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级马拉松
——高三年级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设计

2019-08-20 12:15
江苏教育 2019年56期
关键词:马拉松比赛目标

【设计理念】

这节班会课围绕高中心理核心素养“坚韧”展开,具体的切入点是“突破极限”。所谓“坚韧”,是“坚强”与“韧性”的合璧,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人格塑造中的重要内容和必备品格,而突破极限”又是培育“坚韧”这一人格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突破极限”意味着在努力的过程中,当遇到类似体育运动中的“极点”情况时,也能以意志和智慧为主导,承受紧张和痛苦,并“再努力坚持一下”,最终使潜力得到发挥并达到当下的“最佳状态”。当代高中生正面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对于他们来说,未来是一个新的拓展空间,他们需要自我的实现,只有学会不断超越自我、突破极限,才能最终实现梦想。因此,“突破极限”是一种成长性的需要,它使我们有勇气面对平时自认为不可超越的事情,使我们既看到人生已经努力的成果,又看到未来可以拓展的希望。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大考验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块号码布,告知学生即将举行一场5公里越野赛,并将通过抽签选5位幸运学生代表班级去参加比赛。教师按下鼠标,随机选出5个号码。

教师分别提问5位学生的感受和参赛目标。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近距离观察了这几位幸运同学脸上的表情,有兴奋,也有紧张。一场5公里的越野赛尚且如此,现在还有另一场要连续跑24小时的比赛,这又会是一场怎么样的比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设计意图:课堂热身活动导入,利用电脑小程序“幸运抽签”的方式,将学生瞬间带入情境,为下面几个环节营造良好氛围。

二、主题澄清——“24小时超级马拉松的故事”

1.观看视频片段A。

播放视频片段A:在一场世界级的24小时马拉松比赛中,毫不起眼的中国台湾大学生选手林义杰,在面对世界顶级选手时,从最初的“希望跑完全程”到“不想输给外国人”,再到“要拿下冠军”,不断调整目标,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教师提问:林义杰最初的目标是什么?看到其他选手纷纷退出时,林义杰是怎么想的?

学生的看法可能会有:他更有信心了,因为他觉得别人退出了可自己还能继续坚持;他感到了压力,因为如果他不坚持,就会像那些退出的选手一样失去赢得比赛的机会。

教师可做如下引导:看到他人的放弃,林义杰选择的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目标。

教师还可追问:他从最初的“希望跑完全程”,到后来的超过扎巴洛夫向着冠军前进,大家觉得这样的改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的看法可能会有:他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力,所以他提高了自己的目标;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教师可做如下引导:是的,在向终点冲刺的道路上制定合适的目标,并且能在不同阶段灵活地调整目标尤为关键。

设计意图:比较两次比赛,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情感体验。通过视频设定相应问题,紧扣目标制定、突破极限、超越自我的主题。引导学生感悟目标是灵活可变的,自我定位也会随着对自我能力和客观环境的进一步了解而改变。

2.观看视频片段B。

播放视频片段B:随着比赛的进行,林义杰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大。他感到筋疲力尽,到了自己的极限。他也想到了放弃,可是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

教师提问:林义杰为什么会重新燃起斗志、咬牙坚持?

学生的看法可能会有:因为林义杰被另一个选手胡颖儿超过了,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想反超胡颖儿;因为林义杰有顽强的意志力,这使得他能够咬牙坚持,坚定地向目标前进;因为林义杰已经坚持了很久,而且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如果现在放弃,他就前功尽弃了。

教师可做如下引导:的确,咬牙坚持让人钦佩,前功尽弃让人惋惜。同学们,我不禁想起马云曾说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的确,很多时候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所以,坚持就是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坚持和勇于超越自我对于实现梦想的重要性。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突破极限、超越自我需具备的人格特质。

3.观看视频片段C。

播放视频片段C:筋疲力尽的林义杰看到对手胡颖儿停了下来。在短暂的停顿后,林义杰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返回去拉着胡颖儿一起跑。最终,两人携手跑过了终点线。林义杰也以220公里的路程夺得了24小时超级马拉松比赛的冠军。

教师:林义杰为什么会有这么出人意料的举动?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分享。

学生的看法可能会有:因为胡颖儿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对手,她也坚持到了最后。林义杰对她有一种惺惺相惜感;因为胡颖儿在林义杰快要放弃的时候超越了他,激励他坚持了下来,现在他也想帮她一把。

