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刚
(禹城市人民医院CT室 山东 禹城 251200)
肺结核是呼吸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疾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常见于成年群体,会导致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低热、盗汗、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呼吸,同时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威胁。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做好疾病的治疗工作,因此早期的临床诊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1-2]。为帮助患者做好疾病的治疗工作,我院将收治的133例接受诊断的成人肺结核病患者进行了疾病诊断研究报告的制定,从而为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依据,制定的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于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5月份按照随机分组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接受诊断的成人肺结核病患者,并为帮助患者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X线平片组与CT组。所有患者中,男性病患33例,女性病患34例,患者年龄23~82岁,均值为(52.47±1.39)岁。所有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中,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P>0.05)。
X线平片组:X线胸片检查措施的运用。检测人员在对患者使用这一技术进行疾病的检测期间,为保证对患者的检测质量,可以使用由三德医疗器械(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LX112型的X线机对患者进行诊断,并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参数的设置,比如额定电压设置为220V,频率控制在50Hz,同时还需要将仪器的照射时间控制在6.3秒左右的范围内,进而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检测。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侧、后前位进行平片扫描,扫描范围确定在自肺尖至肺底,设置层厚与层距分别为10mm。同时为例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指导患者以立位姿势接受诊断,使肩背向胸部靠近,检测时X线经患者的胸骨柄处直接射入,从而完成患者的检测[3]。然后将患者的检测结果交予患者的主治医师,根据患者肺部病变部位异常阴影、形状、密度等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以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CT组:低剂量螺旋CT诊断技术的运用。检测人员使用由飞利浦公司生产的低剂量螺旋CT诊断仪器对患者进行CT扫描,同时将仪器的电流参数设置在400mA,螺距0.5,而在层厚、间隔、准直器等参数的设置上,则分别将其设置为1.5mm、1.5mm和60mm×0.65mm。在检查期间为保证患者的舒适,同时为顺利完成检测工作,需要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的姿势接受诊断,从而充分暴露患者的肺部。以患者锁骨至横膈处作为扫描范围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测,最终得到患者的检测结果[4]。之后同样交予患者的主治医师进行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并制定疾病治疗的方案。
比较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后疾病诊断的符合率。
在不同诊断方式疾病诊断的符合率方面,低剂量螺旋CT技术显著优于X线诊断技术。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不同诊断措施诊断符合率的比较(%)
肺结核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肺部上叶尖、下叶背段、后段是肺结核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主要患病部位。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为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以此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其中X线检查、CT检查作为检测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常用手段,两者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为医护人员制定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依据。但是X线检查的图片为平面图,且胸部组织存在重叠,很容易出现疾病检测分辨率较低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一定的影响[5]。而与X线检查相比,检测人员将低剂量螺旋CT检测技术运用到患者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可以发现X线检查中不能发现的微小病变,拥有着极高的分辨率,并对病变的范围、性质等进行准确的评估,进而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为后期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结合本次研究,在不同诊断方式疾病诊断的符合率方面,检测人员使用低剂量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时的效果显著优于使用X线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时的效果(P<0.05)。由此表明,为帮助患者做好肺结核疾病的治疗工作,检测人员需要对患者使用低剂量螺旋CT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
总而言之,相比于X线诊断,低剂量螺旋CT技术应用在成人肺结核病患者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优势,能够为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依据,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