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加娜提·热西提
(拜城县兽医站,新疆拜城 842300)
螨虫病,又称疥癣,为疥癣寄生感染所致。此病多见冬季,卫生条件差的羊舍,此病的感染率极高。发病特征:瘙痒、病变部位有结痂,很快掉毛,病羊消瘦,行走不便。
传染源为,病羊和带虫羊。多数经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圈舍等间接接触而感染。此病4~10月份多发。特别是阴雨潮湿天气,皮肤光照不足,皮毛增厚,有利于螨虫的孳生。
羊螨病多发生于头、颈、尾部。幼羊症状严重,先发生于鼻梁、颊部、耳根及腋间等处,然后扩散至全身。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结节,以后变成水泡,水泡破溃后,流出黏稠黄色油状渗出物,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鱼鳞状痂皮,患部剧痒,病羊常以爪抓挠患部或其他物体上摩擦,因而出现严重脱毛。若继发感染后可出现小脓疱。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病变部位不断扩大,可能蔓延到全身。由于螨分泌毒素的刺激,使患部的皮肤发生剧烈的痒觉和炎症。由于皮肤发炎和奇痒,病羊烦躁不安,影响进食和休息,日渐消瘦,特别严重者可衰竭而死。
3.1.1 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样本30只,选自拜城县某几个绵羊养殖场,外观临床症状表现典型,比如:病变部毛发脱落,皮肤潮湿处有结节,或者,形成水疱,病变部浓液分泌物,干燥形成结痂,羊体瘙痒不安。刮取病变皮肤,经低倍显微镜镜检,明显可见有移动的虫体。
3.1.2 试验动物
历时30d,2018年3月~2018年4月。
3.1.3 试验方法
选取的30只绵羊,均匀分成3组,每组各10只,依此做好标记,A组、B组、C组。治疗之前,将病羊体表毛发剃光,病患部用温肥皂水清洗,清除皮屑待干燥后,待用。
A组治疗,用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颈部皮下注射,每次1.5ml,每间隔4d注射1次,连续用3~4次。
B组治疗,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颈部皮下注射的同时,配用中药处方,冰片、硫磺,每次各取10g;苍术、黄柏、大黄,每次各取20g;上述研磨成粉,兑食醋,每次100ml,调配成浆糊状,均匀涂抹在病患处。
C组治疗,单独用中药处方,冰片、硫磺,每次各取10g;苍术、黄柏、大黄,每次各取20g;上述研磨成粉,兑食醋,每次100ml,调配成浆糊状,均匀涂抹在病患处。每间隔4d涂抹1次,连续用3~4次。
用药治疗期间,隔离改善喂料条件。用药后20d,检查患病绵羊的头部、臀部、背部等处,是都有虫体存在。
3.1.4 药效评价
对患病集中部位,头部、臀部、背部等处皮肤,刮取皮屑,置于浓度1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1h,待皮屑完全溶解,离心沉淀后1~2min,撇去上清液,吸取沉淀物,经显微镜检查有无虫体。
当未发现有活虫体,而且,病羊头部、臀部、背部等处瘙痒症状消失,即可确诊为痊愈。
3.1.5 数据统计
随后的结果体现在数据汇总上,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以判定试验结果。
上述不同分组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来看,B组用特效伊维菌素配用中药处方涂抹病患处,治愈率最高,10头病羊都全痊愈。各组数据比较如下,经早期用药处理后的第20天,A组治愈率70%,B组治愈率100%,C组治愈率80%。而且,通过数据分析,各组的差异性显著,P <0.05。
表1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比较
自用药治病过程来看,经西药长效特效霉素,配用中药处方治疗的B组,经过前期经20d的治疗,治愈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单纯用西药的A组和单纯用中药的C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同时,分组的羊只中,有妊娠母羊、哺乳母羊、羔羊,统一的用药方法,在获得疗效上没有体现出差异来。
A组、C组治疗后第20天,个别仍有轻度感染症状,病羊的头部、臀部、背部依旧能检出活体虫体,同时,表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
B组治疗后第20天,瘙痒症状消失,患病部位的背部、臀部、头部等处,经镜检没有发现有活体虫体出现。而且,病灶处有新毛长出,基本得到完全治愈。
绵羊养殖生产期间,螨虫病的危害较严重,可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日常养羊管理不善,羊舍温湿度控制不当、喂料营养搭配不均等问题的出现,都加重羊螨虫病的感染几率。此病以往的治疗中,多数以西药为主。但是,从长期的用药来看,西药易增加机体的耐药性,长期用药会导致某种药物的药效失效。为此,个别患病严重的绵羊,单一用西药疗效是越来越差。为此,文章尝试用中西药组合治疗的措施,经试验论证确实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差异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