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发
(庆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甘肃 庆阳 745000)
肺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生物学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其中前者包括大细胞癌、腺癌以及鳞状细胞癌等,并且相比较后者而言,其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慢,转移扩散时间较晚。当前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手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为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为中期或晚期,出现局部转移病灶,从而降低了5年生存率。因此,本文研究了术前增强CT检查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如下报道。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0~78岁,平均(58.4±9.3)岁,其中12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同意书[1]。
选择GE 128层螺旋CT扫描仪,设置参数,其中层厚为2mm,电流为250mA,电压为120kV,检查时,取仰卧位,从肺尖开始扫描,直到肾上腺,然后选择优维显作为对比剂,根据患者体重计算用量,一般为1.5ml/kg,运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进行肘静脉注射,控制好速率,通常为3ml/s。检查的过程中,对肿瘤直径最大层面的3个部位,即远肺门、近肺门以及中央区增强前后值进行测量,连续3次,取平均值[2]。同时,根据CT同层扫描的平扫值和最高强化值的差值定义病灶强化幅度,并且在对明显和轻度强化进行划分时,将增强值为15Hu作为分界。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由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本组的32例患者中,19例>1.0cm,占59.38%,13例≤0.1cm,占40.62%,其中前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3.68%(14/19),明显高于后者的46.15%(6/13),比较有差异(P<0.05)。
经CT检查,17例为轻度强化,占53.12%,15例为明显强化,占46.88%,其中前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7.06%(8/17),低于后者的80.0%(12/15)(P<0.05)。
32例患者中,16例肿瘤直径<3cm,占50%,14例为3~7cm,占43.75%,2例>7cm,占6.25%。同时,前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7.5%(6/16),明显低于后两者的85.71%(12/14)、100.0%(2/2),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3]。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与CT增强情况、淋巴结最小直径以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关,见表1。
表1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在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80%~85%左右,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但是确定分期、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效果和预后的评估,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比如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部位等。在肿瘤的临床分期中,淋巴结分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是纵膈淋巴结转移,也是淋巴结分期的一个关键环节。当前在对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时,CT检查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增强CT扫描对肺部阴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是在诊断淋巴结转移如纵膈、肺门等部位的效果较差[4]。本次研究发现,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并且其发生率与肿瘤体积呈正比关系,其原因可能为肿瘤越大,越容易出现恶变,并且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通常在对纵膈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时,将其断径≤0.1cm作为阈值,如果在CT检查中超过该阈值,则可以判断为淋巴结转移。此外,CT扫描的强化程度能够将结节供血血管的丰富程度充分反映出来,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程度比较丰富,并且淋巴结转移与CT增强程度密切相关,其原因可能为肺癌组织中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在肿瘤的转移中,血管形成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肿瘤的淋巴结转移[5]。
综上所述,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行增强CT扫描,可以及时发现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