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改生涯

2019-08-20 02:20姜思羽
中国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验作文学校

姜思羽

一、艰辛成长,努力求学

1958年,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有父母、奶奶、六个兄弟姐妹,童年生活十分清苦。

1.父亲的教导

小时候虽然生活贫穷,但回忆起那段时光还是觉得很快乐,这主要归功于我的父亲。父亲非常重视教育,他闲暇时常常给我猜字谜,讲故事,还教我写毛笔字。父亲是一位小学老师,在我们十里八村算是既有名望又有发言权的一个人,乡亲们都叫他“小诸葛”。他说话风趣幽默,可教育孩子一向严格,有时我做了错事,母亲“高抬贵手”,父亲却坚持原则,要我有错必改。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懵懵懂懂地对教师有了一丝向往。

2.求学之路

1966年,我8岁。大人去地里干活,没有人管我,我就跟着二姐去学校。下课时她陪我玩,上课时我就扒着门缝往里看,也能清楚地听到老师讲课。老师让她写“鸟”字,我看见她写成了“乌”,就急着告诉她“鸟”有“眼睛”。老师发现了,把我拉进教室,考了考我他们学过的汉字,我全写对了,老师很惊讶,就让我来上学。就这样,我开始了小学的学习生活。我是个认真学习的孩子,每天放学,都捧着书看。

一年级至三年级我是在本屯①读的。全校只有一个老师、十几个学生,教室是生产队提供的一间破仓库的一角,残破不堪。我们班只有两张破桌子,不够用,老师就规定谁先背会“老三篇”②谁就有权“享受”桌子。我总是第一个背会,还焦急地回头提醒我二姐。上完三年级,我去了5里(约2.5千米,编者注)外的大队学校—新安小学继续读书,这所学校是小学初中一贯制。在校期间我们很少学习文化课,经常搞宣传,跳忠字舞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4年初中毕业后,我来到全公社唯一的新甸高中读书。上了几天课就忙着建校舍,之后开门办学,我所在的班级被定为农基班,我们跟着老师学习制菌肥。当时提倡“教育要面向社会,要为农村服务”,我就经常和同学们下乡支农,到田间薅草、掰玉米,脏活累活抢着干。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工作,还成立了广播站,我担任播音员并兼职编辑撰稿,播出一些好人好事、各班通讯组送来的稿件等,这使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增强。

二、初入教职,砥砺前行

1.代课经历

1976年,我快高中毕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接近尾声,学校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学校的郑老师得了癌症,他的课没人上了。学校考虑到我在校的表现,就让我给郑老师代课。这样,我就留校教高一语文、政治两门课。我深知自己的水平不足,难以胜任,压力很大,所以每天自己先对着镜子试讲,第二天再讲给学生听。有时面对学生的疑问,尤其是古文,我无法解答,就记下来,查阅资料,向老教师请教,再和学生研讨,直到弄懂。在高中代课这段时间我一直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2.成为民办教师

1976年,县里文教科为了净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组织了统一考试招民办教师。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没想到考上了。这场考试全公社有800多人参加,我考了第三名。后来被分到苏家屯小学教书。

那里的环境特别艰苦,校舍是草坯房,仅有四张桌子,凳子不够,坐不下的学生就坐在生产队废弃的磨盘上听课、写作业。学校只有14名学生,分布在一年级至三年级。只有我一个老师,负责教语文、数学,其他课程几乎没有。有时我会带学生出去活动一下,唱唱歌跳跳舞。

1977年,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我参加了中师函授班。我每个周六下午都去学习,一共学了四年,最终通过考试拿到了中师函授的毕业证。我兴奋不已,知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民办教师。

3.转为公办教师

那个时候,民办教师可以考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可转为公办教师。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多么渴望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啊!1983年,我报考了阿城师范。那时国家抓教学质量,老师们都加班加点地工作,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我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边工作边复习,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成功考取了阿城师范。那年学校只有我一人考上。两年后毕业,我正式转为公办教师。

三、承担教改,率先垂范

1.敢为人先

1984年,我被调到宾安镇中心小学。国家正在进行一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以下简称“注提”)的教学改革实验②,宾安镇中心小学是试点学校之一。我调到宾安中心校后,主动要求参与并承担了“注提”实验。

这项实验的核心就是用直呼代替原来的三呼,使学生用本音连读法看到音节就像看到汉字一样能快速发音。我去省里参加相关培训,学会了本音连读,直呼音节的要领和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前音支好架,后音跟着发,前后一口气,千万别分家。”掌握这套方法后,像注音教材、注音故事等,学生们都能自己阅读,并且我要求学生们阅读时要渐渐过渡到目览双行。在大量阅读中学生也认识了很多汉字,扩大了识字量,借助音节和汉字就可以提前进行说话、写作训练了。这项实验在我们学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当时全镇三年级作文大赛中前六名都是我的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文章常常发表在黑龙江省《提前读写报》上。

2.扩大实验

1986年,我应聘到七台河市矿务局第一小学。那时七台河市还没有推广“注提”实验,矿务局希望在企业学校率先开展这项教改实验,并让我和教研员一起承担为矿区学校培训师资、推广实验的任务。

