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主导 多元协同 资源开放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

2019-08-20 06:44
江苏教育 2019年52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产教教学资源

周 勇 蒋卫祥 杨 丹 闾 枫 杜 伟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产业人才需求量急剧上升,软件产业细分后对岗位能力的需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针对软件产业发展、技术应用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构建“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政、行、校、企、外”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项目育人、协同育人、开放育人,培养了一大批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一、成果简介

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始创于2002年,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江苏省“十一五”“十二五”品牌专业、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以来,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特点,搭建“政、校、行、企、外”多元合作平台,探索并实践“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详见图1)。项目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围绕项目多元协同,校企共同设计教学项目、共同开发项目资源、共同实施项目教学、共同开展项目评价。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技术技能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问题;有效解决了多元协同缺乏长效机制、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有效解决了专业教学资源缺乏顶层设计、难以有效应用等问题。

图1 “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首创了“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理念。通过搭建多元协作、产教融合平台,开发汇聚专业教学资源,借助“智慧职教”等公共资源平台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活动,探索与实践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资源应用推广机制,建立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自我诊改机制等举措,构建了“职业情境,项目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生态,形成了“资源汇聚,开放育人”人才培养新范式。

图2 “职业情境,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成果主要内容

(一)项目主导,构建“职业情境,项目育人”新模式

依据软件产业发展、软件技术应用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了软件技术专业“职业情境,项目育人”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生技术技能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问题。

1.构建“职业情境,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软件产业细化后对岗位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构建“职业情境,项目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2),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规范化的软件编程与开发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软件企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开展以“单元项目、模拟项目、真实项目、企业项目”为载体的多层次、递进式项目训练。引进多元评价机制,实施过程评价、项目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进行学习行为评价、学习能力评价、职业能力评价,全面培养和科学评价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2.构建“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专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课程群,基于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精准匹配软件产业岗位需求。按照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确定“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维护、软件服务”各环节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标准、流程、方法、规范为主线,构建了“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详见下页图3),开发了满足课程体系实施要求的课程教学资源、项目实践资源和项目开发规范,将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图3 “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3.构建“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高职院校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以“单元项目、模拟项目、真实项目、企业项目”为载体,形成“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详见图4),通过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虚实结合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图4 “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4.构建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标准。

依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牵头制定“软件技术专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主持制定“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依据专业建设规划,设计专业诊改起点,精准打造目标链、标准链,制定专业建设全过程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完善专业建设各环节质量标准,编制教学资源建设标准,按专业建设过程设置诊改因子,开发专业诊改平台,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专业建设目标达成度、专业建设质量诊断”的三维专业诊改机制,形成了以诊改为导向的专业质量保证体系。

(二)多元协同,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生态

学院牵头组建含35所院校、21家企业的中国软件产教联盟,搭建校企、校校、中外合作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校校协同育人、中外协作育人合力,打造软件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生态,有效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

1.校企协同:引标准、明需求、共育人。

依托软件产教联盟,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合作,引进国际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企业项目资源,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共商项目合作、共拓就业渠道。成立中软国际、科大讯飞、数梦工场等双主体学院,实施联合招生、协同培养;建立江苏省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信飞软件工程研发中心、中兴ICT创新基地,实施实境教学,实现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合、教学项目与商业项目融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合一、教师角色与工程师角色合一。

2.校校协同:增优势、补短板、促发展。

与同类院校合作,强强联合,强弱扶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携手,共建专业、共建标准、共建资源、共享成果。与贵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捐赠设备,输出资源,派出教师,接纳学生,共育人才。与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等中职院校开展“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与常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3+2”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与南京工业大学开展“4+0”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了中高职、本科衔接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3.国际协作:引资源、播文化、助接轨。

搭建境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引进国际技术标准、优质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接轨国际标准,获取国际证书;选派师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研修,对接国际技术水平,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先后聘请德国、韩国、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的教师19名,组建国(境)内外教师混编团队,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资源建设,实施课程教学和项目指导;与南非—中国文化与国际教育中心合作,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促进技术输出与文化交流。通过联盟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保证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

(三)资源开放,形成“资源汇聚,开放育人”新范式

1.顺应“互联网+”背景,开展资源建设。

围绕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建设教学资源,构建“行业、专业、课程、案例、素材、培训”的专业教学资源整体框架,依据专业岗位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资源建设标准开发专业教学资源。

2.依托国家项目,促进资源汇聚。

2011年,牵头建设软件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2016年,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教育部、财政部升级改造立项,牵头建设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通过资源库建设,汇聚了大量行业、企业、院校优质资源,为开放育人提供了资源保障。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资源库整体框架、各类资源建设标准、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和资源应用推广机制,促进了资源库的有效应用。

3.利用公共平台,实现资源开放。

利用“智慧职教”“微知库”平台,搭建资源库应用平台,建设在线学习与实践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立体化学习环境,覆盖学生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的全过程,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需求。面向全国同类院校师生、企业人员和社会学习者开放专业资源。通过“爱课程”“智慧职教MOOC学院”开设在线开放课程,开放课程资源,开放教学活动。建立了联盟院校资源共建共享与资源应用推广机制,形成了“资源汇聚,开放育人”新范式,支撑了数十家同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

三、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创立了“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人才培养新理念

创立了“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的人才培养新理念,立足软件产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建立了“职业情境,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软件产品开发工作标准、流程、方法、规范为主线,构建了“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简单项目、模拟项目、真实项目、企业项目”为载体,打造了“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的实践体系;以目标链、标准链为诊改起点,建立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实践成果。

(二)路径创新——打造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生态

依托中国软件产教联盟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整合行业、企业、专业资源,共建双主体学院、产学研工程中心,共建标准,共组团队,共同开发资源,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实施中高职、本科衔接贯通式人才培养;建立跨区域协同专业发展共同体,推进同类院校强强联合,强弱扶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升了专业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引进优质资源、选派学生出国出境研修、接纳留学生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打造校企合力、校校合力、中外合力,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生态。

(三)方法创新——形成了“汇聚资源、开放育人”人才培养新范式

围绕“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人才培养新理念,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汇聚行业企业和相关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打造智慧学习平台,实现各类资源全面开放、有效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适应学习环境。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放、课程开放,形成了“汇聚资源,开放育人”的人才培养范式。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产教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究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