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完善

2019-08-17 07:45赵栓文教授席益卿
财会月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所有制国有资产信息系统

赵栓文(教授),席益卿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十九大报告也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作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上升至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层面。混合所有制在微观层面体现为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即不同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1]。国有与非公企业因经济属性不同,在经营目标、组织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新建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否进行有效的公司治理以及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增值,关乎改革的成败[2]。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核心环节,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也将影响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效果与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财务与信息的结合更加紧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与完善将为国有资产管理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重点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探讨其对国有企业及新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文章从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入手,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以相关改革要求为切入点,探索应如何建立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提高国有资本与相关企业的运营效率,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国企现代化建设等改革目标。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盘活国有资产,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完善国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3]。在此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与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将发生改变。产权多元化意味着不同性质资本的融合,涉及国有资产评估、定价、股权运作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这些环节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可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发生变革。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转变职能。政府从以往“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代为履行出资人职责[4]。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变是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提,意味着国有资本将加强市场化运作,企业自主权大为增加,国有资本流动性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将受到广泛关注。如何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其投资回报率,以及如何保障国有资产运营的高效透明,以确保其安全地保值增值等,将成为财务管理重点关注的内容。

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提出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实施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据公益性与商业性等综合分类标准,采取不同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作方法。不同性质的企业因经营宗旨不同,投资领域、股权结构的设计、民营资本可进入与持股程度、公司治理模式等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针对企业的特征选取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法。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发生变革。长期以来,政企不分、行政垄断、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其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这一要求涉及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的建立与完善。同时,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和薪酬激励制度,意味着国有企业将加大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力度,改变以往高管大多由政府直接任命且其薪酬与企业绩效脱节的状况[5]。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不同性质的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也将打破产权垄断,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而且民营资本热衷于追逐利润,这将推动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3.不同资本混合过程中财务风险增加。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混合所有制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出资入股、认购可转债等方式引入非国有资本;通过组建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平台引入战略投资者;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6]。资本混合的过程涉及如何公正、准确地评估和确定国有资产及国有股权的价值、认购价格,如何界定员工持股的范围、比例,选择什么样的资本混合,以及如何保证产权交易公开透明等财务管理问题。在此过程中,国有资产被低估、暗箱操作,从而导致其被变卖、流失的风险较大。

4.混合所有制企业文化整合难度较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产权主体的差异导致其经营目标、方式有所不同。国有企业兼具公益与商业色彩,而民营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两者的财务管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民营企业对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率等财务指标的要求远高于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差异导致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设置财务目标、选择经营领域、进行财务决策时会发生冲突。

在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国有企业发挥党组织作用的“老三会”与民营企业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新三会”将形成冲突。同时,股权比例的设计将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股权比例影响着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决策与利益分配时不同资本主体的话语权[7]。因此,如何合理设置股权比例,决策与利益分配时如何协调不同资本主体之间的矛盾,将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整合方面的难题。在人员选拔与激励方面,国有企业高管长期以来多数由政府任命,且其薪酬与企业绩效脱离,而民营企业的激励制度更偏向于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差异导致其协调难度较大。此外,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属性的差异也将导致混合所有制企业在选择经营领域、设置财务目标等方面面临困难。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助推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

当前,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快速更替使得企业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数据与信息成为企业生存与制胜的关键。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的概念上升至国家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推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应对经济发展新环境的需要,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来说,借助信息化手段能够提升国有资产运营的效率及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对国有、非国有企业以及新建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产生有利影响。

1.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与监管能力。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与监管能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是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国资委仅履行监督职能,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产权管理等事项更多的是自主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实时收集与整理,使企业明晰自身所处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环节,以及外部竞争形势与自身经营状况,从而为国有资产的运营提供投融资决策依据,使得国有资产的配置与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国有资产运营权力下放对政府的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通过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国有企业进行在线监督,使得政府甚至公众可以知晓国有资产的产业分布、投资回报率等运营状况。在产权混合过程中,国有资产的评估、定价、股权交易等环节的信息均可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披露,以供相关部门监督,确保产权交易公平、公正。

