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生
董一菲老师为中学诗意语文课堂打造了八种教学范式,其中课堂诗词教学范式以大容量、大自由、大开阖、大包容、大视角为特点,极能体现诗意语文的美学特征。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董一菲老师酷爱读书,涉猎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由此涵养出的气度、风范无不融入她的教学课堂中。诗意语文课堂的美,是乾坤开阖自由之大美,是重峦叠嶂,是花团锦簇,是千姿百态,是千变万化……《涉江采芙蓉》课例容量大,美感典型,意境开阔,气象恢宏。
汉字之美,文化濡染。董一菲老师对汉字有着独有的敏感以及品鉴力,在她的课堂上,汉字是饱含生命力的精灵。例如,本课对“隰”字的解读,从偏旁入手,与地势、地形关联,最终落在“水岸”上,生动而自然切入“涉江”主题。由“芙蓉”到“夫容”,一语双关,暗合思远的主题,借此推敲“莲”与“荷”的细微差异,不断使学生带着思考走入文本的更深层次。“裳”字“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诔”字从言,哀悼文体,包括对字音的阐述,寓教于乐。“远”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是时空的还是心理的?或许如“心远地自偏”一般,永远无法抵达的阻隔谓之“远”吧。“佚”简言之“走失之人”,即为“散失”。通过对词义的补充,将汉字之美一层一层地呈现,语文课堂的文学味儿也随之越聚越浓。
诗文之美,润物无声。“芙蓉”这个意象是美的,与其详细解读,不如让学生自己含英咀华,无论是“荷花”还是“莲”,在诗文的诵读中,体会可意会而不可名状的美感。汉语之美是含蓄的,隽永的。在师生交互的诵读中,意象之美如出水芙蓉,迎风送芳。“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董老师对这一句的解读归根于“读”,最近的距离是“同心”,最远的距离是“离居”,矛盾中平衡,愁苦中坚守,几组学生通过快、慢、轻、重的变化,细细揣摩、拿捏情感,最终达成一致:这两句虽是言语淡淡,不动声色,静水深流,恰如王国维所言“真正的好诗要表现一种绝望”,而绝望的诗却通常不是通过绝望的方式表达的。同是爱情题材,比较《上邪》与《涉江采芙蓉》,在问答中,董老师激发学生的思考,在热与冷、浓与淡、动与静、盛装与素颜的比照之下,民歌的率真、诗歌的含蓄蕴藉不言自明。这是美的供养,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而这个过程又不易察觉,似春雨入夜,润物无声。诗意语文课堂之美渗透至每一个课堂细节,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群文之美,举一反三。“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对此人们历来争论不休,董老师本堂课有了自己的回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的应是活水,我们使用教材,但不死用教材,语文学科的每一篇、每一章都不是断层式的,董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语文的精髓在于此,而学生习得的是语文的素养与能力。《涉江采芙蓉》亦非单纯的爱情之悲美,离开时代的背景,我们见到的便不是全貌。董一菲老师在课堂上又补充了《迢迢牵牛星》《生年不满百》《青青陵上柏》《冉冉孤生竹》等古诗十九首的篇目,在繁而有序的群文比较阅读中,让学生感受东汉那个时代的动荡与沉浮,个人的缥缈与无奈。本课还涉及《苏幕遮 燎沉香》《望海潮 东南形胜》《诗经 山有扶苏》《离骚》《江南可采莲》《芙蓉女儿诔(《红楼梦》)》《阿Q正传》《上邪》《世说新语》《短歌行》《洛神赋》《少年不识愁滋味》等篇目里的名句、名言,营造了恢宏的文化气场,以文晓文,使学生在群文美学海洋里遨游。
诵读之美,一咏三叹。徐志摩、闻一多创建“新月诗派”提出“三美”,其中就有“音乐美”。乐府诗是合辙押韵,有节奏、有韵律的,是可以用来唱的,董一菲老师的课堂放大诵读之美。“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在董一菲老师深情诵读之下,十里荷花,氤氲荷塘,依稀可见,带给学生最朴素的感动。学生个性诵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传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学生齐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达成共识后的合作;比较阅读“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体会细腻的情感差异;男女分读“山无棱天地和,乃敢与君绝”,体会因生理差异而产生的别样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读诗百遍其美自见”,在平仄铿锵、抑扬顿挫中,学生超越时空所限,实现与古人的唱酬、对答。诵读的表现力正是诗歌的生命力。
意境之美,浩荡江天。在问与答、读与解、思与辨、比较与概括、补充与延伸中,诗意语文课堂大气磅礴的美氤氲而出。课堂充实、容量丰富不是堆砌而是源自发展的需要,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互动充分、教法灵活,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源自课堂的需要,不愤不启;美学特征的恢宏不是平地而起,而是涵养生长,厚积薄发。诗意语文的美是生态的、体系的、庞大的、有序的。《涉江采芙蓉》由花及人,由人及情,由情及世,由世及生命之真谛、生命之美,诗意语文的美最终是指向人的成长的,指向诗意地栖居的。孟子善养浩然之气,董一菲老师的课堂亦是如此,由“芙蓉”一词说开来,由文字语言展开,到对文化知识的储备,再到对文学思维的训练,最后落脚于对美的追寻。中国的诗歌走过美的历程,每个阶段的美是不同的,《涉江采芙蓉》有时代的精神烙印,董一菲老师诗意语文课堂营造的恢宏意境,将这个烙印铭刻于每一位学习者之心。
精神之美,诗意栖居。董一菲老师诗意语文观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的成长的,在不断追寻诗意远方的路上,实现诗意地栖居。这契合了“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和中学语文核心素养。诗歌教学不是教会学生背诵一首诗,也不是仅仅了解诗词的内容,更多的是感受烙有时代印记的精神之光。《涉江采芙蓉》创作的年代用三个词来形容是:大黑暗、大动荡、大转折。正基于此,它已超出爱情诗的范畴,东汉末的作者是在替人生思考,更是替一个时代思考。无论时代变迁,岁月更迭,物是人非或沧海桑田,唯有精神之光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人类史上最光辉、最耀眼的星,亘古永恒,万古长存。《涉江采芙蓉》抑或《古诗十九首》中所蕴含的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融道家、儒家哲学于一身,带给人的精神启迪与觉醒的精神之美,荡气回肠。
董一菲中学诗意语文课堂教学范式以其丰富的意蕴、自由的变化和宏大的气象展现出一种独有的魅力,它以美为宗,启人心智,塑其灵魂,唤醒人性。董一菲老师的《涉江采芙蓉》一课要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情感的浸润和诗意的情怀,更是一种理性的观照和思想的成长。在这节课中,董一菲老师引领学生徜徉于中国古典诗歌文化长廊,让学生尽情享受詩文大美,在精神的高地诗意地栖居。
(作者单位: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