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郭沫若

2019-08-19 06:21李响
金秋 2019年9期
关键词:郭沫若

文/李响

叛逆

1963年11月,郭沫若一家从北京西四大院胡同五号搬进气势恢弘的前海花园(占地七千平米,前身是和珅私邸前院),外人看来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就在这年夏天,郭沫若最钟爱的儿子郭世英中断在北大哲学系的学业,下放到河南西华农场,起因是他与几名“反动学生”结诗社,讨论文学甚至政治问题。碍于其父声望,郭世英被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以自愿名义下放。

郭世英是郭沫若众多子女中最充分继承父亲才情,也是最反叛的。周末回家吃饭时,面对满桌菜肴,他会发出挑衅的感叹,表现对“特权”的不满:“唉,要是把这些菜带回学校里慢慢吃,该多好。”有一次,郭世英邀朋友牟敦白到家里玩,在门口巧遇郭沫若。郭世英知道牟敦白极其热爱郭沫若“五四”时期的新诗,便指着自己父亲的背影说:“这就是你崇拜的大偶像,装饰这个社会最大的文化屏风。”

也许这只是儿子针对父亲的无心叛逆之语,但近年来,许多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对晚年郭沫若发出了类似的反思式评价。从五十年代末直至去世,郭沫若写的大量宣传时事、歌颂领袖的诗词,在艺术价值上难与青年时代作品比肩,有些几乎令人费解。

失子

1967年4月,郭沫若与于立群的三子郭民英自杀。郭民英自幼爱好音乐,196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时,将家中一台盘式录音机带到班上,与同学一起欣赏古典音乐,结果被批判为炫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崇拜“洋名古”。郭民英深受打击,退学入伍。他的自杀没有征兆,也没留下任何遗言,当时分析,他患了类似抑郁症的疾病。

1968年4月19日,已经从农场回京、在北京农业大学继续学业的郭世英,突然被农大造反派绑架关押,由头仍然是五年前的反动诗社案件。当天晚上,郭沫若将和周恩来一起出席活动,于立群再三嘱咐,见了总理务必汇报世英被抓。但当时,全国陷入混乱,周恩来焦头烂额,郭沫若到底没把这事说出口。他黯然回到家中,进院已是深夜,全家都没睡,都在等他的消息。于立群情绪一下崩溃了,反复质问郭沫若为什么不跟总理说。据他们的女儿郭平英回忆:“我平生第一次听到父亲解释的声音是颤抖的,他只说了一句:‘我也是为了中国好。’然后就说不下去了,从妈妈房间走回他房间了。”

仅仅三天后,农大传来消息:“郭世英已自绝于人民。”26岁的郭世英从楼上摔下来,双手捆在背后,粗麻绳已嵌进肉里,全身伤痕。周国平来到逝去好友家中,看到客厅里,于立群坐在沙发上痛哭。“透过窗户,我看见郭老独自在院子里,正弯着腰,切割用牛油自制的肥皂。我走出去,帮他扶住盛肥皂的搪瓷盘,他朝我默默地点一点头。”

后来,郭沫若长时间一个人在书房,用毛笔在宣纸上抄录儿子的日记。宣纸被装订成册,他整整抄了八册。

矛盾

1974年1月25日,北京举行了一万八千人参加的“批林批孔大会”。郭沫若早在“五四”“打倒孔家店”时代,就是旗帜鲜明的尊孔者。他被“勒令”到会,会场上几次三番被“造反派小将”点名,点到就要起来罚站,在寒风中接受批判。82岁的郭沫若,终于亲身体会到他那些故友被打倒时的感受。

2月10日,江青突然造访郭家,要求郭沫若写检查,连续轰炸近三小时才离开。郭沫若如惊弓之鸟,当夜肺炎突发,高烧至神志不清,被送进北京医院。这是郭沫若晚年第一次病重住院,整个1974年,他住院七次,身体一蹶不振,面貌急速衰老。此后,他几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也很少写诗。

1976年,“四人帮”被捕。因心情大快,郭沫若身体出现奇迹般恢复。他出院回家,和家人一起欢度1977年新年,还在电视上收看“迎新春庆胜利”演唱会。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了郭沫若词作《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郭沫若看完节目写信给常香玉称赞她“使拙作生辉”。

仅仅五个月前,郭沫若还写过一首《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走资派,奋螳臂。邓小平,妄图倒退……主席挥巨手,团结大进军。”两首词对比读来,令人感慨。

1978年2月,郭沫若最后一次住院,直到6月12日去世,再也没能回家。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撒在大寨“肥田”。

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郭沫若留给世间太多饱含争议的文本。1963年,在给陈明远的信中,他把自己那些歌颂时事的诗贬为“分行散文”:“我要对你说一句发自内心的真话:希望你将来校正《沫若文集》的时候,把我那些应制应景的分行散文,统统删掉,免得后人耻笑!当然,后人真要耻笑的话,也没有办法。那时我早已不可能听见了。”

这是他真正的表白吗?郭沫若逝世多年,他晚年的内心世界仍然如前海花园寂寥的高墙深宅一样,迷宫般重重叠叠,房间都落着锁,充满疑问。

猜你喜欢
郭沫若
印象·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青年郭沫若在成都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支持的《抗战儿童》
郭沫若致郁文的信
郭沫若佚诗一首
郭沫若 陈铭枢 輓刘湘将军
郭沫若游晋祠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