教师可做如下引导:林义杰的举动出人意料却让我们钦佩。有时候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往往可以走得更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突破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升华境界,产生情感共鸣。

三、主题推进——班级小剧场“非常烦恼”

1.学生表演短剧《非常烦恼》。

旁白:张骐、刘浩和王睿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天,他们三个吃完饭后坐在一起闲聊,张骐说起了他最近的烦恼。

张骐:化学学了三个月,越考越差,当初“七选三”的选择是不是错了?化学真学不好,我该怎么办?要不调头去选其他的?

刘浩:得了吧,你当初不是人称“化学小公举”吗?化学成绩特棒,现在只是一时的困难,别怀疑人生。我才烦呢,我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但现在每天学着学着,就感觉“王者荣耀”在向我招手,越发学不进,真想放弃。

张、刘:学霸,你应该没有烦恼了吧?次次都是年级的NO.1。

王睿:我也有啊。从小学到初中,我成绩都还不错,家里人都希望我考浙大。可现在,就算每次都是第一,浙大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不可即。

2.小组讨论和评价:他们烦恼的根源分别是什么?假如你是张骐/刘浩/王睿,你的对策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讨论成果写在彩色KT板上。

观点归纳:(1)张骐的烦恼根源:对自己的选择犹豫不决;学习不够坚持。对策:坚持自己的选择;把精力放在如何学好化学上。(2)刘浩的烦恼根源:定了目标却不能坚持;容易受其他事物诱惑。对策:目标定得再具体一些;远离手机、电脑这些会干扰学习的东西。(3)王睿的烦恼根源:目标和现实有差距;对自己没有信心。对策:先定低一点的目标,慢慢调整和提高;增强自信心。

3.耐力测试与体验。

教师:我们接下来进行一个简单的耐力测试。请全体同学起立,双手交叉放于双肩。在我计时开始时进行深蹲,从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到完全站立为一个深蹲。我们看看哪位同学在30秒钟内完成的深蹲次数最多。

学生进行30秒深蹲测试与体验。

教师:感觉怎么样?

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有:开始还行,越往后越累;觉得腿很酸,站不起来。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刚才的测试中大家感到肌肉酸痛,觉得难以继续的点就是所谓的“极点”。现在我们分组练习一下,看看能不能突破自己的“极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分组练习,然后重测一次。

教师:很多同学获得了进步,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经过练习,我觉得更熟练也更有信心了;我在腿最酸的时候坚持了下来,过了那个点反而不觉得那么酸痛了。

教师引导:同学们,如果在极点这个时刻继续咬牙坚持,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极点”,我们要达成一个目标,就需要承受与“极点”相伴随的紧张、痛苦,需要坚定意志,更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再坚持一下”的努力!

设计意图:短剧中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对他们当下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处理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沉浸于真实场景进行讨论,学生的角色从一个“旁观者”转换成“参与者”,有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观点、集思广益,得出的对策更易被学生接受和学习。最后的耐力测验中,引导学生体验“极点”带来的挑战与痛苦,理解意志力就是“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与行动。

四、主题升华——制订“我的超级马拉松计划书”

引导学生思考并制订“我的超级马拉松计划书”。

高中最后一年——我的超级马拉松我的目标:我现在的自我定位:我现阶段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制订的计划及措施:我成功达成了目标!我的感悟是:我觉得我能再一次挑战自我!实现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小组交流后,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计划。

教师:请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号码布上写下一句最能激励自己的话,引领自己在高中最后一年中,在这场属于自己的超级马拉松比赛中勇于挑战自我、勇于突破极限、勇于超越自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坚韧勇敢、突破极限的品质运用到实践中去,立足实际,树立现阶段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坚持。同时,对计划书的完善使得这节班会课有了延续性。在号码布上写下最激励自己的一句话,既和班会导入环节前后呼应,也是对“突破极限、勇于超越自我”的主题升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将高中最后一年比作学生突破极限的一场超级马拉松比赛,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坚韧品质运用到实践中。不足之处:一是突破极限的系统方法指导不足;二是课容量比较大,学生讨论和内化的时间较短。

猜你喜欢
马拉松比赛目标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一起来跑马拉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