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府:甘作医保“螺丝钉”

2019-08-19 08:25:50邹萃
中国社会保障 2019年5期
关键词:螺丝钉办事杭州市

文·图/本刊记者 邹萃

严光府(左一)每天还在经办窗口为办事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认识严光府,是从他那一长串的荣誉开始的:2019年被杭州市青年文明号岗位能手活动委员会办公室评为2018年度杭州市“青·助跑”主题活动最美“跑小青”;2018年和2015年两度被杭州市人社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杭州市直属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干部;2013—2015年连续3年考核优秀,记三等功一次;2014年被杭州市直机关团工委评为201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2013年被杭州市医保局评为2012年度先进工作者……这个“85后”小伙子,从2011年进入杭州市医保局,几乎每年考核都在“优秀”等次。这些荣誉是他将青春、激情、梦想赋予医保生涯的最好见证。

初来乍到的“海绵”新人

1985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的严光府,毕业后直接进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工作。2011年,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了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

严光府的医保“第一站”是审计调研处,当时正值杭州社保“五险系统一体化”调研阶段,审计调研处负责摸清各个处室业务需求,然后作为中间部门准确对接系统开发商。几个月下来,联络人严光府不仅了解了各个处室的工作内容,医保系统的整体运行架构也开始在他心中“浮出水面”。“能在第一时间就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适应新岗位,融入新团队,我无比幸运。”严光府说。

短暂的“第二站”是综合业务处。因为缺人手,2013年元旦过后,严光府临时前往支援,负责“两定机构”的验收和考核,重新梳理和明确医保定点准入流程。6个月后,严光府又回到审计调研处,之前对各个处室积攒的“熟悉度”,让他在风险防控工作上游刃有余。严光府自称当时就是一块干透的“海绵”,兴奋地汲取各种医保业务点滴,不停地提升和完善自己。2013年9月,严光府又被调至办公室,不仅要负责材料总结工作,还要揽起固定资产管理、维修、后勤等各项事务。“我在办公室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将原本一直无法与财务系统准确契合的固定资产情况重新梳理完成,大到一台空调,小到一张桌椅,都一一登记入册。”每天埋头于琐碎的杂务之中,并没有接触太多一线业务,严光府依然乐在其中。

两年多时间,严光府已轮转了杭州市医保局4个部门,新挑战也接踵而来。“我接触医保业务之后,才发现医保是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曾经有位前辈说医保工作是行善积德,这句话一直印在我心里。”严光府说,“有了心里这道光,我感觉工作充满了快乐,我愿当颗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2015年元旦刚过,这颗“螺丝钉”又轮转到了“医疗保险管理处”。在处长刘俊延的印象里,“小严刚到医管处,就一头扎进业务学习中,他是个探寻背后更多问题的‘有心人’,哪怕是一些很冷门的医保政策知识都不放过。”从一张白纸到被公认的“医保通”,勤思、善学、好问已然成了严光府的“标签”。

“小严老师”上线

在医管处,严光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医保年终结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个人账户管理、退休待遇核定、灵活就业人员健康体检管理等工作。同事刘颖评价严光府“几乎承担了处室中最多且最复杂的业务,但无论压力多大,都是轻描淡写,一笑而过。”

看似“轻描淡写”,并不意味着云淡风轻。严光府一开始也是从窗口服务做起,与参保人员打交道,见证了医保政策的庞杂,理解了一线服务的辛苦,整整一年的锤炼也是他自身医保理论的实践阶段。

实践出真知,历练长才干。2017年杭州市医保局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只需取一个号即可办理所有医保业务,打通窗口融合通办实现“一窗受理”;同时开展医保业务网上“自助办”,要实现“一次不用跑”。严光府和同事合作编制统一的办事指南:从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材料、缩短办事时限等方面入手,优化办理事项,取消了近30项办事材料,5个备案事项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办结”优化为即时办理,多项业务办理时限大大缩减。2018年严光府还独立负责完成“移动办”“网上办”“自助办”等程序的需求维护、测试验收和上线工作。件件举措都直击群众痛点,直面改革难点,为方便参保人员交出了满意的医保答卷。