2.提升民营资本对改革的信心。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通过产权多元化打破国有企业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局面,民营资本可借助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因国有企业天然的政治与产业优势,一些民营企业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持怀疑态度,担忧混合所有制改革实为国有企业侵吞民营企业的手段[8]。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使得国有资产定价、股权运作、混合所有制企业决策与利益分配等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公开操作,以保证国有资产定价科学、合理,混合后民营资本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同时,非公资本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所处产业链环节等的了解程度将大大提升,以判断是否与本企业经营目标相吻合,进而选择投资对象。股权融合通过信息系统公开透明运作,使得混合双方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及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国有资产变相流失与民营资本被侵吞。

3.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文化整合。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通过载入相关治理结构,如“新、老三会”的人员构成、权利的分配、各自履职权限等信息,使二者相容并存,共同监管企业。同理,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比例的设置可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予以公示,以明确企业权利的配置状况,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依照系统记载的出资比例进行决策与分配利益。企业各层级员工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督,此举能够缓解不同所有制资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矛盾。公司经理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在线选拔、公示,并进行任期考核决定其薪资水平,以提高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水平,消除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公司高管人员构成与激励方式选择方面可能存在的分歧。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完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路径

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改革重点关注的国有资产监管、产权融合、公司治理等环节入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企业财务管理相结合,更新与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增强各类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性对接。

1.构建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平台。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资产流动性的增加给国有资产监管带来了较大困难,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构筑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化平台。国资委授权特定部门进行该平台的建设、管理与维护,将有助于解决国有资产运营透明度不高、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图1为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平台模型。

图1 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平台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的指示建议,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平台将根据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来收集企业经营信息,本文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平台分为公益类、竞争类、功能类三大模块。其中:公益类国有企业因其承担着社会责任,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或相对控股,此类国有企业是国资委、国务院等的重点监管对象,其相关信息可不完全公开,权限设置较为严格。作为特殊的功能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可通过平台共享的财务信息,进行在线分析,并选择合适的领域进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竞争类国有企业的商业属性更明显,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可通过平台获取同行业或价值链上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据此选择资本融合对象,该类企业可直接控股,也可参股非国有企业。同时,竞争类国有企业监管模块可对社会大众开放,以使市场上相关企业通过监管平台了解此类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确保此类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中央、省、地市、县各级国有企业的相关经营信息要实时录入地方国有企业共享数据库,各地方数据库与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信息平台对接,这将克服以往国有资产监管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的难题,减少监管盲区。同时,平台可设置特定区域对公众开放,使公众了解与监督国有资本运作情况。

2.建立股权管理信息系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产权结构。产权多元化的实现途径包括整体上市、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在此背景下,建立与完善股权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股权运作过程的透明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有效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图2 股权管理信息系统

图2 为股权管理信息系统模型。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包含以下模块:①企业基本信息,包括注册地、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等相关内容。②企业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设置,以及员工持股比例等信息,此模块的重点在于国有与民营股东出资状况、持股比例以及相应决策权分配的披露,以明确不同资本在企业中的话语权及分红比例。③报表统计分析,包括财务数据导入、财务数据分析与预警等内容。④股权运作管理,此模块为股权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涉及企业整体上市、资产重组、增发股票、国有股转让、受让、认购股票、职工持股等与国有股权持股主体、数量或比例等发生变化相关的股权变动与混合行为,可通过企业股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在线申请、审核,并对此过程中国有资产如何定价、股权受让主体如何选择等环节进行适当披露,以保证股权运作的规范、公正、公开。⑤三会治理,主要为建立适应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新三会”,应科学设置董事会与监事会的构成人员,提高外部董事与监事的参与度,该模块可载入相关人员的结构、来源、背景。该模块可包含以党委会为核心的“老三会”,对“新三会”起监督作用,在模块中对“新、老三会”的职责、权限等进行公示,以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这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公司治理过程的监督,发挥其积极作用。股权管理信息系统与省、地市、县级国资委等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对接,以提高政府部门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股权运作的动态监测。

3.建立经理人管理信息系统。《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可根据企业类别的不同,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加大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力度,并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在此背景下,建立一套专用的经理人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的改革目标,激发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

