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原则

2019-08-21 01:01赵志海
消费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

赵志海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批判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方法原则;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的价值原则,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优秀的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则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根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会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在一定科学原则指导下,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努力的发展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理论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文脉与国脉相连,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然而,细数近代历史可以发现,从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毁灭性打击开始,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为终,每一次的运动都是用消极的、片面的、极端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造成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长期停滞。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动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才使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到快速创新发展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运用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主要表现为:首先,文化主体开始以正确的、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存在糟粕,同时也存在精华,不能用极端的态度去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而应该做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其次,坚定了文化主体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勇气。马克思在认识论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最后,为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是文明的重要体现,只有在交流和互鉴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创新发展。相反,任何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的文化只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正确的处理好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多样文明交流中脱颖而出,不断的汲取营养,实现了与时俱进。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的“魂”,有“根”无“魂”,传统文化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躺在历史博物馆中;相反有“魂”无“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方法原则:批判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要处理好“批判”、“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批判性是传统文化向优秀传统文化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生成、存在的基础。继承性和创新性构成了优秀传统文化运行和发展的基本理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给以总结,成这一份珍贵遗产。”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众多会议上强调,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对待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华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共同创造和孕育出来的,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产物。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时人们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口其蕴含的思想精华和糟粕并存,因此我们要做到对其有鉴别的扬弃。今天,我们要对古代的“民本思想”树立正确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也本能实行“拿来主义”,而是要坚定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对“民本思想”中的糟粕和封建内核进行剔除,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其转化成为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其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价值原则: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要契合新时代的语境和价值观念。任何思想、理论、政策都是时代的产物,也必将伴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创新、转化。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要立足新时代的基本特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目的,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设定了时间表,绘制了路线图,并明确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付出更多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我国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在国际中,为了遏制中国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引导舆论、散播“中国威胁论”并大肆向中国输入西方价值观念,造成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泛滥;在国内,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而文艺作品匮乏、形式的单一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在新时代,文明的碰撞更加激烈,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例如,对外我们要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合作共赢”思想,在面对世界发展难题时,提供“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思想、道德观念等,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实现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发挥出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