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静,陆成栋,葛袁晔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腹膜后肿瘤是主要来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等部位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当患者可以明显触摸到腹部包块时,往往病情已经步入中后期,治疗难度较大,致死率极高。因此,对疑似该病的患者进行及时且准确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通常采用CT影像检查,其诊断效果较好[1]。本研究以我院患者开展实验,分析特定CT征象鉴别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价值,现有汇报如下。
选择2016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肿瘤良恶性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良性组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5~77岁,平均(57.17±6.24)岁;恶性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2~79岁,平均(58.09±6.10)岁,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所有患者均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64 排螺旋CT实施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流200mAs,管电压120kV,螺距1.375,自动重建1.25mm薄层图像,同时进行冠状面及矢状面重组,层厚、间隔设置为5mm。患者扫描前6h禁食,扫描前2h分次服用1500mL1%浓度的泛影葡胺,检测人员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深吸气后屏气,自膈顶到耻骨行联合扫描。平扫结束后行增强扫描,以3mL/s流率将300mg/mL的碘海醇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患者体内,剂量控制在2mL/kg,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由两位专业影像医生分别对图像进行独立观察,存有争议的部分由其协商判断。
影像学指标:①胰腺、子宫、肾脏、肝脏等结构迁移,空腔脏器呈新月状;②腹膜后大血管、输尿管推移、侵犯或包饶;③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其属支、分支间距增大;④肿瘤贴近脊椎、髂血管、髂腰肌等位置,伴随有椎骨及椎间孔异常;⑤腹膜腔肿块与脏器间存在脂肪间隙。
将CT定性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计算诊断准确率、误诊率、特异度及敏感度。同时观察良恶性肿瘤生长状态及钙化情况,其中肿瘤生长表现为异常增大,钙化主要表现为偏心性钙化、散在斑点状钙化、结节状钙化。
研究收集的计量单位数据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可比性。
术前CT准确定位肿瘤于腹膜后间隙的患者有39例(81.25%),错误定位肿瘤于实质脏器或腹膜腔的患者有9例(18.75%)。术前诊断良恶性肿瘤例数分别为27例和21例,术后病理诊断确认良恶性肿瘤例数分别为28例和20例,诊断准确率为85.42%(41/48),误诊率为14.58%(7/48),特异度为85.71%(24/28),敏感度为85%(17/20)。详见表1。
表1 定性诊断分析对比(n,%)
恶性组出现肿瘤偏大,且肿瘤钙化例数更多,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良恶性肿瘤生长状态及钙化情况对比(n,%)
腹膜后肿瘤主要包括腹腔后潜在腔隙原发性肿瘤以及其他部位转移来的继发性肿瘤,其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更为多见[2]。该类肿瘤由于位置较深,且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患者救治时往往以处于中晚期,导致治疗难度增大。应当注意的是,进入中晚期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也易于其他恶性肿瘤晚期表现混淆,致使治疗方法错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对疑似该病的患者进行及时且准确的诊断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CT影像诊断鉴别该病,主要借助胸膜后脏器移位、腹膜后血管包饶、胸膜后输尿管侵犯等征象鉴别肿瘤良恶性,从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良性肿瘤通常予以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少数可以全切,多数需行淋巴结清扫、辅以化疗或放疗[3]。通常认为,恶性肿瘤征象表现为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坏死及出血、周围结构侵犯,此外,肿瘤大小及钙化情况亦是鉴别良恶性的次要形态学依据。本研究中,CT定位准确率为81.25%,诊断准确率为85.42%,误诊率为14.58%,特异度为85.71%,敏感度为85%,恶性组出现肿瘤偏大及钙化的例数比良性组更多,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运用特定CT征象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良恶性鉴别,在临床上是具有使用实效性的鉴别诊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