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为加强中国气象局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的气象科技合作,全球适应中心首席执行官Patrick Verkooijen先生等一行3人访问气科院并参观了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车慧正研究员向来宾介绍了大气成分研究所在大气化学科学研究、大气成分综合检测及系统应用、基础观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随后带领来宾参观了有机物、元素、气溶胶监测分析实验室。
2019年4月10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农业与食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恩利研究员应邀访问气科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并做了题为“作物-土壤系统模拟指导下的农业与应用气候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所长郭建平研究员主持,来自气科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多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报告会和学术交流。王恩利研究员具有20多年从事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工作经验,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气候变化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水资源与养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等。报告中王恩利研究员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在澳大利亚和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以及未来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的研究发展方向。报告后,大家就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的本地化应用、模型机理改进,以及如何与其他领域结合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与讨论。
2019年4月22日,英国牛津大学Philip Stier教授应邀访问气科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并做了学术报告。Philip Stier教授是牛津大学物理系大气、海洋和行星物理研究团队及气候过程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也是牛津大学气候研究网络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研究气溶胶、云物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Philip Stier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牛津大学在大气、海洋和行星物理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并着重介绍了在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气溶胶和对流云相互作用的高不确定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此方向的研究前景和相应的国际研究计划。报告会由王亚强所长主持,来自气科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多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与了交流。随后,Philip Stier教授还参观了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大气成分在线观测平台,了解了气科院和大气成分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双方就未来的合作事宜进行了讨论。
2019年4月22日,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onathan H.Jiang博士访问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深对流云效应的对比研究”(Contrasting Effects on Deep Convective Clouds)的学术报告,郭建平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Jonathan H.Jiang博士主要从事卫星云反演及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报告重点介绍了不同气溶胶类型(沙尘、烟尘和污染气溶胶)对深对流云影响的不同表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报告结束后,与会者就报告内容与Jonathan H.Jiang博士进行了深入讨论。
2019年4月29日至5月2日,“2019卫星数据同化快速辐射传输模式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研讨会由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卫星研究与应用联合中心)、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卫星数据同化中心(JCSDA)联合发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主持开幕式。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同时宣布成立由9位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中国气象局快速辐射传输模式科学指导组。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35个会议报告中,专家学者们围绕快速辐射传输模式发展前沿需求、模式性能、气体/气溶胶/云/降水的光学特性、地表反射率和发射率模型、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共建国际辐射传输参考模式分享了成果和经验。会议同时形成了辐射传输模式发展的下一步行动计划,包括总结会议报告,在国际学术期刊设立专刊、在第22届TOVS国际研讨会(ITSC)汇报本次会议成果等。中国气象局快速辐射传输模式(ARMS)已与美国CRTM模式和欧洲RTTOV模式形成三足鼎立,共同成为支撑卫星资料数据同化及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核心技术。
南亚受持续高温(红色)和高浓度颗粒物污染(黑色)极端事件影响的土地比例示意图(引自Xu et al.,2020,AGU Advances)
2019年5月2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大气科学系徐阳阳博士应邀访问大气成分研究所,并做了题为“极端气候和气溶胶:历史归因和未来的复合影响”(Climate Extremes and Aerosols: Attribution of the Past and Compound Impact in the Future)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王志立副研究员主持,来自气科院、国家气候中心、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徐阳阳博士主要从事大气化学组分和气候动力相互作用、气候变化、气候模式应用研究。报告中徐阳阳博士重点介绍了近期开展的工作,即通过对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所有气候模式按包含的气溶胶-气候相互作用过程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类,来归因历史时期亚洲区域极端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基于高分辨率区域化学-气候模型模拟,综合评估未来全球变暖对印度地区高温和霾污染同时发生的复合极端事件发生概率和范围的影响。
