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语篇对话空间的建构

2019-08-19 08:45刘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语篇空间

刘烨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据“301”调查结果,签署了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中国商务部于23日发布了针对美国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提议,拟对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启动贸易保护措施,其中一半以上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大陆商品(彭波,2018)。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不仅限于中美两国,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切身利益,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各行业人士的关注。该研究通过自建语料库,在对话空间和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对“中美贸易战”语篇中的介入资源进行分析,探索经济类新闻语篇中对话空间的调节机制。

1 理论框架

依据Bakhtin的对话性思想(dialogism)和时空体理论(chronotope),对话空间可以看作是由语篇中拥有不同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各声音相互交错而成的概念。Bakhtin认为语言具有交际性和社会性,依赖于语境,尤其是社会意识形态(赖良涛&白芳,2010)。即使在同一语篇中,语言会随着语境的转变,主体和其他声音的关系变化而不断改变。由此推断,对话空间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主体可以随时改变自我定位并改变对话策略。Bakhtin(1981)认为声音和文本是通过对话建构的,并试图查找在一个对话中出现的两种声音开放程度的不同。这种潜在的对话开放程度,在开始谈话甚至思考之前就已经存在了(Wegrif,2007)。目前,国外对话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领域,例如课堂模式(Scott et al,2010); 写作指导(Jesson&Rosedale,2016);教学技术(Wegirf&Major,2018)等。国内对对话空间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对语篇中对话空间的构建更是鲜少涉及。张征、刘世铸(2016)以学术话语中对话空间的建构为例,探索了不同语境下作者、读者和语篇中其他声音的位置关系对对话空间构建的影响。在调节对话空间的众多方式中,最常用的是评价理论三个子系统之一的介入系统,因其指出了语篇中,作者是如何通过词汇语法资源表达自身观点,与其他声音建立联系,并与预期读者达成一致的(Martin&White,2005)。

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所选语料中的介入资源进行标注和分析。

该文选取了 《经济学人》2018年3月10日至7月7日的16期杂志中有关中美贸易战的26篇报道,共计27205字。语料涵盖了中美贸易、美国贸易政策、受贸易战影响的中美企业、世贸组织以及关税等相关报道。为方便标注,所有的新闻在下载后都转成txt文本格式。新闻题目、编者信息、新闻来源以及图表、插画等非文字性部分不包含其中。采用UAM Corpus Tool作为语料库工具,创建项目并根据介入资源层级对导入语料进行基础标注(关键词见表1)。语料标注全部为手工标注,为确保客观性和准确性,语料标注由二人共同完成,一致率达90%以上。标注不一致的地方,经过辨别协商,最终确定所属类别。

3 结果与讨论

3.1 介入资源分布

经统计,对话扩展的比例高于对话收缩,占多声系统的60%。在“中美贸易战”语篇中,最常出现的三种介入资源分别为:“对立”(counter)、“引发”和“承认”(acknowledge)。对话收缩中最常见的介入资源是“否定”,而对话扩展中最常见的介入资源是“引发”。

3.1.1 “否认”资源

“否认”资源是对话收缩的主要调节手段。“否认”包含“否定”(deny)和“对立”两个子系统。在对话收缩中占比最高的是“对立”,其次是“否定”。让步之所以属于多声系统,是因为后者由前者引出,是不同于前者的声音,因此构成了对话(王振华,2010)。“否定”属于多声系统是因为其预设了肯定命题的存在,并用否定资源反驳了该命题(张征、刘世铸,2016)。

表1 介入资源数据统计

“否认”系统中,对话空间的调节依赖于作者,读者很难进入对话,话语权锁定在作者手中,无形中增强了新闻评论的真实感和权威性,使读者难以挑战。新闻的真实性可通过缩小对话空间来实现。

3.1.2 “声明”资源

“声明”包含“同意”(concur)、“宣称”(pronounce)和“认可”(endorse)三个子系统。新闻评论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音来源的准确性。“同意”是指无可争议的内容,预设内容为作者和读者都接受的常识,然而这种预设并不一定科学,极有可能是作者的有意引导。“宣布“”是为实现作者意图,对命题的强调或干涉;“认可”则是作者借助外部权威声音加以评论,是新闻评论准确性最重要的实现渠道,因其注明观点和数据的来源,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声明”资源在新闻评论中占比最低。新闻评论中常引用官方人士的话语,而很少采用机构数据。因为获取数据来源有限,且罗列数据过于学术,不具有广泛性。在引用权威机构话语时,一般会采用“say”而不是更为正式的“demonstrate”“declare”等词汇。尽管新闻追求准确性,但在表达时反而会弱化这种特性,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3.1.3 “引发”资源