局教委把局一小、育红小学、新建小学三所学校作为“注提”实验的试点校。在教研员的配合下,我利用假期给三所学校即将任教的实验班老师培训。因为拼音是“注提”的基础,我从基本的拼音讲起:什么是声母的本音,韵母是怎样快速滑动口型连读成音的,如何掌握本音连读的方法等。我尽快让老师们学会发音要领,掌握技巧,明白怎样把注音识字、听说读写联系起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讲完这些方法后,我就请学生到现场,我来演示教学。经过一年的实驗,这三所试点校教学成果显著,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进而全局推广了“注提”实验。我就给全局的任教老师进行说课,讲公开课。教学中我主张采用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定期研讨等教学手段,促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3.编写校本教材

“注提”实验班每天都有阅读课,当时有统一的阅读教材,但是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此,我就为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教材内容都是注音的,学生们自己就能阅读,然后在老师的引领下思考、回答后面的问题。编写时我本着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把教材分成读读练练、寓言魔袋、生活顾问、知识问答等不同的模块,内容有自己选的、有自己写的,也有改编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给每篇文章都配上插图。这些图都是我自己画的简笔画,画不好时我就去请教美术老师。每篇文章后面我都设置了“读一读,想一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找到答案。

4.创新教法

(1)区别记字

“注提”实验虽好,但也存在不足,就是学生容易混淆同音字、形近字。因为平时学生们习惯了用音节代替汉字使用,对字音更敏感,不太关注字形,写作时容易出现错用同音字、形近字的现象。对此,我采用口诀、猜谜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我还创新了一种“独体连带记字法”,这源于我父亲从小给我猜字谜、记汉字,就是用一个独体字,带出一串和它有关的形声字。比如,独体字“包”—用手能搂“抱”,用脚快点“跑”,有饭能吃“饱”,有火能放“炮”。用猜字谜的方法区别同音、形近字。比如,“有水它很清,有目能看明,有日天放晴,有虫能飞行”,每句中都有“青”字,引导学生们猜出清、睛、晴、蜻。同时也给这些易混的形声字进行了区别和归类,便于学生牢记和运用。教法得体,学生在写作文时就很少出现错别字。

(2)幽默讲解

为了帮学生加深记忆,我讲课尽量讲得风趣幽默。有一次,一个学生把炕错写成“坑”,我就给同学们举了个例子:“一天我到同学家去做客,大娘对我很热情,把我拉到炕里让我暖暖身子。如果你要是把形近字(娘—狼,炕—坑)写错了会怎样?”学生边读边笑:“一天我到同学家做客,大狼对我很热情,把我拉到坑里。”我笑着说:“大狼要是把你拉到坑里不就把你吃了吗,还能留着你呀?”学生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记得更牢了。学生们都叫我幽默老师,同事、朋友们都叫我才女。

(3)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编出了一整套作文讲义,关键的地方我都编了口诀:写事注意完整性,“六个要素”记心中,时间地点交代清,人物事件要写明,故事情节写完整,语言精彩更生动,通过事例明道理,材料翔实才可用;写人写事有不同,主要事件写分明,品行定向人感动,按品选材要选精,人物性格有特征,通过事例表品行;记叙顺序安排好,详略得当意贯通,布局谋篇看主题,做好过渡和照应……我先教方法,再结合例文理解方法,最后指导学生活学活用。例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而春天的水都具有这些特点,我就带领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的万宝湖的水要怎样写呢?它和漓江水有哪些不同?我强调写作时要“去伪存真”,可以再补充一些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样学生们都写出了特别精彩的作文。

5.成果显著

在我的带动下,“注提”实验成果显著。我1986年把它带到局一小,到了20世纪90年代“注提”实验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参与这项实验的学生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阅读写作上都比普通班的学生强。“注提”能使听说读写同时提前起步,让拼音成为读写的工具,不再只是识字的工具,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受益匪浅。实验班的学生在全市百词大赛、作文大赛中都名列第一,多数同学在省级、国家级作文比赛中获奖。

6.传播经验

让我的教学方法能为人知,能为人用,让我能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一点光,这是我一生的心愿。我用在教育一线奋战30年的沉淀,开创了我自己快速拼音、快速识字、快速阅读、快速作文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为了让我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被更多的人了解,我出版了《金牌阅读作文导航》。这套书出版后,在当地挺受欢迎的,很多班级统一去书店订购,还有买全套的。我的经验与教法能为他人借鉴,我感到十分欣慰。

四、慎终如始,无悔从教

2005年,企业学校划归政府管理,我所在的矿务局第一小学改为七台河市第九小学。因为政府一时间无法接纳这么多名教师,便鼓励老教师提前退休,于是,我离开了我深愛的教师岗位。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离开课堂的机会很多,但我从没动摇过,即便在临近退休时,我依然踏踏实实地教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慎终如始。现在我走在街上,还会听见有人叫我老师,护我上车送我回家。我都退休十几年了,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每当这时,我都感动不已。我虽年过花甲,但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去支教。我也很期待年轻教师们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够真正用大爱温暖每个学生,体会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和自豪!

访谈后记

徐徐细雨晚来风,燕子梁间犹呢喃。李淑秀老师已年过花甲,但回忆起自己的校园往事与人生经历,依然记忆犹新,向笔者娓娓道来。在文化基础极度薄弱的前提下,她通过自学一步步成长为一名能带教改、能写著作的优秀教师,令人敬佩。访谈期间,李老师常常用打油诗来概括她的人生轨迹和从教经历,并能把知识点都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风趣幽默,让人惊叹。从教以来,李老师大部分的精力都致力于推广“注提”实验,钻研创新教法,她的努力和智慧展现了一位基层语文教育者为教学改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让人敬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实验作文学校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学校推介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