2019年5月31日,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郭旭临教授应邀访问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并做了题为“草地物候的遥感监测”(Detecting Grassland Phenology Using Remote Sensing)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房世波研究员主持,来自气科院、国家气象中心、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多名教授、学者及学生参与交流。郭旭临教授主要致力于草原和森林生态学、遥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郭旭临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利用遥感技术在植被保护、草地承载力评估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物候变化监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探讨了加拿大省级公园的防火管理、草地物候的遥感监测、野牛过度繁殖引起沙漠化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报告结束后,与会者就气象部门研究物候变化的方法、遥感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以及气候变化对加拿大和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2019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生态气象遥感”论坛(第8期)暨“陆地生态系统对干旱的生理调节和恢复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气科院副院长周广胜研究员、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Dan Yaki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振柱研究员共同主持。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气科院、国家气象中心、天津市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太原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Dan Yakir教授长期从事多尺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在半干旱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见解,是以色列最高国家奖获得者,其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Global Change Biology、Oecologia等著名期刊发表。研讨会上,Dan Yakir教授做了题为“半干旱区松林生态系统的碳、水交换和能量分配特征”(Distinctive Aspects of Carbon,Water and Energy Partitioning in Semi-Arid Pine Forest)的特邀报告,着重介绍了半干旱区松林生态系统的碳、水交换和能量分配特征及其对干旱、热浪等极端事件的响应机制。此外,研讨会上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国气象局(气科院、天津市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做了15个学术报告,就陆地生态系统对干旱的生理调节机制和恢复力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
2019年6月2—4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Dan Yakir教授一行9人在气科院副院长周广胜研究员等陪同下赴黑龙江省五营森林生态气象站、辽宁省盘锦湿地生态气象站和锦州农田生态气象站进行访问考察。访问期间,上述3个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向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详细介绍了台站的气候植被代表性、建站历史过程、台站基础设施、野外观测设备、观测内容、数据积累以及对相关研究工作的支撑情况;气科院周广胜研究员介绍了近年在这些台站开展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Dan Yakir教授一行对上述3个台站的观测设施先进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与台站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9年6月13日,日本东京大学荆现文博士后应邀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暖云降水在气溶胶间接效应模拟中的关键作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张华研究员主持,来自气科院、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荆现文博士主要介绍了两方面工作:(1)基于卫星观测的过程尺度的暖云降水模式评估。通过多模式与卫星观测的比较发现,气候模式普遍显著高估降水发生的频率,主要原因在于模式中降水的发生过程没有真实地与云的微物理特性(云滴大小和云水含量)相匹配,降水普遍在云微物理特性不够成熟时即已产生。(2)暖云降水参数化对气溶胶间接效应模拟的影响。降水是影响气溶胶间接效应中的生命期效应的关键因素,通过在一个气候模式中引入多个暖云降水方案,比较了不同方案对气溶胶间接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方案对气溶胶扰动有不同的敏感性,这决定了各方案模拟的气溶胶间接效应的强弱;然而,过程尺度上越接近卫星观测的降水方案得到的气溶胶间接效应却偏离IPCC AR5的估算范围越多,说明降水过程之外的其他影响能量收支的因素中还存在系统性偏差。
2019年4月16—18日,由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深圳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联合承办的世界气象组织(WMO)“第4届WMO季风强降水国际研讨会”在深圳举行。WMO高级科学官Nanette Lomarda女士和国内外气象领域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华南季风降水试验项目首席科学家罗亚丽研究员主持开幕式。研讨会主题为“季风强降水科学与预报”。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菲律宾等国家以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业务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围绕季风强降水的观测、模式和预报进展,以及热带气旋相关的强降水事件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研讨会促进了季风暴雨研究领域的交流,也体现了我国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提升了我国在季风暴雨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会议还开展了集合预报系统的短课培训,以提高参会代表和预报员的业务实践能力。
