到对社会的批判与关怀,思想家们“与观念和问题打交道,这些东西能够颠覆我们对世界、对文本、对像那些想当然地接受一些的常规理解……提供一条进入批判思考的道路”[4]。人们通过吸取思想的养分获得前行的力量,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研究的可能性。

三、热点话题与现象研究

从出版图书来看,文化研究也一直保持着对真实世界的关注,并致力于探讨问题发生的方式和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说:“文化研究在今天之所以有价值,就是由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5]在热点话题与现象研究层面,2018年年度的文化研究图书大致可以分为六个类别:网络文化、青年亚文化、流行文化;视觉、听觉、身体;媒介文化、物质文化;民族、历史、记忆;文化地理、城市、新工人;女性主义、性别研究。

(一)网络文化、青年亚文化、流行文化

2018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试图“用新知,打破次元壁”的《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邵燕君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5月)。作为一本网络文化关键词的汇编,该书融合了青年亚文化、流行文化等诸多元素,包含二次元宅文化、同人粉丝文化、女性向耽美等具体板块,每一个关键词都积淀着部落文化的重要内涵。具有操作性的是,书中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对话,能够让读者充分体会这些词语的使用语境。如韩少功先生所评价的,该书“对于认识电子网络文化有拓荒之力,对于试图了解和沟通下一代的前辈们来说,甚至是一本父母必备、老师必备、领导必备的工具书”[6]。

2018年的《文化研究》(第34辑)(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设立了“粉丝文化研究”专题,着重讨论了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与粉丝文化的特点。不论是“鹿晗公布恋情”事件,还是百度贴吧Kpop的粉丝集资应援,都表现出粉丝文化在虚拟化的亲密关系下所衍生出的情感劳动及政治转化等新问题。《热风学术(网刊)》(2018年6月)中的《〈千本樱〉、青少年文化与二次元空间的政治想象》一文,讨论了由电子音乐制作软件vocaloid衍生而来的初音ミク等虚拟歌手及其代表作《千本樱》的诞生。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政治想象,也在二次元空间的传播中与青年文化、粉丝文化建立起了关联。

颇具争议的电子网络游戏正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竞技文化。11月3日中国IG战队在电子网络游戏《英雄联盟》2018年全球总决赛中夺得冠军,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电子游戏也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薛强在《赛博空间里的虚拟生存:当代中国电子游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对于游戏营造的虚拟社会进行了探索,旨在提醒读者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电子游戏。其中对于《部落冲突》和《王者荣耀》两款热门游戏的网络民族志研究,也展开了对游戏成瘾的新讨论。收录于《热风学术(网刊)》(2018年6月)中的《缝合者寓言与糗图景:电子游戏〈找你妹〉的角色政治》分析了以《找你妹》为代表的解码游戏中的微观权力关系,文章认为,游戏对现代人的能力与想象力所构成的围困状态也值得思考。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文化中激进的经验主义》([英]阿德里安·麦肯齐著,张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10月)是对后网络时代的生存思考。该书指出我们被无线捆绑的生活正在趋于媒体化、政治化等,其结合威廉·詹姆士激进的经验主义和伯格森的知觉理论,提出需把失序的无线网络世界与人们的感知匹配起来。

青年亚文化依然是文化研究所关注的领域。约翰·斯普林霍尔的《青年、流行文化与道德恐慌》(王华、孔潭、骆益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6月)是一部系统探讨青年流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恐慌”的学术著作。该书就具体的现象展开,讨论了廉价戏院、黑帮电影等为何会形成对青少年休闲方式的焦虑,被当作犯罪行为的替罪羊。该书旨在说明,所谓流行文化会引发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道德恐慌”是缺乏充分依据的,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恐慌更多的是一种阶级和代际矛盾的释放。故而在审视青年文化的同时,也要区分成人社会对于未来社会的主观期待。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后亚文化”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充满混杂性的青年亚文化。《文化研究》(第32辑)(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亚文化研究”专题中的《后亚文化转向十年后的一些反思》阐释了后亚文化的碎片化、个人主义等特点及相关理论术语。另外,《“新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们”:二十世纪中期英国小说中青年亚文化的再现》研究了小说中“无赖青年”的亚文化表现方式,填补了亚文化研究在文学作品阐释领域中的不足。与之相似,张国龙的《“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12月)也关注到了文学作品中的亚文化形象,全书重点阐述了欧美华裔儿童文学兴起的文化背景和动因,介绍了世界文学中的亚文化形象的塑造。《未成年人亚道德文化生活研究》(宋晔等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则立足于自身的文化语境提出了“亚道德”这一概念,即指未成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道德体系,并从网络生活、偶像崇拜、失范行为等领域对未成年人的亚道德文化状况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反智时代:谎言中的美国文化》([美]苏珊·雅各比著,曹聿非译,新星出版社2018年6月)犀利地分析了美国当下文化面临的反智主义盛行的情形,包括对信息娱乐的痴迷等,作者发出了“不要让无知去压制知识”的呼吁,这同样需要引起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环境的反思。《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荷]伊恩·布鲁玛著,倪韬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4月)透过对各类漫画以及电影的研究,带领读者窥见了日本大众文化中的暴力、变性等真实元素,剖析日本民族极端且矛盾的文化特性。

