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华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一篇小说《伤痕》,作者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大一学生卢新华。小说讲述了“文革”中,一名下乡插队的女知识青年因要求进步与被打成“叛徒”的母亲“划清界限”,不能相见相认。最后母亲冤案平反,母女却天人永隔、抱憾终生的悲剧故事。小说《伤痕》一经发表,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反响,成为“文革”后“伤痕文学”的开篇代表之作,卢新华也因此一举成名。
令我惊诧和巧合的是,小说太贴近我了,好像是在写我,我好像就是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因为我和文中主人公以及她的遭遇,有太多的吻合和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两个人同名同姓,年龄相近,同为下乡女知青,同有一个背负“叛徒”罪名的母亲,同样对母亲做出过不理解的傻事,后来母亲又都平反昭雪。当时,通过《伤痕》让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新时期转折的到来,看到了我和家庭的希望和光明(当时我母亲还未平反),使我产生一种解放了的胜利感和终于熬过来的喜悦感。
当时我并没有把《伤痕》看作是虚构的小说,而更多看作是纪实文学作品,因为它太真实、太典型了。甚至我开始猜想:作者究竟是谁?署名是不是真名实姓?他(她)是不是认识我、知道我的事?最后我终于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和急切地希望抒发诉说的欲求,便拿起笔给卢新华写了封信。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写信给素不相识的作者。信写好后,我用了很美的信纸,请一位字写的很棒的同事帮忙,认真誊写了一遍。信发出后没有音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这事也就渐渐淡忘了。
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29年后,我竟然有幸见到了《伤痕》的作者卢新华。卢新华是通过中央电视台一名姓邬的女记者找到我的。2007年8月24日,邬记者和卢新华一行几人来到我家,邬记者事先没有透露卢新华也来了,是谈话中间,她突然告诉我的,给了我一个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
我们围绕小说《伤痕》畅谈了很长时间。卢新华讲了他写小说《伤痕》前后的一些情况,他给女主人公起名字时的想法,文章发表后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等等。我也谈了看过《伤痕》后的心情、感想,谈了自己和父母家庭的情况。他还说他当时给我回了信,我说我没有收到。临别时,卢新华赠送给我两本他写的书:《细节》和《紫禁女》,并签名留念。最后,我们一起合了影。邬记者还请我们在餐馆吃了饭,我们也赠送了他们陕西特产和纪念品。
后来我多次在电视上(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等)看到卢新华。他在接受采访中,谈到《伤痕》一文时,常常会提到我写的这封读者来信,还会引用信中的句子。我想,我的来信和其他来信的最大不同就是我和《伤痕》主人公及其遭遇的极为相似与巧合,这也是对《伤痕》一文的社会性、真实性最有力的印证。我想,卢新华所以来找我,也许是想把这种社会性和真实性进行一种更形象的论证和更人文化的强调,当然也想看到和了解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