在介入系统中,最常用到的介入资源是“引发”。新闻评论中有许多模糊性的表达,这也是表示客观准确,防止太过武断而带来纰漏的一种手段,符合新闻评论的特点。“引发”中最高频的是 would,could和 might,其中would出现94次,占总比例的38.9%。Would出现频繁的原因是新闻中含有许多对事件未来走向的推测,这是大数据时代下新闻呈现的新特点(王光艳,2014)。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大数据的普及,新闻的及时性体现为其预测力,在新闻评论中,通过采访专家,收集数据等形式,对事件走向提前预估,如重大案件判刑、国际形势预判,提前抢占新闻热点。因此“引发”占比重,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虚假报道的规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

3.1.4 “归属”资源

“归属”资源在对话扩展中的占比虽然远小于“引发”资源,但依旧是新闻评论中对话空间的常用调节手段。“归属”包含的两个子系统“承认”和“疏远”(distance),都通过引用外部声音达到打开对话的目的。“归属”揭露声音的来源,作者在引用时只摆出观点,不对所引话语负责。一般来说,新闻评论引用的声音来源有两个:一是普通市民,二是权威机构或个人。从普通市民的视角引入对话是新闻常见的叙事手段,表达采访对象所代表的群体心声,因而引起共鸣,而权威的声音来源可增加作者观点的说服力。

3.2 对话空间的调节机制

对话空间的大小与作者的自我定位、读者定位以及语篇中其他声音的定位都是密不可分的。作者通过运用介入资源等方式改变自身定位,进而调整读者的可介入程度。该节将分析不同的介入资源对对话空间开放程度的影响,探索对话空间的调节机制。

3.2.1 对话空间收缩

在介入系统中,对话收缩的方式包含“否认”和“声明”两类,但这两类仅代表了多声系统中对话空间的调节方式,除此之外,单声系统也可以实现对话的收缩。单声系统是对话收缩中的极端现象,因为单声系统中不存在其他声音来源。作者完全关闭对话通道。

例 (1)America is undermining the rules-based system of world trade.

即使在单声系统中,作者也有其自身的倾向性和目标读者,只是其通过断言的方式,阻止读者进入对话。纯粹的单声在新闻评论中很少见,一般出现在开篇或结尾,用来摆明自身立场。如例(1),作者在开篇摆明该文观点,即中美贸易战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否认”资源则通过提及其他声音,暂时性地打开对话空间,随后又立刻通过否定或反预期的方式将对话空间关闭,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在介入资源中,“否定”的开放程度最低。直接否定一方面维护了新闻和声音来源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统一了作者和读者的立场,使作者观点更易被接受和理解。

例(2):President Donald Trump does not follow through on everything he says or tweets.

例(2)中包含一个肯定命题,即预设特朗普应当遵循他说过的话和在推特上发布的消息,然而“not”一词否定了该种可能性。这样的直接否定几乎无法为读者提供介入的时机,因其打开的对话空间在该句中瞬间关闭。相较而言,“对立”资源中对话空间的关闭较为缓慢且力度较小。

例(3):Growth is bound to slow as China gets richer,but structural changes are also making growth more stable.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后半句的转折,对于经济增速放缓必然性的解释是为了引出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益处。相较于增速缓慢,作者更强调稳扎稳打。由于作者在引出前半句后,驳回其观点,读者的介入空间依旧不大。

“声明”系统中,作者将自我定位向语篇中的所引声音靠拢,与其达成一致,从而达到对话空间缩小的效果。“声明”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中,“同意”和“宣称”的对话空间要小于“认可”。因为“同意”和“宣称“并未借助外部声音实现其权威性,而是通过默认的方式,将其视为众所周知的常识或真理。这样的默认具有模糊性,读者无法明确指出或推翻其不合理性。

“认可”系统中,作者借助外部声源的权威性来达到缩小对话性。

例(4):According to the commerce department,a tariff of 24%—the level it recommended—would have been enough to crimp imports by a third in 2017,equal to roughly 10%of demand.

