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斌
摘 要: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形象直观等特点,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0-0055-0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成为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微课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凝练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原则。在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阅读与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均可制作和应用微课。本文从应用微课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应用微课使识字教学更加生动、应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应用微课培养学生想象力等方面,对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青少年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并且活泼好动,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借助于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枯燥乏味感。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因此,教师可将微课巧妙地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微课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辟地》一文时,上课之初,教师可借助微课呈现文本所表现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精心设计微课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微课教学形式,科学控制微课教学时间,并予以合理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更有效,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汉字时,如果教师还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的识字兴趣下降,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点燃他们识字的激情。例如,在教学《口耳目》一文时,教师可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并通过微课将汉字呈现出来。学生们立刻被眼前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注意力特别集中。很快,课件就播放完了。这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热烈地进行回答。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看见一个人长着嘴说话。”他的话音刚落,有的学生立刻接上说:“还有两个人被汽车的噪音吵得把耳朵捂上了。”此时,又有的学生说:“还有一个人在看电视。”在学生们的热烈回答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口”这个字与课件中长着嘴说话的人的口型是不是有点相似,之后再引导学生们观察耳和目。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们探索文字奥秘的欲望,还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猴王出世时的一些事情,为了让学生们感受石猴的形象,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并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王的经历,激发他们对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初可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齐声回答:“看过。”此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孙悟空真的是石頭所变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不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借助PPT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出世成王的经典片段。学生们立刻被眼前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明白猴王不单单是一只猴子,更是机智、勇敢、正义的化身。
微课教学具有较为显著的灵活性特点,可以通过各种视频、图画以及音频等,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各种知识,进而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充分活跃课堂的氛围,提升教学效率。现阶段,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一些内容很难通过语言进行完美表达,需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基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微课不仅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教师可利用微课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进行呈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应用微课,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形象直观等特点,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微课与语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识字教学更加生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沈雪莲.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
[2]连素云.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设计[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2).
[3]黄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设计应用初探[J].青海教育,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