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绍东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相对来说,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形式和与学生的关系方面,提高具体的教学效果。高年级的学生成长发育的差距比较明显,教师需要关注到这些差异组织适合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具体活动,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有效性 因材施教
面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要切合小学生们的身体发展实际,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效的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要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得到健康积极信念的教育和引导,并且在行动上有效的落实健康体育的基本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体育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当前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的宝贵资源,更让小学体育课程发挥其综合的教育功能。要在小學体育课程中真正实施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发展。所以,在小学高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更好的实现其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
一、小学高年级体育课程,要紧抓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展开教学工作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经过了较长时间小学的学校生活,在规则规范意识方面已经有了显著地提升,并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变得越来越稳定和成熟。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要关注到高年级学生在身体的发育方面有早有晚,所以,教师在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的时候,要关注到学生之间身体素质的不同,参加体育活动的成绩要求可以有所区别。这样学生们才能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才能提高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些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逐渐丧失了自信,所以,教师也要关注到这些学生,让这些学生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找到自己的优势,不能一概地说自己身体素质差,体育不行,因为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不求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多好的名次,只求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小学高年级体育课程教学要通过互动性的增强提高有效性
在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有充分的互动。所以,在完成一些必要的练习时,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相应的动作练习,或者是通过竞赛的形式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更多的想法,他们喜欢在课堂中有更多独立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所以,在合作小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的也能够发挥出个人的角色地位,能够主动的承担在小组中的一定的角色。慢慢的,在团队合作中就能够体会到自己所要发挥的功能是什么?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的最大力量,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逐渐适应了集体的生活,并且能够,更加自如的处理人际的关系,所以,教师要给他们更多锻炼的机会,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智慧去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小学生们有的却变得非常娇气,不是怕晒,就是怕冷。这样的学生容易被其他的学生嘲笑和孤立,所以,教师也要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本人也要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们都能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
三、小学高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既要提前认真准备,也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其实要提高小学高年级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外,教师也要逐渐的提高自己的综合教育能力,在课堂上灵活的应对临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的综合教育功能要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够在课堂中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够将小学体育这门课程综合的教育功能充分的发挥。比如,小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课程,可以培养他们坚强的独立的人格品质,能够让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获得提升,另外小学生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逐渐的体会到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从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人类社会为什么要有道德和法律,从而增强他们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自觉性。所以,首先,小学体育课程教师要做一名自信的老师,而且要充满爱心,真正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因为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的烦恼也与日俱增所以,要关注到学生身心的变化要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感和快乐感。
参考文献:
[1]何福海.小学体育教育专业化与兴趣化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2016,(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