2019年6月25日,应气科院副院长赵平研究员的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薛永康教授访问气科院,并做了题为“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春季地表温度异常对下游夏季洪涝灾害的影响:GEWEX/GASS LS4P计划”(Remote Effects of Tibetan Plateau and Rocky Mountain Spring Land Temperature Anomalies on Downstream Summer Droughts/Floods: A GEWEX/GASS LS4P Initiative)的学术报告。薛永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陆面过程和地球系统模拟、陆气相互作用、区域气候降尺度和遥感等,因其在发展四代陆面过程模式方面的重大贡献,2017年当选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士。报告会上,薛永康教授介绍了基于观测所揭示的青藏高原地表温湿度与全球多个区域,特别是东亚地区旱涝的关系,以及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春季地表温度的联系,并分享了其利用多模式集合探讨地表温度异常对降水影响的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薛永康教授还介绍了LS4P国际研究计划,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用于补充海温、土壤湿度和雪研究,希望能显著改善S2S的预测效果。报告会由研究生部主任王德英主持,来自气科院、国家气象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单位的科研和业务人员及研究生70余人参加了学术交流。
2019年6月24日起,美国犹他大学蒲朝霞教授在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短期学术访问,开展资料同化培训并参与多个资料同化相关的课题研究交流。蒲朝霞教授在雷达及卫星资料同化、数值天气预报、适应性观测和可预报性研究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2019年1月成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士。学术访问期间,蒲朝霞教授于6月27日在“灾害天气论坛”上做了题为“基于激光雷达风廓线的观测系统及其对灾害天气数值预报的影响研究”的报告。针对近年来激光测风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的状况,蒲朝霞教授详细介绍了风场观测资料的重要性,地基、空基、天基激光雷达测风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台风数值模拟中的同化应用效果分析等方面内容。报告后,来自气科院、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及学生,就激光雷达测风以及风场观测资料同化技术开展了热烈交流与讨论。
2019年6月28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胡小明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利用高分辨率探空资料评估和优化用于模拟弱稳定对流边界层上层的非局域PBL方案”(The Use of High-Resolution Sounding Data to Evaluate and Optimize Non-Local PBL Schemes for Simulating the Slightly Stable Upper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的学术报告。胡小明博士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探空资料,针对弱稳定边界层对边界层方案进行的评估和改进结果。传统Shin-Hong方案与YSU方案相比,无法模拟边界层上层的弱稳定情况,通过调整Shin-Hong方案中的非局地因子,得到了比YSU方案更接近探空观测结果的边界层结构及高度。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建平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2019年7月6—8日,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安徽合肥召开了“2019年云降水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前沿国际论坛暨西北地形云降水与效果检验”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佐治亚大学的教授以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和高校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会,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李集明主持开幕式。亚利桑那大学董希泉教授等3位专家做了特邀报告,介绍了地形云降水观测系统和理论的新进展。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试验项目首席科学家介绍了各项目关于地形云降水研究的情况。与会的国内外专家针对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相关研究项目提出了宝贵建议。会议还对当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检验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2019年7月9日,美国卫星资料同化联合中心张昕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美国卫星同化联合中心(JCSDA)下一代资料同化系统(JEDI)”的学术报告。张昕博士介绍了美国卫星同化联合中心(JCSDA)的概况,重点阐述了美国下一代资料同化系统(JEDI)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总体架构以及最新进展。JEDI作为美国正在发展的资料同化系统,采用了大量的软件工程建设思路,通过开放的平台吸纳众多研究单位、业务单位、高校等参与系统建设。除介绍JEDI资料同化系统的发展状况外,张昕博士还与大家分享了JEDI资料同化系统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一些用于共享平台开发的技术和思路。
2019年7月12日,法国里尔大学大气光学实验室Oleg Dubovik研究员应邀到大气成分研究所进行科研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所长车慧正研究员主持,来自气科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交流。Oleg Dubovik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遥感、大气辐射传输、数值反演、统计理论、矩阵分析等相关研究,先后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空间中心等单位访问交流和工作。Oleg Dubovik发展了国际气溶胶观测网(AERONET)的反演算法,是法国PARASOL新一代反演算法首席科学家。报告会上Oleg Dubovik系统地介绍了GRASP气溶胶和地表特征参数反演算法,重点介绍了GRASP算法在地基太阳光度计、POLDER/PARASOL偏振卫星等反演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与会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任务和目标,就地基遥感观测、偏振遥感、风云卫星观测、高分卫星观测等遥感数据在气溶胶研究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最后Oleg Dubovik还参观了气科院气溶胶遥感观测平台,并就开展气溶胶研究领域的深入合作和交流达成了初步共识。
2019年7月30日,美国杜克大学李文弘教授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副热带静止波的增幅及其对区域极端旱涝的影响”(Amplific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Stationary Wav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Regional Water Extremes)的报告。报告会由罗亚丽研究员主持。李文弘教授长期从事气候动力学、陆气相互作用及水文气候等方面研究。报告中李文弘教授介绍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增强而导致北半球定常波振幅变大,从而影响了水汽辐合辐散以及传输,导致亚洲东部南部极端降水增多、干旱日减少,而美国和墨西哥干旱日增加。李文弘教授认为可依据气候模式的结果预测将来定常波振幅的变化,并指出定常波振幅的变化与极端水文事件的关系很大可能不随外部的强迫而改变。