文章引用了美国商务部提供的关税数据和指标,同时具备权威的发布机构和准确的数据支撑,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读者在进入对话时很难对权威数据进行质疑,对话空间因此缩小。在“承认”系统中,对话空间的大小与语篇中其他声音的权威程度呈负相关。所引声音权威性越高,作者对其信任度越高,读者挑战的机会就越小。

上述分析可得,作者对所引声音的肯定或否定命题的认同以及对权威话语的引用是对话收缩最常用的方式。通常来说,对命题认同程度越高,所引声音权威性越高,对话空间就越小。语篇中的其他声音以隐性方式表达时,对话空间开放程度更低。例如“否定”资源相较于“认可”资源而言可挑战程度更低,是因为“否定”资源中的命题声音更为隐秘,读者不易发现进而发起挑战。

3.2.2 对话空间扩展

在介入系统中,“引发”资源和“归属”资源承担了扩展对话空间的功能。通过运用情态和对他人话语的引用实现扩展对话空间的目的。

“引发”系统主要依靠情态和情态隐喻实现,张征&刘世铸对不同情态和情态隐喻的介入程度进行了探究并按情态量值的高低划分其对话空间的大小。“引发”的出现说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潜在声音,当“引发”资源靠近其中一个声音时,对话空间较小。举例说明:

例(5):Disputes that might have been swept into a new trade round have fallen to the WTO’s dispute-resolution machinery,which is too slow and too frail to carry the burden.

例(6):But such action must be proportionate and limited.

例(5)中至少存在三种潜在声音,一是当前争议会交由世贸组织的纠纷调解机制解决,二是该争议委托其他机构接手,三是无组织对该争议负责。这里的情态词“might”,读者很难判断作者的倾向性,处于潜在声音的交叉地带,因此读者有很大的空间发表自身看法。而例 (6)中,存在至少两种潜在声音,而作者通过“must”这个词表明其倾向性,即这样的行动必须适当且有约束。在空间位置中表现为靠近潜在声音的其中一端,因此对话空间缩小。

“归属”资源同“认可”资源类似,利用外部声源达到自身写作目的。不同的是,尽管“归属”资源同样认可该声音的存在,却并不与其站在同一位置。“承认”资源接受或有意愿接受该声音,而“疏远”资源拒绝同意该声音的观点。这两个子系统在空间位置上表现为 “承认”系统较“疏远”系统离声音来源更近,对话空间相对较小。

例(7):Lawyers like Robert Lighthizer,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grumble that the WTO has allowed China 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one else and its outdated rules have stopped America protecting itself.

作者选取一位美国律师的话语用来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作者的主观立场。这里的引用目的就是期待读者对其发表看法,同意或推翻该论断。“归属”资源的声音来源丰富,覆盖面广,包含普通民众、权威人士、政府机构等。

例(8):“No country can be isolated from globalization”,said Xinhua net,“the wise man builds bridges,the fool builds walls”.

权威声音在“承认”系统中出现频率高于“认可”系统,侧面证明了作者保持对话空间的开放,将外部声音作为一种相对平等且可挑战的资源,也体现了新闻不再一味追求话语的权威性和官方性,更注重受众的可接受程度。新闻对话塑造了一种平等的形象,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参与感。

对话扩展的主要方式是保持对语篇中其他声音的中立,使读者有充分的空间挑战所引话语。语篇声音越丰富,态度越中立,作者在对话空间中的比重就越小。相应地,由于作者放开了部分的话语控制权,读者可介入的空间随即变大。

4 结论

该文通过对经济类新闻评论中介入资源的分析,探索了作者如何通过转变自我定位来调节对话空间的大小。研究表明,不同的介入资源所打开的对话空间是不同的自我定位、读者定位和声音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对介入资源的分析,该文认为,对话空间的调节具有以下几条规律。

(1)作者对语篇中其他声音(包括其内含的潜在声音及肯定或否定命题)的认同度越高,对话空间越小;相反如果作者保持中立,则对话空间越大。

(2)语篇中其他声音的权威性越高,对话空间越小。

(3)对话收缩中,语篇中其他声音的表现方式越隐蔽,则对话空间越小。

(4)语篇中其他声音的潜在声音越丰富,对话空间越大。

这些规律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语篇中的对话空间提供依据,并为新闻评论的写作和阅读提供理论参考。新闻撰写者可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调整语言,引导读者接受其观点;同时读者也应熟悉语言模式,在辨别作者真实意图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由于样本限制,该研究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如只选取一本杂志作为语料,且样本数量不够大,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该文的语料偏重于新闻评论类文章,不同类型的新闻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较性研究可能会使该研究更加科学严谨。另外,介入系统偏重于词汇和句法资源,其他隐性资源如篇章结构、修辞等也值得研究。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战语篇空间
空间是什么?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创享空间
特朗普税改下国际税收竞争思考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