(二)媒介文化、物质文化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20世纪重要的媒介理论家,《被误读的麦克卢汉:如何矫正》([加拿大]罗伯特·K.洛根著,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探讨了人们对麦克卢汉思想产生的误读及原因,并对这些误读进行了辩护,其中着重讨论了麦克卢汉对于技术发展的真实态度。这也是洛根继《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之后对麦克卢汉思想的再梳理。此外,国内学者李昕揆在《印刷术与西方现代性的形成———麦克卢汉印刷媒介思想研究》(商务印刷馆2018年7月)中分析了麦克卢汉对于印刷媒介的看法,表现出对电子媒介时代的生存策略的思考,也引导人们对当下的媒介社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对社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人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媒介发展对文化的影响。《伯明翰学派前期媒介研究(1964—1979)》(孙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一书对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早期(1971年中心媒介小组成立之前)的媒介研究进行了回顾,从政治与意识形态、受众研究、监控危机等方面展开了探讨。社会机制和文化发展的特性也伴随着媒介的影响而变化着。《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丹麦]施蒂格·夏瓦著,刘君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呈现了媒介是如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构成,被整合进入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书中传播学和社会学视角的融合,有助于增进对新旧媒介在人类交流和文化想象层面的理解。

广告充斥于我们生活之中,通过不同的媒介得以承载和发展。在《广告文化研究:批判导论》(葛在波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中,作者融汇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与文化批判思想,对广告开展了综合性的研究。其旨在通过对广告传播中潜含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揭示,提供一种对广告文化现象的批判性解读视角。

在媒介之外,物质早已经程式化地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物质文化研究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一改人文学术中重视精神与观念的传统,把研究对象聚焦于物质产品上。《理解物质文化》([澳]伊恩·伍德沃德著,张进、张同德译,甘肃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详细地阐释了“物质文化”的概念,梳理了当代西方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为读者提供了多视角的物质文化研究路径。《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徐敏、汪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汇编了2015年于北京召开的物质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对当代物质文化研究的新近趋势、主要关注领域等提出了一些富有创建性的观点,能够反映出当前国内物质文化研究的基本状态。

物质生活内涵丰富,从穿衣吃饭到交通出行都蕴含着文化研究探讨的意义。鹫田清一的《衣的现象学》(曹逸冰译,新星出版社2018年10月)从“人为什么穿衣服”引申出关于身体、时尚以及流行问题的哲思性探讨,指出了衣服所承担着的社会符号的功能。如学者汪民安所言:“衣服全力以赴要表意的是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而不是身体本身。”[7]另外,《火车的文化政治学》(张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2月)将日常交通工具火车与复杂的社会经验结合起来讨论,阐发了火车作为交通工具之外的文化象征意义,为活生生的物质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

(三)视觉、听觉、身体

视觉、听觉与身体是与人的主体密切相关的研究话题,2018年出版的《文化研究》(第33辑)(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0月)设了“视觉影像与城市空间”和“视觉凝视与主体性”两大专题,以“空间转向”等文化空间理论分析了当代影视作品;同时围绕“凝视”与“主体性”两个关键概念展开讨论,充分体现出视觉文化研究与人文研究经典理论的密切关联性。