2019年8月1日,美国强风暴实验室(NSSL)张芃菲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双线偏振雷达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的学术报告。刘黎平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张芃菲博士主要从事双线偏振雷达和多普勒雷达数据质量控制、降水估测方法和偏振雷达数据分析方法等研究。报告中张芃菲博士重点介绍了美国双线偏振雷达的发展过程及其重要节点和美国强风暴实验室(NSSL)所做的贡献,美国双线偏振雷达在冰雹尺度估计、降雪和冻雨观测、降水估测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此次报告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双线偏振雷达数据应用和业务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等有很大的启发。
2019年8月15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Luis Kornblueh博士访问气候系统研究所,并做了学术报告。Luis Kornblueh博士主要致力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开发。Luis Kornblueh博士的报告重点阐述了德国的正二十面体非静力大气环流模式ICON以及将气候模拟精细到超高分辨率(storm-resolving)时面临的挑战。Luis Kornblueh首先介绍了ICON模式的概况、模拟性能和技术发展支撑,并以全球超高分辨率模式比较计划(DYMOND)为例介绍了最新的模拟结果、项目的发展近况,同时指出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需要更加准确且更高分辨率的初始场、压缩比更大且更为高效的数据格式、更加庞大的计算资源以及不断被更新和提升的数据后处理技术等。Luis Kornblueh还分享了在后处理DYMOND计划模式资料所采用的一些技术、经验和思路。
2019年8月22日,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IPRC)杨咏岷博士应邀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气候模式调试的科学问题:湿物理参数化对气候和气候变率的作用”(Scientific Issues of Climate Model Tuning: Role of Moist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on Climatology and Climate Variability)的报告。报告会由李建研究员主持,来自气科院和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的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杨咏岷博士主要从事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大气和海洋及陆面过程调试,以及高分辨率气候模拟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模式系统各分量的协调与大气物理过程平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报告中他着重介绍了通过对气候模式中浅对流、深对流和云微物理过程参数的调整,改善模式对全球降水、大气层顶净辐射模拟以及对ENSO、MJO和气候遥相关型等现象的模拟,对复杂大气模式和耦合地球系统模式的调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报告期间,杨咏岷与参会专家学者就耦合技术和模式调试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2019年8月2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王元博士应邀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气溶胶—云—气候相互作用的新领域”(New Frontiers in Aerosol-Cloud-Climate Interactions)的报告,报告会由郭建平研究员主持。王元博士主要从事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及其气候影响、气溶胶特性和雾霾形成、云微物理和动力学以及温室气体/气溶胶强迫对地球系统影响的评估等研究。报告从气候强迫和气候敏感性入手,强调了气溶胶强迫在云的形成和辐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黑碳的辐射强迫。王元博士还从汉字“冰”的结构思考引出了冰核粒子的非均相核化的过程、均匀和非均匀混合竞争等机制。由于人为排放气溶胶的全球再分布,近几十年北极气候变化逐渐加剧,北极地区的云对不同的强迫都有着直接的反馈。
2019年9月2—6日,韩国气象科学研究所(NIMS)专家Joo Wan Cha和Jung Mo Ku博士访问气科院。韩国专家听取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室内试验和云雾室发展及应用等情况介绍,同时也介绍了韩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历程和发展状况。中韩双方就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和业务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韩国气象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还参观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云雾室、风洞等试验设施。9月3—4日,在姚展予研究员陪同下韩国专家赴宁夏交流,与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及多地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人员举行了视频学术报告交流会,并赴西北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六盘山试验基地参观,详细考察了六盘山东、西两侧的观测站点设施及梯度站的布设情况。在六盘山气象站韩国专家还参加了外场试验会商,与中方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9年10月8日,韩国气象科学研究所(NIMS)高影响天气研究中心(HIWRC/KMA)主任Baek Jo Kim、副主任Jae Kwan Shim、Jong hyeok Jeong和Won Ho Kim研究员一行4人访问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韩双方举行了研讨会。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旭东研究员、中国气象局高影响天气项目国际协调办公室(HIWeather-ICO)负责人张庆红教授和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中韩双方就高影响天气事件影响预报进行了学术交流。Baek Jo Kim主任首先介绍了韩国气象科学研究所高影响天气研究中心概况、车载移动观测活动和研究进展以及未来计划;Won ho Kim副主任做了关于强风阈值估计的报告。随后中方高影响天气项目国际协调办公室张庆红教授介绍了高影响天气项目、协调办公室的工作及中国相关高影响天气研究活动。最后双方就未来可能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2019年10月17—19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rich Fischer博士应邀到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商讨合作事宜。Erich Fischer博士长期从事极端事件相关研究,在该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研究成果大多发表在Nature及其子刊上,其学术观点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10月18日,Erich Fischer博士在气科院第297期“科技创新论坛”上做了题为“我们了解当今极端气候事件的风险吗”(Do We Understand Today’s Risk of Climate Extremes)的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在极端事件检测、归因和预估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和最新认识。来自气科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报告会,并针对报告内容与Erich Fischer博士展开了深入讨论。
