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
(四川省建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1)
脑梗死也称为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此症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而其病理基础往往在于高黏血症、血小板增多症以及动脉硬化等[1],此症发生后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研究此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疗效进行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7~74岁,均龄(63.82±2.74)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9~75岁,均龄(63.87±2.76)岁。两组于一般资料对比未形成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改善微循环、预防脑水肿以及扩容等。观察组以此为基础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23115,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5mg/d,1次/d;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44021505,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有限公司生产),100mg/d,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血小板活性指标、各项动脉硬化指标。临床疗效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总体有效率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2];血小板活性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抑制率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动脉硬化指标主要包括磷脂酸、脂联素、IMT以及斑块数量。
此次研究在数据统计方面使用的软件版本为SPSS20.0,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显性差异出现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观察组血小板活性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小板活性指标对比()
表2 两组血小板活性指标对比()
组别 n 全血黏度(mPa·s)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观察组 50 4.49±0.54 65.97±18.42 39.74±9.21 24.96±7.29对照组 50 6.03±0.86 52.72±16.27 44.06±10.18 31.64±8.57 t - 4.148 4.639 4.975 4.842 P -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磷脂酸、脂联素、IMT以及斑块数量均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动脉硬化指标对比()
表3 两组动脉硬化指标对比()
组别 n 磷脂酸(μmol/L)脂联素(mg/L) IMT(mm) 斑块数量(个)观察组 50 4.41±0.67 94.47±21.32 1.82±0.21 3.04±0.61对照组 50 6.82±0.73 73.97±18.64 1.33±0.18 4.01±0.64 t - 4.217 6.315 4.069 4.043 P - <0.05 <0.05 <0.05 <0.05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会导致其血小板活性升高,特别是并发动脉硬化患者,血小板活性会更高,这一点已在临床研究中得以证实,所以在临床治疗脑梗死多通过血小板拮抗剂治疗,且通过抗血小板拮抗剂还能够对动脉硬化发挥抑制作用[3]。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属于临床中抗血小板聚集的药品,其中,氯吡格雷属于噻氯匹啶的衍生物,能选择对血小板P2Y12受体和ADP之间的结合进行作用,使结合中断,在对血小板聚集发挥抑制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阿司匹林则能够使血小板之中包含的血栓素A2的总含量得到降低[4],从而使血小板的活化得到抑制,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发挥良好的疗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其总体有效率、血小板活性各指标、动脉硬化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治疗脑梗死,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使患者的动脉硬化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