在人的主体性之外,作为视觉对象呈现的图像本身,也有其讨论的广阔空间。《人的图像:想象、表演与文化》([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陈红燕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围绕着图像的意义、形成机制,以及图像与日常生活的实践等话题展开了研究。其中值得说明的是,作者所理解的图像概念不局限于视觉化过程获得的图像,还包括其他知觉器官所形成的经验式图像。这对于理解人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之相关,视觉象征理论家W.J.T.米歇爾在《图像何求:形象的生命与爱》(陈永国、高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思考了图像的可读性与视觉性交互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被图像所强烈吸引的原因。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图像看作有生命力、具有其自身欲望及动力的事物,丰富了对视觉文化研究对象的理解。《图像的狂欢与幻境的超越———现代性理论视域中的视觉文化研究》(刘伟斌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阐释了图像的生产与传播机制、视觉文化的困境与超越相关问题,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消费等,展现了以现代性文化理论对视觉文化展开批判研究的路径。

《看的姿态:视觉文化研究导论》(鲁易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是一本面向高中选修课使用的校本教材,从多个方面阐释了“摄影”“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等文化课题,旨在为那些对多种艺术门类及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年轻学生打开视野,将文化研究的种子播撒向更年轻的一代。

在具体的视觉文本探讨中,汪民安与宋晓萍著的《中国前卫艺术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通过《天书》等作品介绍了中国前卫艺术的发生发展过程,该书将前卫艺术形容为一种“打破禁忌的僭越力量”,而这些作品如何打破禁忌、僭越了何种力量?值得读者去书中一探究竟。《流动的图像: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再解读》([美]唐小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从50年代的新中国版画到充满活力的当代艺术,对系列视觉图像及范式转换进行了解读,抽丝剥茧地分析了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秩序与建构体系。在视觉文化讨论不断深入的同时,听觉与声音文化也日益受到关注。2018年11月“听觉文化与声音研究———新问题新现象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学者们就“听觉与声音理论研究”“流行音乐研究”等话题展开了探讨。《文化研究》(第32辑)(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中开设了“听觉文化研究”专题,阐述了听觉文化的转向、听觉的审美主体性等问题。与之呼应,《热风学术(网刊)》(2018年9月)将整期的专题设为“社会中的音乐,现实里的声响”,也体现出这一话题的讨论热度。

特奥多尔·W.阿多诺的专著《音乐社会学导论》(梁艳萍、马卫星、曹俊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11月)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指出艺术对于现实的批判性认识,进而从音乐类型和音乐接受的角度阐释了对音乐社会学这一主题的思考。社会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可通过音乐作品中的矛盾得以表现。另外,陈芸的《音乐审美的视觉化转向:从乐音序列到音乐事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将视觉与听觉文化相结合,从图像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展现了音乐的视觉化表现形式,开拓了听觉文化研究的创新空间。

在视觉与听觉文化两大维度外,作为感知载体的身体也被文化研究所关注。《文化研究》(第31辑)(周宪、陶东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3月)在“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身体”专题中讨论了身体五行五脏的建构、困扰人们的近视等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更为全面、理性地认知我们的身体。《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董少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收录了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工作坊中的部分论文,诸学者尝试利用人类学领域中的感官感觉研究方法分析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现象与问题,用身体承载起对于文化的认知与实践。

身体也记录着生长和衰老的变化,建构起人们对自我年龄的认知。《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美]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著,梁永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1月)展开了关于人类年纪的哲学思考。人们在不断变老的过程中,对于外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却变得惊人的年轻,该书从人类文明、科学历史视角为我们阐释了其中的矛盾所在。

(四)民族、历史、记忆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代表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曾为民族主义研究开拓了新局面,其《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义者与反殖民想象》(董子云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10月)试图阐明早期全球化时代的无政府主义如何影响了民族主义,全球组织网络又如何塑造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运动。尤其是从菲律宾小说家何塞·黎萨尔的反殖民小说《煽动者》等文学作品展开的分析,从文学批评转向政治领域,展现出了马克思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在东南亚传播的脉络。值得一提的是,安德森的自传《椰壳碗外的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回忆录》(徐德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中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自述,亦有助于理解安德森是如何进入民族主义的研究浪潮中并持续引发关注的。

记忆、遗忘及其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是文化研究学者经常思考的问题。《记忆、历史、遗忘》([法]保罗·利科著,李彦岑、陈颖译,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5月)在柏拉图等思想家的理论基础上,用現象学方法处理历史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对史学家的著作加以评述。利科试图阐明遗忘不是记忆和历史的敌人,有遗忘才能展开想象,拥有自由。