2017年底,本着改变“同城不同待遇”的初衷,严光府接手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医保一体化工程,这项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四地政策和经办流程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寻求最佳平衡点,严光府在前期调研就做足了功课,不仅参与各区提出的特殊需求评估论证,还就三区对口部门反映的疑难问题反复沟通协调,“压力很大,但扎实的调研和细致的沟通让一体化工程顺利落地。”谈及此,严光府有如释重负之感。

落地之后的磨合过程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虽然四地已实现政策一体化,但具体经办人员依然需要一个熟悉过程。此时,严光府的手机成为“热线”,来自区县和街道的电话、短信、微信不断,耐心解答的态度,让很多人记住了他,亲切地称呼他为“小严老师”。“每当听到比我年长一些的人这么叫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证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特别开心。”

更“急难险重”的活儿莫过于每年的医保年终结转,小严作为这场“重头戏”的主要工作人员,每年11月就需要提前转战杭州人社信息中心。因为四地医保一体化,数据量从原来的600万增至1200万,数据核查和测试工作加倍,而且由于区县历史政策不一致,核查规则也有所不同,从中发现的30多万个问题数据让小严焦头烂额,两个月连续无周末的加班加点,加上前后7轮测试,2018年12月31日,这项被小严称为不亚于“高考”的医保年终结转工作终于顺利完成。“结转工作责任重大,每天面对海量枯燥的数据,需要足够的细心,小严的白头发为此都多了不少。”医管处同事陈黎吉深有感触。

“四分钱”的故事

与严光府同期进入医保局的陈黎吉自认两人在多年的相处中“革命友谊深厚”。“无论遇上多棘手的问题、多复杂的情况,从来没见过他发脾气,也从来没见过他有过埋怨。”有人身体不舒服,小严主动顶上;业务遇上难题,小严耐心帮忙;甚至工会组织活动,他都会帮着出谋划策。“劳心劳力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陈黎吉说。

医保局上下至今都记得一个“四分钱”的故事。2018年3月,一位名叫蒋为的参保人员来到经办窗口,咨询为何自己的医保个人账户多了4分钱。经过沟通,工作人员了解到,50多岁的蒋为多年前从国企下岗,现在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一直琢磨医保个人账户如何计算。窗口人员随即根据政策规定和计算公式加以解释,但未能算出4分钱利息的来历。蒋为顿时失去了耐心,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拍桌子发泄。工作人员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叫小严!”小严来到现场,先是温和安抚,缓和对方情绪,仔细询问情况后,他结合医保政策,根据计算机运算规则一步一步演算,真相终于查明:原来这4分钱是当年的银行活期利率进行了“四舍五入”运算。一番摆事实、讲道理之下,蒋为的语气也不再咄咄逼人,最后信服而归。

之后,蒋为经常来到医保局,专程找小严,不是咨询问题就是提出疑问,小严每次都拉张椅子请他坐下,对照《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逐条探讨。大概过了一两个月,蒋为终于擦掉了心中所有的“问号”,在对小严表示感谢之后,再也没有来过医保局。

类似“四分钱”的故事还很多,在刘颖的记忆里,窗口工作经常会遇到负面情绪较多的办事人员,也会遭遇责难,但小严从来都是微笑示人、亲切对待,许多一触即发的矛盾随之化解。小严也对此颇有感触,“窗口服务面对众多参保对象,来办事的人大多有自身特殊的情况,基本都属于老弱病残,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能帮助解决的尽量帮助解决,这是作为医保人的职责所在。”

正是秉承着自己当初对于医保工作的初心和热情,小严在医保局收获了诸如“救火队长”“拼命三郎”等称号。这份来自同事的信任和参保人员的认可,让小严非常知足,“我仅仅是杭州医保这个优秀团队中的一份子,能做的就是在普通而又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每一件事,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医保这份民生礼包更好地传递给有需要的人。”

猜你喜欢
螺丝钉办事杭州市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我是小小螺丝钉——走进“3·5”学雷锋日
少先队活动(2021年3期)2021-06-11 05:43:44
我家的那颗“螺丝钉”
学生天地(2020年20期)2020-06-09 02:57:00
各自为政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9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41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7
明天有事
少年文摘(2016年4期)2016-08-13 17:34:22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