图3 经理人管理信息系统

图3 为经理人管理信息系统模型,该系统包含经理人选拔与激励两个模块。选拔模块包含一套完整的选拔流程,即:在线发布职位、在线审核网上申请、笔试面试流程公示、社会档案审核、聘用公告。其中,聘用公告包含经理人主要的职责权限及聘任期限。激励模块包含绩效考核、薪酬结构、股权激励三个主要部分。对职业经理人采取契约化管理方式,在任期开始时即有相应业绩承诺,在任用期间建立关键绩效指标,实现在线月度考核、季度监控、年度回顾与汇总等全周期管理,并将考核结果录入绩效考核模块,作为薪酬评价与股权激励的依据。薪酬结构模块包括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其他分红等,根据经理人的业绩贡献计算当期薪酬。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因此,在经理人激励模块加入股权激励,可以根据绩效完成标准确定经理人可持股比例,将其收入与企业业绩挂钩,提高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各级政府、国资委可建立职业经理人信息系统统一采集平台,将各企业经理人选拔与业绩、薪酬等信息实时录入经理人管理信息系统,并进行档案归集,经理人任期结束后,其档案统一录入职业经理人信息系统统一采集平台,作为选拔职业经理人的综合数据库,为后续改革过程中各企业选拔经理人提供依据。

4.整合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因其特有的公益性质与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制度僵硬、战略决策机制不健全、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而民营企业虽具有决策机制灵活、创新力强等优势,但其相关体制与机制建设、遵守方面落后于国有企业[9]。新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需综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的特点,进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更新与重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图4 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图4 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其中设置了单独模块进行财务核算与决策,该模块结合了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快速发展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新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企业日常财务信息的实时收集、核算,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企业相关财务信息与业务模式,进行财务决策、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高层次财务工作。该模块可加快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财务核算与处理速度,同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投资回报率不高、决策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同时可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系统的规范性与准确性。该系统的建立也有助于化解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决策时的冲突。

财务核算与决策模块可与企业ERP系统、股权运作信息系统、经理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接,从而实现财务信息实时共享,该模块接受企业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实时监管,同时通过权限设置的方式,供外部审计部门在线监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财务信息可通过筛选、分类,与各级国资委及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平台对接,以满足相关部门对基层企业财务监管的需求。

五、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保障工作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相关规章制度、文化理念、信息技术、人才等的支撑。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将有所拓展。国有资产监管系统、社会金融信息系统等将成为建设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前提与保障。因此,需要同时考虑企业内外部相关信息系统是否完善,以保证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衔接。

1.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成本预算、获利分析等为企业带来价值。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与业绩评价水平。具体而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通过与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系统、外部的供应链系统对接,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在选择资本混合对象、进入的行业、开展的业务时做出有效分析与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一目标是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其运营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国有企业面临着业务流程重塑的问题,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借助价值链分析等管理会计工具,实现企业供应链成本最优,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此外,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有助于评价国有企业改革绩效,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效果。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进程缓慢,只有少数大型央企建立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亟待建立与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使其成为财务信息系统的重要支撑。

2.构建“互联网+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资金,且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民营企业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过程均需资本的支持。以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为例,作为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路径之一,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但改制过程中的税费负担加大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此外,资产重组、债转股等是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式,兼并、承包、出售是小型企业改组之路,金融部门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借助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交易中心,构建金融中介机构产业链等,实现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可以规范市场交易活动,创新融资手段[10]。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服务与组织体系,使互联网金融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有效对接,为改革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提升资金的获取速度。

3.做好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控工作。数据与信息是财务信息系统的关键,其存在被盗取、泄露的风险。国有资产把控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信息泄露将给国家与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更应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系统控制与数据控制。系统控制主要涉及登录与访问的权限设置,在此前提下,要做好数据加密工作,对用户与财务数据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别分别加密;另一方面,要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的外部控制制度,包括网络及硬件控制、预防病毒与黑客入侵等。企业应尽可能地使用内部网络,对外网的进入设置权限,同时应建立独立的安全检测中心,并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与升级工作,以确保财务信息安全。

六、小结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治理的核心环节,应顺应改革要求,更新管理方式。当前,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组织模式与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融合,将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应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本运作、股权融合、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等方面的新要求。

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的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营造安全、高效的监管环境,以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同时有助于实现产权有效融合、政企分开、加快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目标。财务信息化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模式创新的有效手段,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与治理能力,加快其市场化、国际化的建设步伐。

猜你喜欢
所有制国有资产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混合所有制