一个自由的民族除了关注自身历史之外,同时还要正确面对其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作为长达20年驻法国的记者,郑若麟在《自由的幻觉:开放中抵御精神殖民》(东方出版社2018年5月)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会提醒读者:不要被西方所构建的文化幻象所迷惑,应该以更为开放和中立的视角审视西方及本土文化,在反精神殖民的前提下,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温春来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展现了西南彝人的自我民族认知,讲述了“国家传统”在西南地区的绵延和变迁,并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进行了说明。该书还揭示了西方学者持有的偏激观点中存在的问题,是一部有温度的田野调查研究之作。

(五)文化地理、城市、新工人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变得越发复杂。《恋地情结》([美]段义孚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将关注点放置在人的情感层面与环境的关联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裔学者,段义孚从不同层次理解了人对环境的感知,他指出人们在追求理想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改造着情感记忆中的环境。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如今我们是否还有“地”可“恋”?

列斐伏尔在《都市革命》(刘怀玉、张笑夷、郑劲超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中表现了对城市栖居环境的反思。该书指出:今天都市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住户们的沉默与消极。“都市革命”是一场人类新的历史阶段与生活方式想象的革命,也是潜在的未来社会现实,其需要的是每个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能够拥有真实的城市权利。

徘徊在“待不下的城市”与“回不去的农村”之间的工人群体,共享着不完全的城市权利。在《做工的人》(林立青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年3月)中,作者以独特的青年监工身份,记录下了当代台湾工人阶层的生存方式和求生面貌。作者将当下社会与劳工工作环境相关的争议等带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为他们获取更多关注的同时,也为工人阶级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翔实的资料。

《热风学术》第十一辑(倪伟、郭春林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6月)中设立了“工人·阶级·文化”的讨论小辑。收录了吕途的《工人文化的继往开来———集体劳动的记忆与合作经济的开拓》与铃木将的《钻研文化、赢得尊严:吕途“新工人”论述引发的思考》两篇文章,指出了中国新工人文化运动的特征和力量表现,也鼓舞着新工人运动继续前行。

(六)女性主义、性别研究

文化研究一直为性别话语的表达留有开放的空间,其对于女性所处的社会境况及问题分析、对多元化性别及身份的探讨不断开拓着国内对于“性”以及性别文化的研究。《热风学术》第十一辑(倪伟、郭春林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6月)中刊载的《“生育之性”:生育阶段女性的性体验与性实践》指出了处在生育阶段的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其性经验的探究充满了关怀和现实意义。《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黄盈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7月)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性/别与身体及不同理論立场相关的故事。该书没有局限于女性主义的讨论,而是旨在实践层面促进更为宽容、多元、具有“酷儿性”的性/别与身体的社会空间的建设。

《英美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段慧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侧重于理论性阐释,包含了对“后女性主义”的词源学界定、对流变中的英国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论述等,可以视为后女性媒介研究的导向性专著。《女性经验的生态隐喻———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张妮妮、康敏、李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涉及在国内研究中很少被提及的如女性自然写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等,充实了生态女性主义社会批判研究的资料。在《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张念著,东方出版社2018年1月)中,作者将“何谓女人”与“何谓哲学”的思考在书中交汇呈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让读者听到了女性主义的哲学呐喊:女性主义的位置在边缘而不是底层,其一直为解放的人物刻写着新鲜的标记。

总的来看,2018年内地文化研究类图书研究方向开阔、层次丰富。文化研究除了帮助我们掌握和理解对现实有用的知识外,也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认知下探索着周围环境中的问题与实践方法。文化研究的薪火之光,孕育着燎原之势,着力照亮每一处或暗淡、或被忽视的角落。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文化研究发展年度报告”(13JBGP031)的阶段成果。]

注释

[1]SimonHoggart.“Foreword”,in RichardHoggart.TheUsesofLiteracy:AspectsofWorkingClassLife[M].London:PenguinBooks,2009:viii.

[2][澳]安德鲁·米尔纳,杰夫·布劳伊特.当代文化理论[M].刘超,肖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212.

[3]澎湃新闻.讨论:文化研究如何再出发[OL].https://www.thepaper. cn/newsDetail_forward_2747084,2018-12-18.

[4][英]萨拉·萨里.导读巴特勒[M].马景超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xviii.

[5][英]安吉拉·麦克卢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李庆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6]邵燕君主编.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封底页.

[7]汪民安.生命是一种充满强度的运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8.

猜你喜欢
研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