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威 杜旺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此类技术与诸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机械制造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本文就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自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技术水平的提升,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步。而在技术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的竞争备受关注。作为国家层面竞争的核心与关键,工业化水平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如何实现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突破,提高机械制造水平,成为当下工业制造发展的一大难题。
1現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机械制造的发展历程中,自动化制造的实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传统的制造方式相比,自动化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给机械制造领域乃至整个工业领域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制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骤减,让一大批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清晰地认识到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给生产制造带来的“无限可能”。在自动化制造技术领域,柔性制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制造技术,该技术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制作加工技术等融于一体,并借助数控柔性机床实现设计、制造、管理等环节的有效整合。与传统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相比,柔性制造较好地克服了其在中小批量生产任务中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随着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渗透,柔性制造技术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虽然柔性制造技术的出现,满足了机械制造市场的动态化发展需求,但制造环节的敏捷性问题以及制造方案的完善仍然是整个机械制造领域的重点与难点。在制造方案的改进层面,虚拟技术、仿真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项技术,围绕产品设计需求以及现有的生产制造技术,开展建模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支撑,对产品的设计、制造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处理。制造实践中,虚拟技术的应用能够辅助相关技术人员对设计环节存在的缺陷以及生产制造环节可能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继而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以及设备条件等,对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案进行完善。此外,虚拟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较好的实现现有生产制造设备以及制造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整个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过程的风险,保证制造活动的敏捷性、生产效率与制造精度,继而达到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增强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1集成化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机械制造领域掀起了一股“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浪潮,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生产形式,计算机的集成制造能够将与机械制造相关联的各个系统(如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自动化制造系统等)进行有效关联,继而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要完全实现机械制造的集成化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未来,机械制造技术或将继续朝着高度集成的方向发展,建立起与机械制造相适应的生产链条,继而为机械制造的高效、高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2.2智能化发展
在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以后,与之相关的技术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渗透进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后,各个领域都开始着手思考智能技术的引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而机械制造技术也不例外。从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来看,智能系统的开发与完善,为整个机械制造领域引入智能技术的重要体现形式,而此类系统能够通过相关设备(如传感器等)采集的信息对一线的生产现状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并据此对生产一线进行智能化管理。与传统的制造模式相比,智能制造将制造操作、制造过程的监管等进行了整合,而整个系统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友好性。未来,智能系统、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大范围引进,将极大地提升机械制造的效率、质量、安全性,并在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制造量、实际性能等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减少机械制造带来的环境污染。
2.3敏捷化发展
在机械制造领域,反应能力是否敏捷,是衡量一个制造类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这一角度考虑,具备敏捷的反映能力,是现代机械制造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基于敏捷制造技术提供的支撑作用,制造企业能够依托市场的变化,构建合理的机械制造基础结构,并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及时对一线的生产制造任务进行调整,实现突变状况的及时、有效应对。而敏捷制造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也可达到提高工作时效性、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等目的。
3结语
在现代机械制造领域,虚拟制造、柔性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实践应用给相关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面对市场的新需求以及机械制造的新变化,机械制造企业应当依托自身的基础条件,积极进行智能化、集成化以及敏捷化等方面的实践尝试,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继建.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江西化工,2017(4):22-23.
[2]余锦东.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