2019年10月1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张鹏飞博士应邀访问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并在气科院第299期“科技创新论坛”做了题为“巴伦支海-喀拉海附近海冰减少影响西伯利亚冷冬的平流层过程”(A Stratospheric Pathway Linking a Colder Siberia to Barents-Kara Sea Sea Ice Loss)的学术报告。张鹏飞博士利用高空平流层数值模式CESM1-WACCM通过一系列数值试验证明,北半球秋季巴伦支海-喀拉海附近海冰异常主要通过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来调控冬季西伯利亚地区气温。由于平流层信号的记忆效应,其对东北亚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具有超前1~2个月的指示作用。刘伯奇副研究员主持了论坛。
2019年10月21日,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中心(AWI)大气物理研究组、北极气候模拟及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OSAiC)首席科学家Annette Rinke教授应邀访问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并做了题为“基于HIRAM-NAOSIM模式的北极地区区域气候耦合模拟研究”(Coupl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with HIRHAM-NAOSIM for Studying Arctic)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丁明虎副研究员主持。Annette Rinke教授介绍了其领导大气物理研究组开发HIRAM-NAOSIM北极区域气候模式的过程及最新进展,特别介绍了在模式耦合过程中冰气相互作用方案的选择及测试。报告会后,与会学者和研究生与Annette Rinke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了MOSAiC计划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计划,并拟定了互相派人员开展短期访问工作的时间。
2019年10月2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科学司气候服务和能力建设处处长、高级项目官员Jochem Zoetelief和随行官员Xiaoran Hao访问气科院。24日上午,双方在前期气科院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拟签订谅解备忘录的工作基础上,就进一步落实和开展后续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气科院院长端义宏对气科院的整体概况、研究方向、部分国际合作内容等进行了介绍;Jochem Zoetelief 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工作内容、国际合作项目、对气科院的需求及潜在的合作机会进行了陈述。此外,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国际处的领导就中国气象局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国际培训部的领导就近年承担的国际培训情况分别做了介绍。24日下午,双方召开了多灾种早期预警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办公室(国家气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上述单位与会人员介绍了相关的国际合作业务。交流会及研讨会由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赵艳霞研究员主持。
2019年11月6日,韩国气象厅(KMA)数值预报处负责人、资深研究员Kwang Deuk Ahn和Youn Hee Kang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Kwang Deuk Ahn研究员介绍了韩国气象厅(KMA)的全球模式KIAPS的业务化计划和区域高分辨率预警预报的工作计划。Youn Hee Kang做了题为“韩国区域分析预报系统和STMAS开发计划”(Introduction to Korea 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 and STMAS Development Plan)的报告。Youn Hee Kang博士介绍了基于WRF模式开发的覆盖韩国及周边地区的高分辨率区域实时预报系统,该系统比现有的韩国数值预报系统在物理过程、物理参数优化和观测资料使用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他们计划下一步在该系统中耦合入同化方案STMAS,以进一步提升其数值天气预报的模拟效果。报告会后,Youn Hee Kang博士与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者和研究生就数值预报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报告会由谢元富研究员主持。
2019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秋季会议于12月9—14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本年度也是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成立100周年,因而此次AGU秋季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相关领域的上万名科研业务人员和学生参会。在参加学术交流的同时,气科院还专门组织人员参加会展,以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开展世界气象组织(WMO)高影响天气国际协调办公室(HIWeather-ICO)的合作交流。参展人员通过发放气科院及南京创新研究院简介和招聘信息等宣传材料,吸引与会科学家、业务预报人员以及海外在读博士等学生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WMO高影响天气项目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主要就项目主旨、工作方式,以及参与方式等进行了咨询。此次参展为气科院吸引人才和推动高影响天气项目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9年12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陈刚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理解大尺度大气环流在极端天气事件中的作用”(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Large 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Weather Extremes)的报告。陈刚博士介绍了局地大气环流波动参数LWA的计算及其在气候诊断中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其所在团队利用气候模式区分动力及热力条件对极端降水预估的不同影响研究。报告会后,陈刚博士与参会的学者和研究生就大气动力与热力过程具体量化方法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报告会由罗亚丽研究员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